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业寺这个最后的巢穴被确认,如同在暗夜中点亮了一盏灯,照亮了幽冥司武装力量的藏身之处。
然而,狄仁杰深知,真正决定这场“日蚀劫”成败的,并非那些囤积的军械与训练的死士,而是那个隐藏在九重宫阙深处、能够里应外合、在关键时刻给予武则天致命一击的“司主”。
此人,必在朝堂之上,且身居高位,手握重权,甚至深得女皇信任。
书房内,烛火摇曳。
狄仁杰、张承翊、孙敬之三人围坐在一张白檀木圆桌旁,桌上没有茶点,只铺着一张素笺,上面墨迹未干,写着三个名字:
李昭德、李楷固、高延福。
这三个名字,每一个都重若千钧,代表着大唐帝国权力金字塔的顶尖阶层。
此刻,却如同三把悬于头顶的利剑,每一把都可能斩断帝国的命脉。
“老师,”孙敬之率先开口,声音因紧张而略显干涩,“根据我们目前掌握的所有线索,包括令牌可能流落的宗室背景、资金最终在长安的流转、感业寺区域的管辖权,以及对这三位大员过往行迹、人脉网络和近期异常的分析…嫌疑最大的,便是这三人。其他人,虽不能完全排除,但可能性和动机皆远逊于此三人。”
狄仁杰微微颔首,目光如古井深潭,依次扫过这三个名字。
“先说李昭德。”狄仁杰指尖轻点第一个名字,“当朝宰相,文官之首,掌行政机要,门生故旧遍布朝野。其嫌疑在于:第一,位高权重,有能力为幽冥司的诸多行动提供官方层面的庇护与便利,沈千山能逍遥多年,崔明能在工部肆意妄为,难说没有他的默许甚至支持。第二,他乃李唐旧臣,虽得陛下重用,但其家族在陛下登基过程中并非毫无损伤,其内心深处,是否对武周代唐存有芥蒂,甚至仇恨?第三,也是最关键的一点,”狄仁杰顿了顿,“感业寺虽为皇家寺院,但其周边治安乃至部分属官任免,皆与京兆尹相关,而现任京兆尹,正是李昭德一手提拔的门生!他有能力,也有渠道,对感业寺的异常视而不见,甚至提供掩护。”
张承翊浓眉紧锁:“此人平日道貌岸然,每每朝会,皆以忠直敢谏面目示人,若真是他…当真可怕!”
“再看李楷固。”狄仁杰的手指移到第二个名字,“左金吾卫大将军,掌部分京城与宫禁宿卫,尤其负责皇城外围及诸门巡警,麾下皆是百战精兵。其嫌疑在于:第一,兵权!他是三人中唯一直接掌握大规模军事力量的人,若他倒戈,皇城防务顷刻间便能出现巨大漏洞。第二,动机。他出身寒门,凭借军功累迁至此,看似对陛下忠心耿耿。但据承翊你之前调查铜雀苑军粮案时反馈,此人当时态度强硬,阻挠调查,虽然后来看似配合,但其动机值得深究。他是否因军粮案与幽冥司早有牵连,怕被深挖?亦或是,他看似忠诚,实则内心另有盘算,比如…不满陛下对某些勋贵旧将的打压?第三,感业寺所在的城西区域,正在其金吾卫的日常巡逻范围之内,他若有意放纵,那些军械物资怎能如此轻易地运入而未被察觉?”
孙敬之补充道:“学生查阅近年兵部与户部往来文书,发现李楷固曾多次以‘加强武备、汰换旧械’为由,申请调拨大量军弩、甲胄,其中部分器械的最终去向,记录颇为模糊…”
张承翊冷哼一声:“若真是这老匹夫,日蚀那天,他只需在关键时辰,将其麾下兵马稍稍后撤,或者打开某处宫门…后果不堪设想!”
“最后,是高延福。”狄仁杰的目光落在第三个名字上,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高延福,内侍监,武则天最信任的贴身近侍之一,掌管宫内大小事务,深居简出,却对宫闱动态了如指掌。“其嫌疑在于:第一,近!他距离陛下最近,若起歹心,防不胜防。下毒、行刺、或是利用职权在关键时刻调开护卫,皆有可能。第二,动机。他虽是宦官,但其家族亦曾显赫,后因卷入前朝废后之事而中落。他内心深处,是否对当今陛下存有怨怼?或者,他被幽冥司以重利或其家人安危相胁迫?第三,宫禁之钥。许多宫门、殿门的钥匙,乃至陛下寝宫的日常安排,皆由其掌管。若他在日蚀那天,利用职权之便,为外间的死士或朝中的同党打开方便之门…”
孙敬之低声道:“而且,高公公与宗室往来,似乎比旁人更为密切一些,尤其是几位年迈的亲王…学生查到,他曾多次以‘奉旨慰问’为名,出入宗正寺。”
张承翊眉头皱得更紧:“这阉人平日对陛下伺候得无微不至,若他也是…那当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
书房内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烛火噼啪一声,爆开一朵灯花。
这三个人,一个是行政首脑,一个是军事将领,一个是宫闱近侍。
他们覆盖了朝堂、军队、宫廷这三个最重要的领域,每个人都有足够的动机、能力和机会,成为那个策划“裂国”的“司主”。
“老师,”孙敬之看向狄仁杰,“我们…该如何取舍?这三人都位高权重,没有确凿证据,根本无法动其分毫。而日蚀…只剩两天了。”
狄仁杰缓缓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长安城万家灯火,看似平静,实则暗藏杀机。
“不必取舍。”狄仁杰的声音低沉而坚定,“也无需取舍。”
他转过身,目光扫过张承翊和孙敬之:“我们此刻要做的,不是确定谁是‘司主’,而是要认识到,‘司主’极有可能就在这三人之中!我们的所有部署,都必须将这三人都视为潜在的威胁来防范!”
“李昭德,需防其利用行政权力,在最后关头调动资源,或利用其影响力扰乱朝局。”
“李楷固,需防其手握的兵权,在关键时刻倒戈或消极应对。”
“高延福,需防其利用近侍之便,在宫闱之内发动致命一击。”
“我们要做的,是织一张足够结实、足够大的网。”狄仁杰的眼中闪烁着睿智的光芒,“这张网,要能同时兜住这三条可能跃出水面的大鱼!在最终时刻到来之前,我们按兵不动,静观其变。但当日蚀降临,黑暗笼罩大地之时…”
他的语气骤然转冷,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无论他们之中谁率先发难,我们都必须拥有瞬间将其制住,并揭穿其所有罪证的能力!”
朝中疑影幢幢,三选一的难题看似无解。
但狄仁杰选择的,是一条更为艰难,却也更为稳妥的道路——同时戒备,引蛇出洞,后发制人!
这需要极大的耐心、精准的判断和雷霆万钧的手段。
而时间,只剩下最后两天。
(第145章 收)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大唐狄仁杰之裂国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