邙山深处那座可疑的庄园,如同一个隐藏在阴影中的巨兽巢穴,虽被狄仁杰的目光锁定,却因其森严的戒备和未知的内情而难以接近。
强攻风险太大,暗中探查又极易打草惊蛇。
面对这块难啃的骨头,狄仁杰决定改变策略,不再被动地寻找潜入的机会,而是要主动创造机会,让对手自己露出破绽。
他深知,李璟(或者说“鼍龙”)此刻正如惊弓之鸟,虽然表面因狄仁杰的“沉寂”而稍显放松,但内里的神经必定紧绷到了极点。
任何一丝风吹草动,都可能引发其过激反应。
而这,正是狄仁杰可以利用的弱点。
计策已定,便需选择一个合适的场合和方式。
机会很快到来。
三日后,恰逢宫中举办一场规模不大、但参与者皆为宗室近支及部分心腹重臣的赏菊宴。
这类场合,既不失庄重,又带有一定的私密性,正是散布消息、又能确保消息精准传到目标耳中的理想之地。
狄仁杰“病体初愈”,依制出席。
他刻意显得精神略有萎靡,与人交谈时也多是泛泛而谈,绝口不提铜雀苑案。
直到宴席过半,气氛渐趋融洽,武则天与几位亲王、郡王言笑正欢之际,狄仁杰才仿佛不经意地,与身旁一位素以口风不严闻名的宗室老郡王低声交谈起来。
那位老郡王正抱怨今秋新酿的酒水不佳,狄仁杰顺着他的话头,轻叹一声,压低声音道:“老王爷说的是。不过这世间之事,真伪难辨,犹如酿酒,表面光鲜,内里或许早已腐坏。就如近日…唉,不提也罢。”
他欲言又止,成功勾起了老郡王的好奇心。
“怀英何出此言?莫非又遇到了什么棘手的案子?”老郡王果然上钩。
狄仁杰左右看了看,做出谨慎之态,声音压得更低,却恰好能让邻座几位竖着耳朵的宗室隐约听到:“倒也不算棘手,只是有些感慨。有些陈年旧账,本以为石沉大海,谁知天网恢恢,竟留下了铁证。近日整理卷宗,意外寻得关键物证,指向一位…唉,身份着实敏感。陛下已过目,龙颜震怒,吩咐暗中布置,只待时机成熟,便可收网擒拿,以免引起朝局动荡。”
他并未提及具体人名,但“陈年旧账”、“身份敏感”、“陛下过目”、“收网擒拿”这几个关键词,已足够具有爆炸性。
尤其是“陛下过目”和“收网擒拿”,暗示着此事已上升到御前,且到了即将动手的阶段。
那老郡王听得眼睛发亮,连连追问细节。
狄仁杰却连连摆手,讳莫如深:“不可说,不可说。此事关乎重大,万一走漏风声,让那元凶有了防备,或是狗急跳墙,岂不坏了陛下大事?老王爷只当闲话听听便罢,万万不可外传。”
他越是强调“不可外传”,越是显得此事千真万确、机密万分。
在这种场合,对一位众所周知藏不住话的老郡王说“不可外传”,无异于直接将消息插上了翅膀。
果然,宴席还未结束,一股隐秘而紧张的暗流便开始在部分宗室席间涌动。
好奇、猜测、乃至一丝不易察觉的恐慌,在交换的眼神和低语中弥漫。
消息像长了脚一样,迅速传到了正在另一席与几位兵部官员谈笑风生的淮阳郡王李璟耳中。
起初,李璟尚能维持镇定,举杯的手稳如泰山,笑容依旧风雅。
但当他派心腹悄悄核实,得知狄仁杰确实与那老郡王有过一番“密谈”,且内容涉及“陈年旧账”、“陛下震怒”、“即将收网”等骇人字眼时,他脸上的血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褪去,举杯的手指微微颤抖,杯中美酒漾出了些许。
尽管狄仁杰没有点名,但做贼心虚的李璟,几乎瞬间就将这警告对号入座!
赵五的账册?
铜雀苑的文书?
还是…
自己资金往来的漏洞被发现了?
陛下已经知道了?
狄仁杰不是在养病,而是在暗中布置收网?
巨大的恐惧如同冰冷的潮水,瞬间淹没了李璟。
他强撑着与旁人应酬了几句,便借口不胜酒力,提前离席。
走出宫殿时,他的背影在秋风中竟显得有些佝偻和仓促。
狄仁杰坐在席间,看似在欣赏歌舞,眼角的余光却将李璟的反应尽收眼底。
他知道,鱼饵已经抛出,鱼儿已经受惊。
接下来,就要看这条受惊的“鼍龙”,会如何挣扎,会露出怎样的破绽了。
消息如同预期般,在特定的圈子里迅速发酵。
接下来的两日,狄仁杰安坐府中,看似波澜不惊,但通过张承翊和暗桩反馈回来的信息,他却能清晰地感受到外界涌动的暗流。
“打草惊蛇”之计,已然奏效。
现在,需要耐心等待,等待那条受惊的蛇,自己从藏身的洞穴里窜出来。
(第83章 收)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大唐狄仁杰之裂国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