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场秋雨过后,北风一天紧似一天,天地间陡然换了颜色。
可这个冬天,大周境内却处处透着一股不同往年的暖意。
在边城奇云城,老仓吏赵德柱正带着几个年轻力壮的差役,对着满满登登的粮仓发愁。
“头儿,这……这新收上来的五百石粮食,实在没地方放了!”一个年轻差役擦着汗,指着院子里堆成小山的粮袋。
赵德柱围着粮仓转了三圈,最后指着仓房后面一块空地:“就在那儿,搭个棚子!用最好的油布盖着!”
“头儿,这能行吗?万一遭了雨……”
“不然咋整?”
赵德柱一瞪眼,“总不能堆在大街上吧?他娘的,老子管了三十年粮仓,头一回因为粮食太多发愁!”
这话引得众人都笑了。
可不是嘛,往年这时候,他们正为如何凑足军粮发愁,现在倒好,粮食多得没处放。
同样的场景在江南水乡也在上演。
苏州知府看着各州县报上来的存粮数目,笑得见牙不见眼,提笔在奏章上写道:“……托陛下洪福,仰赖华安王之神种,今岁苏松常三府粮仓皆满,民间存粮可供三年之需。臣等商议,拟以余粮酿酒,以充府库……”
写到这里,他顿了顿,小声嘀咕:“听说太子殿下正在筹划官营酒坊,老夫得抢先一步,把这功劳揽过来才是……”
而在西北,一幕更令人震动的场景正在发生。
几个狄族商人牵着马队,眼巴巴地守在官仓外。
为首的商人操着生硬的官话,对守仓的官吏哀求道:“大人,就卖给我们五百石……不,三百石也行啊!我们愿意出双倍价钱!”
那官吏板着脸,心里却乐开了花。
往年都是他们求着这些狄人卖马,现在倒过来了!
“等着吧!”
官吏故意拖长了音,“太子殿下有令,粮食贸易要统一调度,不过嘛……”
他压低声音,“要是你们肯用上等战马来换,倒是可以通融通融……”
此时此刻,引发这一切变化的源头,夏邑村,却是一派悠闲景象。
夏家最大的那间屋子里,新盘的火炕烧得暖烘烘的。
夏依依像只慵懒的猫儿,整个人陷在柔软的棉被里,这是用夏元一之前拿出的少量棉花做的,暖和得不像话。
“二哥···好无聊啊!”
小丫头拖着长音,在炕上滚来滚去,“外面好冷,都不能出去玩了。”
夏元一正坐在炕桌边,手里摆弄着几颗干辣椒。
闻言头也不抬:“前几日是谁喊着‘终于不用下地干活了’?”
“那也不能天天在屋里躺着呀!”
夏依依一个骨碌坐起来,眼睛滴溜溜地转,最后落在夏元一手里的辣椒上,“二哥,你弄这个干嘛?是不是要做好吃的?”
夏元一笑了笑,将几颗干辣椒放在小石臼里,轻轻捣碎。顿时,一股辛辣中带着焦香的气味弥漫开来。
“阿嚏!”夏依依打了个响亮的喷嚏,小鼻子皱成一团,“好呛!但是……好香啊!”
这味道把在隔壁忙活的夏陈氏和谭芷也引了过来。
“元一,你又鼓捣啥呢?”
夏陈氏好奇地问:“这味儿可真冲。”
“娘,嫂子,来得正好。”夏元一起身,从柜子里拿出一大袋炒好的花生,“今天咱们做个新零嘴,辣子花生。”
一听“新零嘴”,夏依依的眼睛瞬间亮了,哧溜一下从炕上滑下来,凑到桌边眼巴巴地看着。
夏元一熟练地在锅里倒油,放入捣碎的辣椒和几粒花椒。
刺啦一声,辛香的味道瞬间被激发出来,充满了整个房间。
“阿嚏!阿嚏!”
这下连夏陈氏和谭芷也没能幸免,接连打了好几个喷嚏。
“元一,这……这能吃吗?”
谭芷捂着鼻子,有些怀疑地看着锅里红彤彤的辣椒。
夏元一笑而不语,将晾凉的花生倒入锅中,快速翻炒。
很快,每一颗花生都均匀地裹上了辣椒和花椒的碎末,红艳艳的,看着就让人食欲大动。
出锅,撒上一点点盐巴。
一盘色香味俱全的辣子花生就做好了。
夏依依第一个忍不住,伸出小爪子就想抓,被夏元一轻轻拍开:“烫,等会儿。”
小丫头撅着嘴,围着盘子直转悠。
那副馋样,把大家都逗笑了。
终于等到温度合适,夏依依迫不及待地捏起一颗扔进嘴里。
“咔嚓!”
酥脆的花生混合着辣椒的焦香、花椒的麻,在口中炸开一股奇妙的滋味。
“嘶!哈···”小丫头被辣得直抽气,小手在嘴边使劲扇风,眼泪都快出来了,却含含糊糊地喊着,“好……好吃!娘,嫂子,你们快尝尝!”
夏陈氏和谭芷将信将疑地各尝了一颗。
下一刻,两人的脸都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红了起来。
“这···这味道···”
夏陈氏一边吸着气,一边又伸手去拿第二颗,“怪上头的!”
谭芷也点头,辣得鼻尖冒汗却停不下来:“刚开始觉得冲,越吃越香!”
一家人正围着辣子花生吃得热火朝天,院门外传来了熟悉的嚷嚷声:
“老夏!你们又背着本王吃独食!”
只见姬诚裹着一件厚厚的大氅,鼻子冻得通红,像只大狗一样循着香味就冲了进来。
一进屋,他就被那盘红艳艳的辣子花生吸引了目光。
“这是何物?”他凑到桌前,深深吸了口气,然后···“阿嚏!”
一个大喷嚏打得他眼泪汪汪。
“太子哥哥,你可别把口水喷到花生上!”
夏依依赶紧护住盘子。
姬诚揉着鼻子,眼睛却死死盯着花生:“这……这是用辣椒做的?”
“这不一眼就看出来了。”
夏元一笑着递过一双筷子,“尝尝?”
姬诚接过筷子,小心翼翼夹起一颗,犹豫了一下,才放进嘴里。
咀嚼了两下,他的眼睛猛地瞪圆了。
“嘶···哈···妙啊!”他一边吸着气,一边激动地拍着大腿,“这味道!又麻又辣,配上花生的香脆!绝了!真是绝了!”
这下可好,刚才还护食的夏依依,眼看着太子哥哥一筷子接一筷子,吃得比谁都快,急得直跳脚:“太子哥哥你慢点!给我留点!”
一盘辣子花生,就在这争争抢抢、嘶嘶哈哈的热闹气氛中迅速见了底。
姬诚意犹未尽地舔着嘴唇,辣得额头冒汗,却一脸满足:“老夏,这玩意儿下酒肯定是一绝!你还有没有?本王买!多少钱都行!”
“想吃随时来便是。”
夏元一给他倒了杯热茶,“不过辣椒存量不多,还得留着做种。”
一听做种,姬诚立刻正经起来:“对对对,种子要紧!等明年种出来,咱们就能放开了吃!”
这时,对门的老道士、姚崇和老曾也被这边的热闹吸引了过来。
一进门,老道士就抽着鼻子:“嚯!什么味儿这么冲?不过……闻着还挺香。”
等看到空盘子里残留的辣椒碎和花生红衣,老道士恍然大悟:“夏小子,你又弄出新花样了?”
姬诚立刻眉飞色舞地给三位老人家描述起辣子花生的滋味,说得天花乱坠,仿佛吃的是什么龙肝凤髓。
老曾听得直咽口水,懊恼地一拍大腿:“来晚了!来晚了!”
姚崇虽然依旧板着脸,但眼神里也流露出几分好奇。
夏元一见状,笑道:“几位老先生来得不巧,花生是没了,不过我这还有点炒原味的,将就尝尝?”
说着,他又端出一盘普通的盐炒花生,还沏了一壶热茶。
众人围坐在暖烘烘的火炕上,吃着花生,喝着热茶,听着窗外呼啸的北风,只觉得无比惬意。
老道士捏着花生,感慨道:“往年这时候,我看着那些哪敢想能这般悠闲自在?不是愁柴火,就是愁粮食。现在好了,屋里暖和,肚里有食,这才是人过的日子啊!”
姚崇默默点头,在一旁开口说道:“火炕与煤炭,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老曾则更实在,一边剥花生一边问:“元一啊,明年开春,那种叫棉花的,真能种出来?”
姬诚立刻抢答:“那是自然!老夏说了,棉花种子都备好了!等种出来,咱们人人都能做新棉袄,比这皮裘轻便暖和多了!”
他说着,还得意地扯了扯自己身上的棉袍内衬,那还是夏元一之前用少量试验品棉花给他做的。
夏元一看着众人期待的目光,心里也暖暖的。他抿了口茶,目光不经意间扫过窗外。
仙灵空间里,玉米已经抽穗,棉花吐絮,甘蔗也快能收割了。
明年开春,当这些新作物出现在世人面前时,不知又会引起怎样的轰动。
不过眼下……
他看着为了最后一颗花生,又开始和夏依依斗智斗勇的姬诚,看着笑眯眯品茶的老道士,看着虽然沉默但眉眼柔和的姚崇,看着絮絮叨叨说着家常的老曾和母亲、嫂子……
窗外寒风凛冽,屋内暖意融融。
这样就很好。夏元一想。
至于那些还在仙灵空间里悄悄生长的宝贝们?
就让它们再等等吧!
总得给这个世界一点消化惊喜的时间。
再说了,看姬诚这架势,要是现在告诉他还有亩产惊人的玉米和能制糖的甘蔗,这位太子殿下怕是能当场兴奋得晕过去。
还是让他先专注于卖粮食和规划酒坊的大业吧。
夏元一低下头,藏起嘴角的笑意,轻轻吹散了茶杯上升腾的热气。
这个冬天,注定会很温暖。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从发现木薯后成为神农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