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卷三 铜雀苑焚尸案》
烈火焚苑迹成灰,雀影惊弓藏祸胎。
廪粟暗移蠹国本,漕波欲涌覆舟来。
玄铁衔枚窥九阙,嘉禾蒙尘泣百骸。
莫道深宫锁幽秘,阴符已向洛川开。
*****************************************************
神都洛阳的秋夜,已带上了几分深入骨髓的凉意。
亥时过半,万家灯火渐次熄灭,整座城市沉入梦乡,唯有巡夜金吾卫整齐的脚步声和隐约传来的更梆声,打破着这片沉寂。
狄仁杰却并未安寝。
书房内,灯烛长明。
他正对着案上一幅摊开的洛水漕运图凝神思索,指尖顺着蜿蜒的河道缓缓移动,眉宇间锁着一团化不开的凝重。
孙敬之破译出的那句“洛水、粮仓、蛟患”,如同梦魇般萦绕在他心头。
连日来,他通过高延福调动内卫,对洛水沿线及几处重要仓廪进行了最隐秘的摸底,表面上风平浪静,但他深知,幽冥司既已定下此计,断无可能毫无动作。
这种暴风雨前的宁静,最是令人不安。
侍立一旁的张承翊,左肩伤势已大好,目光锐利如常,警惕地留意着窗外的任何动静。
自上次遭遇死士警告后,狄府的防卫已如铁桶一般。
忽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打破了长夜的宁静,最终戛然而止于狄府门前。
紧接着,便是急促的叩门声和隐隐的喧哗。
张承翊神色一凛,手已按上刀柄,低声道:“狄公,有情况!”
狄仁杰抬起眼,眼中并无太多意外,只有一丝“终于来了”的沉郁。
他示意张承翊:“去问问何事。”
片刻后,张承翊带回一名风尘仆仆、身着宫中内侍服色的中年人,那人手中捧着一封插着羽毛的紧急文书。
“启禀狄阁老,”内侍气息未匀,躬身行礼,“宫中急报!今夜子时初刻,城西皇家禁苑‘铜雀苑’内突发大火,火势凶猛,虽经全力扑救,但仍焚毁观澜殿偏殿一座。清理火场时…发现一具焦尸!”
狄仁杰接过文书,迅速拆开火漆封印,目光扫过上面的文字。
内容是万年县令的初步禀报,言及火灾起因不明,现场发现男尸一具,烧毁严重,因事关皇家禁苑,不敢擅专,已上报朝廷。
女皇陛下闻奏,特命狄仁杰即刻前往现场,主持勘验调查。
“铜雀苑…”
狄仁杰放下文书,缓缓站起身,走到窗前,望向城西方向。
那里,紧邻着洛水。
他的心跳在刹那间漏跳了一拍,一股寒意顺着脊椎悄然爬升。
不是漕运枢纽,不是官方粮仓,而是皇家园林!
一场火灾,一具焦尸!
这看似是一桩独立的、甚至可能被归结为意外的案件。
但地点太敏感了——洛水之滨!
时机太巧了——正值他全力关注漕运之际!
案件性质虽未明,但发生在禁苑,本身就意味着不寻常!
孙敬之破译的密信内容,那冰冷的“洛水”、“蛟患”等字眼,如同惊雷般在他脑海中炸响。
这难道就是幽冥司阴谋的起始?
一场看似意外的火灾,仅仅是序幕?
那具焦尸,是单纯的受害者,还是…阴谋的祭品或信号?
“狄公?”张承翊见狄仁杰久久不语,出声提醒。
狄仁杰转过身,脸上已恢复了惯常的沉静,但眼神深处却锐利如刀。
“承翊,去备车。叫上敬之,他手虽不便,但于勘察分析或有助益。”
他顿了顿,补充道,“多带些人手,路上小心。”
“末将明白!”张承翊领命而去。
狄仁杰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无论这是否是幽冥司的伎俩,他都必须去面对。
这团突如其来的火焰,或许正是照亮深水区的一线光明。
马车在寂静的街道上疾驰,车轮碾过青石板路,发出单调而紧迫的声响。
车内,孙敬之裹着厚毯,脸色因伤痛和深夜被唤醒而有些苍白,但眼神却充满关切与警惕。
狄仁杰简要将铜雀苑火灾之事告知于他。
“铜雀苑?靠近洛水…”
孙敬之立刻捕捉到了关键,声音因紧张而微微发涩,“老师,这会不会是…”
“眼下尚难断言。”狄仁杰打断他,语气沉稳,“但此事发生在此时此地,绝非巧合。敬之,到了现场,你仔细留意任何与文书、符号、或异常物品相关的痕迹。”
“学生明白。”孙敬之重重点头,下意识地摸了摸依旧被纱布包裹的右手。
约莫两刻钟后,马车抵达铜雀苑西门。
只见苑墙外已被金吾卫兵士戒严,火把通明,映照着一张张紧张的面孔。
空气中弥漫着浓烈刺鼻的焦糊味。
万年县令早已候在门口,见到狄仁杰车驾,如同见了救星般快步迎上。
“下官参见狄阁老!深更半夜,劳动阁老大驾,实在是…”县令擦着额头的冷汗,连连告罪。
“不必多礼,案情要紧。”狄仁杰摆手制止他的客套,径直问道,“火场情况如何?尸体现在何处?”
“回阁老,大火已熄,但观澜殿偏殿已彻底焚毁,只剩断壁残垣。尸体…实在太惨,下官已命人原地看守,未敢移动分毫。”县令一边引路,一边介绍情况,“初步看来,像是殿内烛火引燃帷幔所致,但…但下官总觉得有些蹊跷。”
“哦?有何蹊跷?”狄仁杰脚步不停,目光锐利地扫视着沿途景象。
虽是夜间,但仍能看出铜雀苑内亭台楼阁,景致极佳,只是此刻被火灾的阴影笼罩。
“说不清楚,”县令压低声音,“就是觉得…那火烧得太快、太猛了些。而且,发现尸体的位置,也有些奇怪。”
说话间,已来到火灾现场。
只见一座原本应是小巧精致的殿宇已化为一片焦黑的废墟,残存的梁柱如同巨兽的骸骨,狰狞地指向夜空,兀自冒着缕缕青烟。
救火留下的水渍遍地,混合着灰烬,泥泞不堪。
金吾卫兵士围成一圈,守卫着现场。
狄仁杰示意张承翊陪同孙敬之在外围稍候,自己则在县令的引导下,深一脚浅一脚地踏入废墟中心。
越是靠近,焦糊味越是浓烈。
尸体所在处位于偏殿内侧,已被清理开部分杂物。
一具人形的焦炭状物蜷缩在地,面目全非,四肢扭曲,散发着令人作呕的气味。
其惨状,连久经案场的狄仁杰也不禁蹙眉。
他没有急于触碰尸体,而是先举着火把,仔细审视周围环境。
地面有大量灰烬和垮塌的木质构件。
他注意到,有几处烧毁的痕迹似乎尤为彻底,地面甚至呈现出一种不自然的釉化现象。
“县令,你方才说,觉得尸体位置奇怪?”狄仁杰问道。
“是,”县令指着尸体道,“阁老您看,若是夜间值守之人不慎失火,被发现时应是在门口或窗边试图逃生。但这具尸体,却是在最里面的墙角发现,仿佛是…无处可逃,或是根本就没想逃。”
狄仁杰微微颔首,县令这个观察很细致。
他蹲下身,强忍着刺鼻的气味,用一根干净的银簪轻轻拨动尸体周围的灰烬。
忽然,他的动作停住了。
在尸体腰部下方的灰烬中,隐约露出了一角未完全烧毁的、质地特殊的纸张边缘,旁边似乎还有一小块金属物件。
他的心猛地一紧。
文书?
令牌?
他小心翼翼地用银簪和手指,如同进行最精密的手术般,将那片纸角和金属物从尚有余温的灰烬中剥离出来。
纸角焦黑卷曲,但依稀可见上面有墨迹书写,似乎是某种表格或清单的一部分,其中一个“粮”字,虽被熏黑,却仍可辨认!
而那金属物,是一枚已被烧得变形、但依稀能看出是黄铜材质的…印章一角?
狄仁杰的瞳孔骤然收缩。
军粮文书?
官印?
他缓缓站起身,目光从手中的残片移向那具焦尸,再扫过这片狼藉的废墟,最后望向远处在夜色中无声流淌的洛水。
心中的疑云非但没有散去,反而更加浓重了。
这绝不是一场简单的意外。
这场发生在洛水之畔、皇家禁苑的火灾,这具携带军粮文书残片的焦尸…无疑,是有人故意投下的一颗石子,旨在试探,抑或是警告。
而投石之人,十有八九,便是那隐匿在黑暗深处的“幽冥司”。
他们的阴谋,果然已经启动了。
“传令,”狄仁杰的声音在寒冷的秋夜里显得异常清晰冰冷,“即刻起,铜雀苑全面封锁,许进不许出。所有今夜在苑内的吏员、守卫、杂役,全部集中看管,本阁要逐一询问。”
“是!”县令和金吾卫校尉齐声应道。
狄仁杰将那片残纸和印章角小心地用油纸包好,纳入袖中。
他知道,调查,才刚刚开始。而对手,已经落下了第一子。
(第61章 收)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大唐狄仁杰之裂国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