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医院中医科的古籍阅览室隐藏在走廊的尽头,仿佛是一个被时间遗忘的角落,平日里鲜有人至。然而,对于陈墨来说,这里却是他心中的一片宁静天地。
周五下午,科室里的工作相对清闲,陈墨像往常一样,趁着这段难得的空闲时间,快步走向那个位于走廊尽头的古籍阅览室。一推开门,一股陈旧的气息扑面而来,混合着纸张的香气和岁月的沉淀。
陈墨穿过一排排书架,阳光透过古槐树的枝叶,在布满灰尘的书架上洒下斑驳的光影。他的脚步轻盈而坚定,仿佛早已熟悉这里的每一个角落。
终于,他来到了最里面的书架前,伸手取出了那本已经泛黄的《古方新用辑要》。这本书的纸张已经微微泛黄,显示出它的年代久远。它出版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是一本珍贵的中医古籍,收录了许多濒临失传的古代方剂,并附有当时名医的临床应用经验。
陈墨小心翼翼地吹去封面上的灰尘,然后轻轻地翻开书页。每一页都显得有些脆弱,仿佛稍微用力就会破损。他找了一个靠窗的位置坐下,让秋日的阳光洒在书页上,照亮那些古老的文字。
今天他特别想查找关于糖尿病治疗的古代方剂。23床那位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反复,常规治疗效果不佳,这让陈墨想起了大学时读过的一个古方——玉泉散。
果然在这里。陈墨轻声自语,手指轻轻抚过书页上工整的繁体字记载。据书中描述,这个出自《千金要方》的方剂,原用于治疗,也就是现代医学中的糖尿病。
在看什么这么入神?一个清脆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陈墨缓缓转过头,目光恰好与李梦瑶相遇。只见她静静地站在书架旁,宛如一幅清新淡雅的水墨画。她的身上穿着一件淡蓝色的毛衣,那温柔的色调仿佛春天里的第一缕微风,轻轻拂过人们的心田。
与平日穿着白大褂时的干练形象相比,此刻的李梦瑶多了几分柔和与温婉。她的长发如瀑布般垂落在双肩上,微微的自然卷度为她增添了一丝俏皮。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她身上,勾勒出她纤细的身影,仿佛给她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
李梦瑶的目光落在陈墨手中的书上,眼中流露出好奇的神色。陈墨见状,微笑着解释道:“这是《古方新用辑要》,我正在查找一个治疗糖尿病的古方。”说罢,他将书轻轻地推向桌子的另一侧,示意李梦瑶可以一同查看。
李梦瑶在对面坐下,眉头微蹙:古方?现在糖尿病治疗都有标准化方案了,为什么还要研究古方?
陈墨微微一笑,指着书中的一段文字:你看这里记载,玉泉散由天花粉、麦冬、葛根等组成。现代药理研究已经证明,这些药物确实有降血糖作用。古人的经验,或许能给我们新的启发。
他翻开自己的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23床患者的病情变化:这位患者用常规治疗效果不好,我在想是否可以尝试中西医结合的方法。
李梦瑶被陈墨的认真态度所感染,也产生了兴趣:能具体说说你的想法吗?
就在这时,阅览室的门被推开,23床患者的女儿张女士探头进来:陈医生,果然在这里。护士说您可能在阅览室。
张女士,请进。是您母亲有什么情况吗?陈墨连忙起身。
张女士走进来,神色忧虑:母亲今天又说手脚麻木得厉害,视力也模糊。陈医生,西医说这是糖尿病并发症,难道就没有办法了吗?
陈墨请张女士坐下,温和地解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和视网膜病变确实是常见并发症。我们正在寻找更好的治疗方案。
他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说出自己的想法:我最近在研究一个古代方剂,想结合现代医学为您母亲制定一个新的治疗方案。
张女士眼中闪过一丝希望,但随即又犹豫起来:古方...安全吗?
李梦瑶接过话头:张女士请放心,任何治疗方案都会经过科室讨论,并且会在严密监控下进行。陈医生在这方面很谨慎。
这句话既是对患者的安慰,也出乎意料地表达了对陈墨的信任。陈墨感激地看了李梦瑶一眼,继续向张女士详细解释玉泉散的组成和可能的作用机制。
这些药材都很常见,配伍温和,主要是通过益气养阴、生津止渴来调节全身状态。陈墨用通俗的语言解释着中医理论。
张女士逐渐放下心来:陈医生,我们相信您。母亲说您看病特别细心,每次开药都会详细解释。就按您的想法试试吧。
送走张女士后,李梦瑶若有所思:你总是能取得患者的信任。我刚才注意到,你解释古方时,没有否定现代医学,而是强调互补。这种态度很难得。
陈墨轻轻合上书:中医和西医本就是不同的医学体系,各有所长。作为医生,我们应该思考的是如何最好地帮助患者,而不是执着于门户之见。
李梦瑶被这番话触动,主动提出:我能参与这个病例的治疗方案制定吗?我想了解更多关于中医治疗糖尿病的思路。
当然可以。陈墨眼睛一亮,其实我一直想找机会和你交流。你在西医方面的扎实基础,正好可以弥补我的不足。
两人就在阅览室里展开了热烈讨论。陈墨从古籍中找出相关记载,李梦瑶则通过手机查阅最新医学研究。他们发现,玉泉散中的葛根含有葛根素,已被现代研究证实具有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天花粉中的多糖成分则显示出保护胰岛细胞的潜力。
太神奇了!李梦瑶忍不住惊叹,古人没有现代实验室,却能通过临床观察发现这些药物的功效。
陈墨点头:中医几千年的经验积累确实宝贵。但我们也需要用现代科学方法去验证和发展,不能固步自封。
他拿出纸笔,开始草拟治疗方案:在现有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玉泉散加减方,同时配合针灸治疗。李梦瑶则从西医角度提出监测指标和建议,确保治疗方案的安全性。
足三里、脾俞、胰俞...陈墨在图纸上标注针灸取穴位置,这些穴位通过调节脾胃功能,可能对血糖控制有辅助作用。
李梦瑶认真地看着:有机会你能教我针灸吗?我一直想学,但总觉得很难。
当然可以。陈墨微笑,针灸看似神秘,其实有很强的规律性。重要的是理解经络理论和穴位功能。
讨论中,时间不知不觉流逝。当夕阳的余晖洒进阅览室时,他们已经制定出详细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配伍、针灸方案、监测指标和评估标准。
我们应该把这个方案拿给王副主任看看。李梦瑶提议,如果他同意,明天就可以开始实施。
陈墨有些犹豫:王副主任会不会觉得我们太冒进了?毕竟我们是实习生。
李梦瑶却充满信心:创新是医学发展的动力。只要方案有理有据,王副主任会支持的。况且,她微微一笑,我相信你的判断。
这一刻,陈墨感受到了一种久违的认同感。在这个以西医为主流的大医院里,他中医的见解常常被忽视。而李梦瑶作为西医背景的医生,能够以开放的态度对待中医,这让他倍感欣慰。
当他们一起走出阅览室时,恰好遇到孙小军和王嫣然。
哟,两位大学霸又在探讨高深学问了?孙小军语气中带着调侃,但已没有之前的尖锐。
王嫣然好奇地问:你们在讨论什么?看起来很有收获的样子。
李梦瑶简单介绍了他们的方案,出乎意料的是,孙小军也表现出兴趣: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确实是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如果需要,我可以帮忙分析实验室数据。
王嫣然也积极表示:我在针灸科轮转过,可以协助针灸治疗。
陈墨看着这些曾经有着不同见解的同事,现在因为一个共同目标而走到一起,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也许,这就是医学应有的样子——不同背景的医者为了患者福祉而携手合作。
第二天早晨查房时,王副主任认真听取了他们的方案,出乎意料地给予了支持:思路不错,但必须严密监控患者反应。陈墨负责中医治疗部分,李梦瑶负责监测西医指标,孙小军和王嫣然协助。
治疗方案开始实施。一周后,23床患者的血糖趋于稳定,手足麻木症状明显减轻。最令人惊喜的是,她的视力模糊问题也有所改善。
陈医生,李医生,谢谢你们!张女士握着母亲的手,眼中闪着泪光,母亲说这是她这几年感觉最好的一次。
看着患者脸上的笑容,陈墨深深体会到作为医者的成就感。他望向窗外,古城墙在晨曦中静静屹立,仿佛在诉说着千年不变的真理:医学的本质,不在于派别之争,而在于对生命的敬畏与关爱。
而此刻,陈墨还不知道,这个成功案例即将引起医院更高层的关注,为他们打开一扇新的大门...
(第八章完)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神医闯关中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