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夜凉如水。
距离根据地核心区八十公里外的一处隐蔽山坳里.
新扩编的特战团三千名官兵,正悄无声息地进行着最后的战前准备。
他们没有像常规部队那样集结.
而是以五人战斗小组为单位,分散在山林的各个角落。
每一个战士身上,都穿着林川设计的、带有斑驳迷彩的土黄色作训服,和能有效减震防滑的“太行造”胶底军靴。
他们的装备,足以让任何一支八路军主力部队都羡慕到流口水。
人手一支保养得油光锃亮、加装了高倍率光学瞄准镜的“八一式”马步枪。
每个战斗小组,都配备了一具轻便的单兵电台和一部喉头送话器,以保证在无线电静默下的高效通讯。
除此之外,匕首、工兵铲、急救包、高热量压缩饼干……
所有装备都实现了模块化和标准化。
这已经不是一支传统意义上的侦察部队。
这是一支按照后世特种部队标准,武装到牙齿的现代化特种作战力量。
团长王喜奎,正蹲在一块巨大的山石上,对着一张摊开的军用地图,用一支“太行造”铅笔。
在上面飞快地画着一个个代表渗透路线的箭头和代表伏击点的红色叉号。
地图上,以根据地为中心,半径一百公里的广阔区域,被他用细密的网格划分成上百个战术分区。
“团长,一营、二营、三营,所有战斗小组都已完成战备检查,随时可以出发。”
一名同样穿着迷彩作训服,脸上涂着油彩的年轻军官。
悄无声息地出现在王喜奎身后,低声汇报道。
他是一营长,张二狗。
曾经那个跟在王喜奎身后,咋咋乎乎的“鹰眼”,如今已经成长为一名眼神沉静、杀气内敛的优秀特战指挥官。
“嗯。”
王喜奎没有回头,只是淡淡地应了一声,他的目光依旧死死地钉在地图上。
“林总工的命令都传达下去了吗?”
“传达下去了。”
张二狗的声音里带着一丝压抑不住的兴奋。
“弟兄们一听,咱们团的新代号叫‘掘墓人’,一个个都跟打了鸡血似的!“
”都嚷嚷着,要让那帮狗日的‘樱花’队员,还没开花,就烂在土里!”
“告诉弟兄们,收起那股兴奋劲儿。”王喜奎的声音冷了下来。
“林总工说过,骄傲是失败的母亲。“
”我们的对手,是鬼子特高课最顶尖的渗透专家,任何一丝大意,都可能让我们付出血的代价。”
“是!”
张二狗立刻收敛笑容,挺直腰板。
王喜奎站起身,转过头,目光扫过张二狗,又看向他身后不远处,同样默然而立的另外两名营长。
那两人,一个身材魁梧如铁塔,面容憨厚,眼神却异常凌厉,浑身上下都散发着一股生人勿近的彪悍之气。
他就是二营长,魏和尚。
另一个则身材中等,其貌不扬,但那双眼睛却像鹰隼一样锐利,整个人站在那里,就像一把藏在鞘里的刀,不动则已,一动必定见血。
他,是三营长,段鹏。
这两人,都是林川在扩编特战团时,特意从全军的尖子兵里,亲自挑选出来,点名要给王喜奎当臂助的猛人。
魏和尚,原本是国军中央警卫团的武术教官,一手八极拳使得出神入化,一手枪法更是百步穿杨。
段鹏,则是胶东军区有名的“铁道飞虎”,飞檐走壁、攀岩滑索如履平地,尤其擅长伪装和潜入。
这两人,都是天生的特战奇才。
在经过王喜奎和林川一个多月的“魔鬼训练”后,更是脱胎换骨,成为特战团里,除王喜奎之外,最锋利的两把尖刀。
“和尚,段鹏。”
王喜奎的目光从两人脸上一一扫过。
“到!”
两人同时应声,声音一个沉雄如钟,一个干脆利落。
“林总工的计划,都清楚了吧?”
“清楚了!”
魏和尚咧嘴一笑,露出两排白牙,那笑容看起来憨厚,却让人不寒而栗。
“不就是把那些想来咱们家挖坟的鬼子,提前给埋了嘛!这活儿,俺喜欢!”
“团长,你就下命令吧。”
段鹏言简意赅。
王喜奎点了点头,他走到地图前,用铅笔重重地在地图上画了三个巨大的箭头,分别指向东、北、南三个方向。
“根据林总工的指示,我命令!”
“一营!”
“到!”张二狗上前一步。
“你们负责东部区域。以五人小组为单位,呈扇形渗透,控制所有从平原进入山区的交通要道。“
”你们的任务是‘撒网’,发现任何可疑目标,立刻上报,没有我的命令,不准开火!”
“是!”
“二营!”
“到!”
魏和尚瓮声瓮气地应道。
“你们负责北部区域。你们的任务是‘巡猎’!”
王喜奎的语气加重了几分。
“你们的目标,是那些试图从太原方向渗透进来的鬼子小队。“
”我给你自由开火权!发现目标,给我往死里打!“
”但是记住,尽量留活口,我们需要从他们嘴里,掏出‘掘墓’计划的更多细节!”
“嘿嘿,团长你就瞧好吧!保证给你抓几个舌头回来下酒!”
魏和尚拍着胸脯保证道。
“三营!”
“到!”段鹏上前。
“你们的任务最重。”
王喜奎的目光变得无比锐利。
“你们负责南部区域,这里山势最复杂,也是最有可能被鬼子选为主要渗透方向的区域。“
”我给你多加一个团直属的狙击排和爆破组!”
“你的任务,是‘钉钉子’!“
”给我像钉子一样,死死地钉在每一条可能的山间小路、悬崖峭壁上!“
”你们不仅是眼睛,更是陷阱!“
”我要你们利用地形,布设各种诡雷、陷阱,让每一个踏入这片区域的鬼子,都感觉到自己是在地狱里行走!”
“明白!”
段鹏的回答依旧简单,但那双眼睛里,却闪烁着猎人看到猎物时的兴奋光芒。
“最后,”王喜奎收起地图,目光扫过三位营长。
“记住林总工传达下来的十六字方针——”
“主动出击,前置防御,分层过滤,定点清除!”
“我们的防线,不在山谷里,不在碉堡后,而在百里之外的每一寸土地上!”
“从现在起,这方圆百里,就是我们‘掘墓人’的猎场!”
“出发!”
随着王喜奎一声令下,三位营长猛地敬了一个军礼,随即转身,消失在黑暗的山林之中。
很快,一道道无声的命令,通过单兵电台,传达到了每一个战斗小组。
黑暗中,上百个五人小组,如同幽灵一般,悄无声息地动了起来。
他们没有发出任何声音,动作迅捷而又专业,迅速融入茫茫的太行山夜色之中。
……
与此同时。
在太行山根据地,地下三号厅。
林川并没有去休息,他正带着周平顾问和钱秉文老先生。
以及一群中苏两国的顶尖专家,围着那根长达五米的152毫米炮管毛坯,进行着最后的会审。
“林总工,你就放心吧,炮管的镗削和膛线拉削,我们有‘超级混世魔王’,七天之内,保证能完成!”
周平顾问拍着胸脯保证道。
“炮弹,王涛那边也已经开始用八百吨冲压机试制弹体,问题不大。”钱老也补充道。
“现在最大的难题,还是在炮架和制退复进机上。”
一名来自苏联的火炮设计专家,指着林川画的草图,眉头紧锁。
“林总工,您设计的这种‘多室冲击式’炮口制退器,理论上能抵消超过百分之四十的后坐力,非常天才!“
”但是,它对加工精度的要求太高了!”
“还有这个液气混合式的制退复进机,它的核心是里面的高压油缸和氮气室,特别是密封件,必须能承受数千次发射的冲击而不能泄露一丝气体。“
”我们没有橡胶工艺,根本做不出来!”
专家的话,让现场的气氛再次变得凝重起来。
所有人都知道,一门现代火炮,炮管决定它的射程和威力,而制退复进机,则决定它的射速和寿命。
没有一个可靠的制退复进机,就算造出炮管,那也只是一门打一炮就得重新调整半天的“一次性”大炮,毫无实战价值。
“谁说密封件,一定得用橡胶了?”
就在众人一筹莫展之际,林川那熟悉的声音,再次响了起来。
所有人猛地一愣,齐刷刷地看向林川。
又是这句话!
每一次,当他们陷入技术死角时,林川总会用这种不讲道理的、颠覆性的提问,来为他们打开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
林川走到黑板前,拿起粉笔,画了一个复杂的环状结构。
“同志们,我承认,没有合格的橡胶。”
“但是,我们有更好的东西!”
他用粉笔,在那个环状结构上,重重地点了一下。
“我们有……铜!”
“用铜?”苏联专家一脸的不可思议。
“林总工,铜是金属,它怎么可能用来做密封件?它没有弹性啊!”
“单个的铜环当然不行。”林川笑了笑。
“但是,如果我们用十几片厚度只有零点一毫米的、磷青铜薄片,将它们叠加在一起。“
”再用高精度模具,将它们冲压成这种特殊的‘V’形结构呢?”
林川在黑板上画出了密封圈的截面图。
“当高压气体或者液体作用在这个‘V’形结构上时,压力会自动将‘V’形的两臂撑开,使其紧紧地贴合在油缸内壁上。”
“压力越大,它贴得就越紧,密封效果就越好!这叫‘自紧式密封’!”
“而且,磷青铜本身就具有极好的弹性和耐磨性,完全可以承受数千次的高压冲击!”
林川的这番话,如同平地惊雷,再次炸响在所有专家的脑海里!
用金属的结构形变,来代替橡胶的材料弹性!
这个思路,简直是神来之笔!
“好了,同志们,思路已经有了。接下来,就是把它变成现实!”
“我命令!‘152毫米重型榴弹炮’项目,代号‘雷神之锤’,正式启动!”
“十天!”
“十天之后,我要在靶场上,听到我们自己的‘雷神之锤’,发出第一声怒吼!”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抗战:我手搓迫击炮,震惊李云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