调查结果贴在工厂公告栏的第二天,林晓棠的手工订单就像雪片一样涌来。不仅工厂同事找她订,连家属院邻居的亲戚朋友都托人来问,小张的“接单笔记本”记了满满三页,光是待织的毛衣就有三十五件,还有八条围巾、五双手套的附加需求。
“小林,这是王师傅托我订的男士粗线毛衣,要深灰色,他说天冷了想早点穿,你看能不能优先安排?”一大早,陈姐就拿着两斤粮票和一团新毛线找到林晓棠,语气里满是急切。
林晓棠接过毛线和粮票,看着桌上堆得像小山似的订单,无奈地叹了口气:“陈姐,不是我不优先,你看这订单……我现在每天从早织到晚,一天最多织半件毛衣,三十五件得织两个多月,实在排不开啊。”
这话没说错。自从澄清谣言后,她每天天不亮就起床织毛衣,中午在工厂食堂随便扒两口饭就回临时仓库赶工,晚上更是织到煤油灯油见底,手指被毛线针磨出了红印,眼睛也总是酸涩得睁不开,可订单还是越积越多。
“那可怎么办?”陈姐皱起眉,“王师傅都跟我保证了,说你肯定能织,我总不能让他失望吧?”
林晓棠看着陈姐为难的样子,心里也不好受。她知道大家信任自己才找她订,可手里的活实在太多,再硬接只会耽误所有人。正发愁时,沈廷舟拿着一份技术图纸路过,看到这一幕,主动走了过来:“是不是订单太多忙不过来?”
“是啊沈科长,”林晓棠像是看到了救星,连忙说,“现在订单积了三十五件,我一个人织根本赶不完,可又不想让大家失望。”
沈廷舟拿起桌上的订单笔记本翻了翻,发现里面的款式大多重复——男士多是高领粗线款,女士以开衫和圆领为主,儿童则是简单的套头毛衣。他眼睛一亮,指着订单说:“你看,同款毛衣占了一半以上,你可以试试把相同款式的毛线先分类,统一绕成相同长度的线团,织的时候按固定步骤来,比如先织完所有领口,再织衣襟,这样能减少换线和调整针法的时间,效率肯定能提高。”
林晓棠愣了一下,仔细一想还真是这个道理。以前她织毛衣都是一件织完再织下一件,每次换款式都要重新调整针法和线团,确实浪费时间。要是把同款集中织,相当于“批量处理”,肯定能省不少事。
“沈科长,您这个办法太好了!”林晓棠眼睛瞬间亮了,“我还可以把绕线、整理毛线的活交给我妈,她手巧,肯定能帮上忙,这样我就能专心织主体部分了!”
“这个主意不错。”沈廷舟点点头,又补充道,“我昨天去县城,看到百货商店有卖专门的绕线器,比手绕快三倍,还能保证线团松紧一致,你要是需要,我帮你带一个?”
“真的有绕线器?”林晓棠惊喜地问。她现在最头疼的就是绕线,每次绕完一团线,胳膊都酸得抬不起来,要是有绕线器,至少能省一半时间。
“当然有,不过得用工业券换。”沈廷舟笑着说,“我这里正好有两张多余的工业券,你拿去用,不用还。”
林晓棠连忙摆手:“不行沈科长,工业券多难得,我不能要您的。您告诉我商店地址,我自己去买就行。”
“跟我客气什么?”沈廷舟把工业券塞进她手里,“你帮工厂同事解决了过冬的穿衣问题,我帮你买个绕线器算什么?就当是工厂对你的支持了。”
盛情难却,林晓棠只好收下工业券,心里满是感激。
下班后,林晓棠先去县城百货商店买了绕线器,回家后就拉着母亲和妹妹一起商量“分工计划”:刘桂兰负责绕线和整理毛线,按订单需求把毛线分成不同颜色和长度的线团;林晓梅负责给织好的毛衣缝扣子、钉花边;林晓棠则专心织毛衣主体,从领口到衣襟,再到袖子,按统一步骤批量处理。
“妈,您看这个绕线器,只要把毛线固定好,摇手柄就行,比手绕快多了。”林晓棠演示给刘桂兰看,绕线器转得飞快,没一会儿就绕好了一团整齐的线。
刘桂兰看得眼睛都直了:“这东西太好用了!以后妈一天能绕二十团线,保证不耽误你织毛衣!”
林晓梅也举着小剪刀,兴奋地说:“姐,我会缝扣子!上次您给我缝裙子,我都学会了,保证缝得又快又好!”
看着家人积极的样子,林晓棠心里踏实多了。当晚,她们就试行了分工计划——刘桂兰绕线,林晓梅整理线头,林晓棠则同时织两件男士高领毛衣。果然,效率比以前提高了不少,以前一天只能织半件,现在居然织完了一件半,还剩下时间给毛衣绣了简单的花纹。
第二天,林晓棠把织好的第一件毛衣交给王师傅时,王师傅惊讶得合不拢嘴:“这么快就织好了?这针脚比商店里卖的还整齐,小林,你真是太能干了!”
消息传开后,同事们更放心了,甚至有人主动提出“可以等,但一定要让小林织”。林晓棠趁机在临时仓库贴了张“订单进度表”,每天更新已完成和待完成的订单,让大家心里有数,也让自己的工作更有条理。
沈廷舟看到进度表,笑着说:“你这个办法很聪明,既让大家放心,也能督促自己,看来你已经找到提高效率的窍门了。”
“都是您教得好。”林晓棠不好意思地说,“要是没有您提醒我批量处理,我现在还在愁怎么赶订单呢。”
“能学以致用就好。”沈廷舟看着她眼里的光,心里满是欣慰,“以后要是再遇到效率问题,随时跟我说,咱们一起想办法。”
林晓棠点点头,心里暖暖的。她知道,现在的忙碌是幸福的,因为这意味着家人的日子会越来越好,而她的手工生意,也正在朝着越来越稳定的方向发展。
而赵莉莉看到林晓棠不仅没被订单压垮,还想出了提高效率的办法,气得饭都吃不下。她跟张副厂长抱怨:“张叔,林晓棠都快成工厂的‘手工状元’了,再这样下去,大家都得围着她转!”
张副厂长脸色阴沉,却没什么办法:“现在她名声正响,又有沈廷舟护着,咱们暂时动不了她。先忍着,等她出了差错,再找机会收拾她!”
赵莉莉咬着牙,心里暗暗发誓:林晓棠,我不会让你一直得意下去的!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八零旺夫:搞厂带娃双开挂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