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清晨的省医院中医科,表面上与往常并无二致。医护人员穿梭在走廊里,候诊区坐满了等待的患者,空气中弥漫着熟悉的中药香。然而,在这平静的表象下,一股暗流正在悄然涌动。
孙小军静静地伫立在医生办公室的窗前,他的目光如同被乌云遮蔽的天空一般阴沉,死死地盯着楼下的庭院。就在刚才,他亲眼目睹了陈墨和李梦瑶一同走进医院大门的场景。
陈墨和李梦瑶并肩而行,他们之间的距离显得如此亲密,仿佛彼此之间有着一种特殊的默契。李梦瑶的脸上洋溢着明媚的笑容,宛如春日里绽放的花朵,正对着陈墨诉说着什么。那笑容如此灿烂,如此温暖,却像一根尖锐的针,深深地刺痛了孙小军的眼睛。
“看什么呢,这么入神?”突然,王嫣然的声音从孙小军的身后传来,打破了他的沉思。
孙小军猛地回过神来,他迅速调整了一下自己的表情,试图让自己看起来若无其事。然后,他缓缓转过身,面对着王嫣然,微笑着说道:“没什么,我只是看看今天的天气。对了,我听说你和陈墨上周六一起整理药材到很晚,是真的吗?”
王嫣然点了点头,一边整理着桌上的病历,一边说道:“是啊,陈墨懂得真多,我从他那里学到了不少药材炮制的诀窍呢。”
孙小军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他意味深长地说:“他确实很懂得把握机会啊。”
王嫣然停下手中的动作,抬起头来,疑惑地看着孙小军,问道:“你这是什么意思?”
孙小军似乎意识到自己的话引起了王嫣然的警觉,他连忙解释道:“没什么,我只是觉得陈墨最近和李梦瑶走得很近。不过这也是人之常情嘛,毕竟李梦瑶家境好,在科室里又很受重视。”
王嫣然的眉头微微皱起,她对孙小军的话有些不满,但又不好直接反驳,于是她淡淡地说:“这和家境有什么关系呢?大家都是同事,互相交流学习也是很正常的。”
孙小军笑了笑,没有再说话,他知道王嫣然并不认同他的观点,但他也不想在这个问题上过多纠缠。
这句话仿佛是一颗被风吹落的种子,轻轻地飘落在王嫣然那如肥沃土壤般的心田里。它悄然生根发芽,让王嫣然不由自主地回想起之前孙小军对她说过的那些话。
孙小军的话语在她的脑海中不断回响,而最近陈墨和李梦瑶之间频繁的接触也不断在她眼前闪现。她开始将这些点点滴滴联系起来,心中渐渐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疑虑。
到了早交班的时候,孙小军的目光像雷达一样,紧紧锁定在陈墨和李梦瑶身上。他特别留意着他们之间的每一个互动细节。当李梦瑶发言时,陈墨的目光如同被磁石吸引一般,专注地落在她身上,仿佛整个世界都只有她一个人存在。而当陈墨汇报病例时,李梦瑶的眼中流露出一种欣赏的神情,那是一种对他专业能力的认可和赞赏。
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互动,在孙小军的眼中却被无限放大。他的心中充满了各种猜测和疑问,这些细微的举动是否意味着陈墨和李梦瑶之间有着特殊的关系呢?
陈医生最近气色不错啊,孙小军在交班结束后,故意当着大家的面说,看来是心情很好?
陈墨愣了一下,随即温和地回答:谢谢孙医生关心。可能是因为最近睡眠比较好。
恐怕不只是这个原因吧?孙小军意味深长地笑了笑,目光在李梦瑶和陈墨之间转了转。
李梦瑶立刻站出来解围:孙医生要是把这份观察力用在病人身上,一定能发现更多病情细节。
这话引得几个护士偷笑,孙小军的脸色顿时难看起来。
上午门诊时,孙小军一直心不在焉。他反复回想刚才的情景,越想越觉得恼火。为什么李梦瑶总是护着陈墨?为什么科室里的人都对陈墨赞不绝口?一个从农村来的穷小子,凭什么获得这么多关注和好感?
孙医生?患者的呼唤把他从思绪中拉回,您开的这个药方,服用时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
孙小军勉强集中精神:按时服用就行,其他注意事项病历上都有写。
患者离开后,孙小军烦躁地扔下笔。他想起自己为了留在省医院,父亲动用了多少关系;想起自己为了讨好科室领导,费了多少心思。而陈墨,一个毫无背景的农村孩子,却似乎轻而易举就获得了这一切。
午休时分,孙小军路过医生值班室,无意中听到李梦瑶和王嫣然的对话。
陈墨昨天送我一本书,是李梦瑶的声音,是关于唐代医药文化的,里面有很多珍贵的资料。
他真的很用心,王嫣然说,不过梦瑶,你觉得陈墨对你...是认真的吗?
李梦瑶轻笑:你怎么也问这个?陈墨是什么样的人,你应该很清楚啊。
我知道他很优秀,但是...王嫣然顿了顿,孙小军说,陈墨可能别有用心。
门外的孙小军屏住呼吸,期待着李梦瑶的反应。
嫣然,李梦瑶的声音变得严肃,陈墨也许家境不如我们,但他的品格比很多人都要高贵。我不希望再听到这种话。
孙小军握紧了拳头,指甲深深陷入掌心。他悄悄离开,心中的妒火越烧越旺。
下午,科室收治了一位重症患者。患者是一位老年男性,患有严重的类风湿关节炎,全身多关节肿痛变形,长期服用激素类药物,出现了明显的副作用。
在病例讨论时,陈墨提出了一个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我认为可以在维持必要西药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药祛风除湿、活血通络,同时用针灸缓解疼痛。
这个方案太冒险了,孙小军立即反对,患者肝肾功能已经受损,再加用中药,恐怕会增加肝肾负担。
孙医生的顾虑有道理,陈墨不慌不忙地回应,所以我在方剂中特别注意了药物选择和剂量控制。比如选用桑寄生、独活这些相对安全的药物,同时配伍黄芪、当归保护正气。
李梦瑶支持道:我认为陈医生的方案很周全,既考虑了治疗效果,也注意了用药安全。
王副主任点头:可以先小剂量试用,密切监测肝肾功能。
孙小军看着这一幕,心中的不满达到了顶点。为什么陈墨的方案总是能得到支持?为什么连王副主任都偏向他?
下班后,孙小军没有立即离开。他独自一人坐在空荡荡的医生办公室里,窗外的天色渐渐暗沉。桌上的台灯投下昏黄的光晕,映照着他阴晴不定的脸。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他喃喃自语。
孙小军打开电脑,调出陈墨负责的几个重点病人的病历。他的目光在一个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档案上停留了很久。这是陈墨治疗的一个成功案例,患者病情明显好转,已经成为科室的典范病例。
一个阴暗的念头在孙小军心中滋生。
他仔细研究着这个患者的用药记录和治疗过程,寻找着任何可能被质疑的细节。陈墨在治疗中使用了地龙等虫类药,虽然疗效显着,但这确实是一个可以借题发挥的地方。
虫类药毒性问题...肾功能不全患者慎用...孙小军一边查阅文献,一边记录着可能用来质疑陈墨的要点。
接着,他又调出陈墨最近发表的几篇论文和科普文章,逐字逐句地寻找可能存在的疏漏或可以被曲解的地方。
太完美了,孙小军冷笑着,完美得不像真的。一个刚毕业的实习生,怎么可能做得到这些?
他想起了之前陈墨处理的那个疑难病例。当时陈墨凭借对古籍的研究提出了独特的治疗方案,获得了成功。但现在想来,这其中是否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
孙小军开始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他要在科室内部慢慢散布对陈墨的质疑,先从那些对陈墨快速崛起心存不满的人开始。他要收集所有可能对陈墨不利的证据,等待合适的时机。
窗外,夜色渐深。孙小军关掉电脑,脸上露出一丝冷酷的笑意。
陈墨,你就好好享受现在的风光吧。他轻声说,很快,你就会知道,省医院不是那么好待的。
此时的陈墨,对此一无所知。他正在租住的小屋里,认真地研读医书,为第二天的门诊做准备。台灯下,他的侧脸专注而平静,完全不知道一场针对他的风暴正在酝酿。
而这场由嫉妒引发的暗流,将会在不久的将来,给省医院中医科带来怎样的波澜?此刻,还无人知晓。
(第四十章完)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神医闯关中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