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军首次攻城惨败的次日清晨,山海关东门的城楼上,沈落雁凭栏而立,望着城外顺军营地的方向,眉宇间凝着一丝思索。昨夜她彻夜未眠,反复复盘昨日战事,深知唐通虽遭重创,却仍有一万七千余兵力,且此人骄傲自负,初战失利只会激发其凶性,必然会寻机反扑。
“沈谋士,陛下已在中军大帐等候,商议今日御敌之策。”亲兵轻声禀报。
沈落雁转身,眸中已不见丝毫犹豫,快步走向中军大帐。帐内,李明远端坐主位,吴应麒、夏国相等将领分列两侧,皆面色凝重。昨日虽胜,但顺军主力仍在,清军又在关外虎视眈眈,众人皆知局势尚未明朗。
“陛下,诸位将军,”沈落雁走入帐中,直接开口,“唐通初战受挫,必然心有不甘,今日大概率会再次攻城。但其麾下士兵经昨日炮火轰击,已心生畏惧,锐气大减。我军若固守城池,虽可保无虞,却难以重创敌军;若主动出击,又恐清军趁机入关。依臣之见,当用‘诈败诱敌’之计,将唐通主力引出营地,引入欢喜岭伏击圈,一举将其击溃!”
吴应麒眉头微蹙:“沈谋士,唐通虽骄,却也久经沙场,未必会轻易追击。若诱敌不成,反而折损兵力,得不偿失。”
“吴将军所言极是,故而诱敌需讲究策略。”沈落雁走到地图前,指尖轻点山海关与欢喜岭之间的官道,“可派少量兵力出关挑战,兵力需控制在一千人以内,且要装作战力不济之态。交战时佯装溃败,丢弃部分军械、粮草,让唐通误以为我军伤亡惨重、军心涣散,引诱其率领主力追击。欢喜岭地形复杂,穆将军的五千骑兵已在此埋伏多日,待顺军进入伏击圈,便可前后夹击,必能一战定乾坤!”
李明远目光闪烁,沈落雁的计策看似冒险,却精准拿捏了唐通的性格弱点与顺军的心态。他沉吟片刻,拍板道:“好!便依沈谋士之计行事!吴应麒听令!”
“臣在!”吴应麒跨步上前,抱拳领命。
“命你率领一千精锐步兵,今日巳时出关,前往顺军营地前挑战。切记,只许败,不许胜!交战半个时辰后,便佯装不敌,向欢喜岭方向败退,务必将唐通主力引诱过去!”李明远语气坚定,“你需多带旌旗、辎重,败退时故意丢弃,让唐通信以为真!”
“臣遵旨!”吴应麒领命,心中虽有顾虑,但见李明远与沈落雁信心十足,便不再多言,转身去挑选士兵,准备出战。
穆青岚此时也接到传令,得知伏击计划,当即在欢喜岭加紧部署。她命士兵们将马匹缰绳系上布条,兵器涂抹油脂,避免发出声响;在密林深处埋伏四千骑兵,作为主攻力量;在西侧山谷安排一千骑兵,待顺军进入伏击圈后,迅速杀出,截断其退路;同时在山谷两侧布置易燃草木,以备燃起烽火,作为进攻信号。
巳时一到,山海关东门缓缓打开,吴应麒率领一千步兵,打着“周”字大旗,浩浩荡荡地向顺军营地进发。队伍行进间,旌旗杂乱,士兵们步伐拖沓,看似毫无战力。
顺军哨兵很快将消息禀报给唐通。唐通正为昨日战败之事怒火中烧,听闻吴三桂只派一千人来挑战,当即冷笑:“吴三桂这是黔驴技穷了!传我命令,全军出击,活捉吴应麒,顺势攻破山海关!”
副将连忙劝阻:“将军,敌军虽少,恐有埋伏,还请三思!”
“埋伏?就凭吴三桂那点兵力,能奈我何?”唐通拔剑怒喝,“昨日不过是被红衣大炮偷袭得手,今日我亲率主力,定要让他付出血的代价!”
说罢,唐通率领一万五千顺军主力,气势汹汹地杀出营地。吴应麒见顺军主力果然出战,心中暗喜,表面却故作惊慌,下令士兵列阵迎敌。
两军相接,刚一交手,大周军队便节节败退。吴应麒佯装指挥不力,大声呼喊着“撤退”,士兵们纷纷丢弃手中的兵器、旌旗,甚至还有几辆装载着粮草的小车也被故意打翻,狼狈地向欢喜岭方向逃窜。
唐通见状,更加坚信大周军队已是强弩之末,哈哈大笑道:“果然是虚张声势!将士们,给我追!谁能活捉吴应麒,赏黄金百两!”
顺军士兵们见敌军溃败,又有重赏诱惑,顿时士气高涨,争先恐后地追击。队伍行进速度越来越快,阵型也渐渐散乱,全然不顾两侧的地形,一门心思地朝着逃窜的大周军队追去。
吴应麒率领士兵,且战且退,始终与顺军保持着一定距离,既不让其追上,也不让其失去目标。半个时辰后,队伍顺利退入欢喜岭的范围,吴应麒见时机成熟,高声喊道:“点火!”
早已埋伏在山谷两侧的士兵立刻点燃易燃草木,熊熊烈火瞬间燃起,滚滚浓烟直冲云霄,成为了伏击的信号。
“不好!有埋伏!”唐通此时终于察觉不对,看着两侧燃起的烽火,心中咯噔一下,连忙下令:“停止追击!全军撤退!”
但为时已晚。埋伏在密林深处的穆青岚见烽火燃起,拔剑高呼:“将士们!杀!”
五千精锐骑兵如同猛虎下山,从密林之中呼啸而出,马蹄声震耳欲聋,手中的长刀在阳光下闪烁着森寒的光芒,直奔顺军阵中。西侧山谷的一千骑兵也同时杀出,截断了顺军的退路。
顺军士兵毫无防备,被这突如其来的袭击吓得魂飞魄散,阵型瞬间大乱。骑兵的冲击力极强,如同一把锋利的尖刀,直接将顺军的队伍撕裂成数段。大周骑兵往来冲杀,刀光剑影之间,顺军士兵纷纷倒地,惨叫声、哀嚎声不绝于耳。
吴应麒见伏兵杀出,也立刻率领撤退的步兵转身反击。士兵们士气大振,与骑兵配合默契,对顺军形成了前后夹击之势。
唐通面色惨白,奋力挥舞着长枪,斩杀了几名靠近的大周士兵,试图稳住阵脚,但混乱的局势早已无法控制。他看着身边的士兵一个个倒下,心中充满了悔恨与恐惧,再也没有了往日的嚣张气焰,只得率领身边的亲兵,拼死向外突围。
穆青岚一眼便看到了狼狈逃窜的唐通,厉声喝道:“唐通!哪里逃!”
说罢,她率领一支骑兵,朝着唐通的方向疾驰而去。唐通的亲兵拼死抵抗,却根本不是精锐骑兵的对手,很快便被斩杀殆尽。唐通被穆青岚追上,两人交战数个回合,唐通本就心神不宁,又寡不敌众,渐渐体力不支,被穆青岚一剑划伤手臂,只得狼狈地带着残部,朝着营地的方向逃窜。
穆青岚本想继续追击,却接到了李明远的传令,命她见好就收,避免陷入顺军残余势力的纠缠。穆青岚只得下令停止追击,率领骑兵打扫战场。
这场伏击战,从发起进攻到结束,仅用了一个时辰。大周军队大获全胜,斩杀顺军五千余人,俘虏三千余人,缴获战马、军械、粮草无数,而自身伤亡不足五百人。顺军经此一败,元气大伤,再也无力发动大规模进攻。
吴应麒与穆青岚率领军队,押着俘虏,带着战利品,浩浩荡荡地返回山海关。城楼上的李明远与沈落雁看着凯旋的军队,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沈姑娘,今日若非你的妙计,此战难以如此顺利。”李明远语气中满是赞许,“你真是朕的得力助手!”
沈落雁微微躬身,谦逊道:“陛下过奖,这都是穆将军与吴将军指挥有方,将士们奋勇杀敌的结果。唐通经此一败,实力大损,短期内无法再对山海关构成威胁,我们也终于可以喘口气了。”
“话虽如此,但我们仍不能掉以轻心。”李明远眉头微蹙,“关外的多尔衮还在虎视眈眈,必然会得知唐通战败的消息,说不定会趁机发难。我们需尽快整顿军队,加强防御,防范清军的进攻。”
“陛下英明。”沈落雁颔首,“臣已命人将此战的捷报传遍城中,既能安抚百姓,也能震慑敌军。同时,可趁此机会,招降被俘的顺军士兵,补充我军兵力。”
李明远当即采纳:“好!传朕旨意,厚赏立功将士,妥善安置伤员;对被俘的顺军士兵,愿意归降者,既往不咎,发放粮草,编入军中;不愿归降者,就地释放,不得刁难。”
消息传开,城中百姓欢欣鼓舞,纷纷涌上街头,迎接凯旋的军队。被俘的顺军士兵们见大周军队如此宽厚,大多选择了归降,大大补充了大周的兵力。
而在关外的宁远城中,多尔衮得知唐通伏击战败、损失惨重的消息后,脸色阴沉如水。他没想到,李明远刚建立政权,便有如此实力,连久经沙场的唐通都不是其对手。
“看来,这个吴三桂,不能小觑啊。”多尔衮喃喃自语,眼中闪过一丝狡黠,“传我命令,再派使者前往山海关,见机行事。”
一场伏击战的胜利,让大周政权在山海关站稳了脚跟,但更大的挑战,才刚刚开始。李明远站在城楼上,望着关外的方向,眼神坚定。他知道,与多尔衮的较量,已不可避免。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吴三桂称帝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