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组的屏幕上,语音波形图还在跳动。
孙连城盯着那段标注“码头七号仓”的时间戳,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了一下。
他没说话,转身走向角落的保密电话机。
听筒接通后,他报了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的专线号码。
对方很快接听,声音带着刚睡醒的沙哑。
“老张,我是孙连城。”他说,“现在有件事要你配合。”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秒。“你说。”
“丁义珍案的消息已经开始外泄,我需要你立刻做三件事。”孙连城语速平稳,
“第一,暂停所有关于这个案子的报道审批;第二,纪委马上发一份通报,内容只有一句,案件正在依法推进,相关责任人已被控制;
第三,安排市属媒体连续两天刊发民生类正面新闻,重点提道路建设和征地补偿。”
电话里传来翻纸的声音。“你想压舆情?”
“不是压,是引。”孙连城说,
“现在外面已经有人猜‘高层地震’,再不管,群众会以为整个班子都塌了。我们得把注意力拉回来。”
对方咳了一声。“你知道这不合常规流程。”
“我知道。”孙连城停顿一下,
“但维稳是你头上最硬的指标。如果因为消息乱传引发群体事件,责任谁来担?
反过来说,如果你能在风口上稳住局面,这份政绩,省里不会看不见。”
电话那头又静了几秒。
“行。”对方终于开口,“通报稿什么时候到?”
“十分钟内发你邮箱。”孙连城挂了电话。
他走回主控台,打开文档模板,快速敲下几行字。完成后,直接转发给纪委办公室和宣传部指定联络人。
侯亮平从技术区抬头。“就这么放出去?一句话都不解释?”
季昌明也走了过来,眉头微皱。
“完全不提资金流向、不提涉案范围,公众不会买账。沉默只会让谣言更猛。”
孙连城坐下来,调出网络热词监测界面。
大屏幕上,滚动着“京州官场地震”“多名领导被查”“财政资金失踪”等词条,搜索量正以每分钟百分之五的速度上升。
“我们现在不是办一个案子。”他说,“是在拆炸弹。引信还没剪断,不能让人围上来拍照。”
他指着其中一条热搜。“看这个‘背后还有更大老虎’的帖子,三小时涨了十万点击。
如果我们现在高调回应,等于承认确有其事。
可一旦承认,下一步就是追问是谁,查到哪一级。
到时候,不只是办案节奏被打乱,群众情绪也会失控。”
侯亮平盯着数据流没说话。
“我不是要瞒。”孙连城继续说,“是要争取时间。
等关键证据链闭合,再一步步往外推。现在每多说一个字,风险就翻一倍。”
季昌明低头想了想。“那至少得有个说法,不然检察机关会被质疑不透明。”
“可以。”孙连城点头,“由你们省检名义发一份《阶段性办案说明》,
只确认丁义珍涉案事实和初步证据链完整,其他一律不提。
同时安排一名可靠记者写一篇专题,讲大风厂工人安置进展,把焦点转移到基层权益保障上来。”
侯亮平抬眼。“我可以联系《检察日报》驻站记者。”
“别用中央媒体。”孙连城摇头,“地方媒体更容易控制口径。
找本地党报,或者晚报深度版。
文章要真实,要有细节,比如工人签了新合同、拿到了补偿款,让孩子上学的路修好了。
越具体越好。”
季昌平点头。“我来协调省检官网首发,避免地方擅自修改。”
三人当场拟出文稿框架。孙连城逐条审定,删掉所有可能引发联想的表述,保留最基础的事实陈述。
两小时后,汉东省人民检察院官网发布通报。
同一时间,《京州日报》头版刊发通讯:《一条路与三个村的孩子——记光明区惠民工程加速落地》。
文中详细记录了某条乡村公路从立项到开工的过程,附带村民采访和施工照片。
孙连城坐在主控台前,实时监控舆情系统。
二十分钟内,“丁义珍被捕”搜索量激增,但“高层震荡”相关话题增速明显放缓;
四十分钟后,多个本地论坛的热门帖转向讨论征地补偿标准和道路修建质量;
一小时后,原有关联猜测帖被大量下沉,取而代之的是“我家门口的路啥时候能修”这类民生提问。
他轻轻呼出一口气。
站起身,走到战报墙前,拿起红笔,在新增便签下写下:“舆情一级响应解除,转入常态监控。”
贴好后,他回到位置,打开加密邮件系统,开始起草密件。
邮件收件人是沙瑞金书记专用通道。正文分三段:
第一段简述当前办案进展,重点提及录音线索尚未展开行动;
第二段说明舆论引导措施及初步成效;
第三段提出建议,下一步外围排查需严格限定知情范围,必要时采取异地调警、错峰出行等方式规避信息泄露。
敲完最后一个字,他点了发送。
技术组那边,耳机声仍在持续。一名技术人员正反复播放那段录音的背景音,试图从中分离出环境噪声特征。
孙连城没有打扰。
他转头看向侯亮平。“U盘里的第二批名单,你还打算查吗?”
侯亮平摘下挂在脖子上的耳机。“当然要查。但现在得按你的节奏来。”
“不是我的节奏。”孙连城纠正,“是程序的节奏。一步乱,步步乱。”
季昌明看了眼手表。“我得回省检一趟,确保通报后续没人加料。”
“去吧。”孙连城点头,“保持联络。”
季昌明离开后,办公室安静下来。
技术人员各自盯着屏幕,手指在键盘上轻敲。一份份文件编号被录入台账,新的标签不断贴上档案盒。
孙连城翻开工作日志,在当天条目下补记一行:
“启动舆论对冲策略,成功转移公众注意力。下一步重点:围绕‘码头七号仓’开展外围信息溯源,暂不触碰核心目标。”
他合上本子,端起桌上凉透的茶水喝了一口。
这时,技术组长抬起头。
“孙区长,我们从录音背景里提取到了一点声音。”他说,
“像是金属碰撞声,还有水流回荡的回音。”
孙连城走过去。
屏幕上,波形图被放大到极致。
一段低频震动被单独截取出来,旁边标注着分析结论:
“疑似封闭空间内的液体流动,结合金属撞击频率,符合码头仓储区装卸作业特征。”
“时间呢?”孙连城问。
“和录音主体一致。”技术员回答,“明天中午十二点零三分。”
孙连城盯着那串数字。
他转身回到主控台,打开权限管理界面,新建了一个加密文件夹,命名为“L-001”,
访问权限设为仅限三人,他自己、侯亮平、季昌明。
然后他输入密码,将录音分析报告拖入其中。
做完这些,他看向技术组长。
“你们现在的任务是什么?”
技术组长愣了一下。
“继续分析这段声音。”孙连城说,
“我要知道那个仓库平时几点开工,有没有监控盲区,最近一周进出车辆登记情况。”
“可是这需要……”
“不用你亲自去查。”孙连平打断,“我会安排渠道对接。你只负责技术还原。”
技术组长点头。
孙连城坐回位置,打开通讯录,找到一个备注为“交通局老李”的号码。
他拨了出去。
电话响了两声就被接起。
“老李,是我。”他说,“我需要你帮我查点东西。”
对方应了一声。
“京州港码头七号仓,明天中午的排班表和近期出入记录。”孙连城低声说,“要快,今天下午就得拿到。”
“这事敏感啊。”电话那头迟疑。
“我不问你怎么弄来的。”孙连城说,“我只要结果。”
又是一阵沉默。
“行。”对方终于开口,“三点前给你。”
孙连城挂了电话。
他抬起手腕看了看表。
两点十七分。
窗外阳光斜照进来,落在战报墙上新贴的便签上。
其中一张写着:
“L-001信息采集启动,等待外部数据接入。”
孙连城盯着那行字。
他的手指在桌面上再次敲了一下。
金属碰撞声还在耳机里回响。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我,孙连城,搅动汉东风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