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的粮食堆满了每一寸可用的仓储空间,靖南营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幸福的烦恼。三千四百石粮食,相当于四十五万斤,足以让全军饱食一年有余。但如何储存、如何调配、如何让这些粮食发挥最大价值,成为摆在李昊面前的新课题。
粮食不是死物,李昊在军事会议上敲着桌子,它是流动的血脉。我们要让这些粮食活起来,流动起来,成为滋养我们的粮河!
第一个难题是储存。传统的粮仓易受潮、易遭虫蛀,更致命的是容易成为敌军攻击的目标。
孙神医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建议:藏粮于山。他年轻时采药,发现太行山深处有许多天然溶洞,洞中四季恒温,干燥通风,是天然的宝库。
勘探队很快带回好消息:在鹰嘴崖后方发现一个巨大的溶洞群,主洞可容纳千石粮食,岔洞如同迷宫,易守难攻。
山体窖藏工程立即启动。工匠营改造了水力锻锤,打造开凿工具;士兵们用绳索吊在悬崖上作业,将洞口拓宽;老周设计了多层防潮结构:底层铺石灰,中间垫木板,最上层铺竹席。粮袋入洞后,还要用陶缸密封重要粮种。
这是咱们的命根子,李昊指着深邃的洞穴说,要让它在这里安全地待上三年、五年,甚至更久。
与此同时,烽火粮道开始建设。从主营地到各个隐蔽粮站,每十里设一个哨点。这些哨点伪装成樵夫小屋或猎户棚户,实则储备着应急粮食和武器。一旦有敌情,烽火台会依次燃起狼烟,形成一道快速预警网络。
最巧妙的是流动粮车的发明。工匠营将普通马车改造成移动仓库:加装防水篷布,车底设暗格,甚至有的车辆可以迅速拆卸重组,变成临时防御工事。这些粮车覆盖着伪装网,平时分散在各地,需要时能迅速集结。
王二最初嘲笑这是脱裤子放屁,直到一次演习中,模拟敌军偷袭,分散的流动粮车在半个时辰内全部转移隐蔽,他才服气:这招够阴!鞑子来了连个粮渣都找不到!
粮食过剩意味着贸易的可能。但如何与外界交易而不暴露自身实力?李昊将目光投向了晋商。
山西商人重信义,通南北,李昊分析道,更重要的是,他们与清军若即若离,有利益可图就会合作。
赵刚再次扮成商人,带着样品粮食秘密会见晋商代表。谈判在太行山深处一个破庙中进行。
我们要铁,要硝石,要药材。赵刚开门见山。
晋商代表捏着饱满的稻谷,眼中放光:好粮!什么价?
不以银两计,赵刚早有准备,以物易物。一石粮换十斤铁,或五斤硝石,或等值药材。
经过三天讨价还价,达成了秘密协议。晋商利用他们的商路,将粮食分散运往各地,换回靖南营急需的物资。
更革命性的是信用体系的建立。狗儿设计了一套制度:不同面额的粮票可以在控制区内兑换相应粮食。这不仅方便内部调配,更逐渐在周边村庄流通起来——百姓用农产品换粮票,需要时随时兑换。
这就是咱们的银票!老周兴奋地拨着算盘,假以时日,粮票所到之处,就是咱们的影响力所及!
随着贸易量增大,装粮效率成为瓶颈。传统的人工装车慢且易出错,一车粮往往要小半个时辰。
狗儿再次展现出他的才华。他在河边观察水力锻锤的工作方式后,设计了一套流水线装粮系统:
在粮仓出口处搭建斜坡,粮袋通过滑槽直接落到马车上;每辆车固定位置,装车士兵分工明确:有人专司计量,有人负责封口,有人记录编号;使用特制的量斗,确保每袋粮食重量一致。
就像咱们的三段击,狗儿向李昊解释,装粮也要讲节奏配合。
演练当天,百辆粮车依次排开。鼓声响起,士兵们各就各位。粮袋如同流水般从仓库运出,准确落入车中。计量士兵快速过秤,记录员同步登记,封口兵麻利系绳。最快的一辆车,装粮五十袋仅用一盏茶时间。
老周拿着沙漏计时,激动得手发抖:神速!真是神速!
王二看得目瞪口呆:这小子脑袋怎么长的?装个粮食都能玩出花来!
更令人称奇的是差错率。传统装粮方式常有缺斤短两或记录错误,新系统下,连续装车百辆,无一差错。
精准,李昊评价道,这就是战争需要的精准。
一个月后,整个粮食流通体系基本建成。从山体深处的窖藏,到烽火相连的粮道,再到川流不息的贸易网络,一条无形的在太行山区流动起来。
最戏剧性的一幕发生在一个雨夜。清军一支侦察队偶然发现了山中的一个樵夫小屋,屋内堆满粮袋。正当他们欣喜若狂时,远处山巅燃起三堆烽火。不到一炷香时间,靖南营的巡逻队赶到,将误入陷阱的清军一网打尽。
他们怎么来得这么快?被俘的清军队长难以置信。
巡逻队长微微一笑:在这太行山里,粮食会说话。
与此同时,第一批用粮食换回的物资运抵营地:五百斤精铁,两百斤硝石,还有整整一车的药材。赵刚抚摸着冰冷的铁锭,对李昊说:
咱们用粮食,换来了更多的刀枪。
李昊摇头,咱们用粮食,换来了未来。
夜深人静时,李昊独自登上鹰嘴崖。脚下,运输队的火把如同流动的星河,在群山间蜿蜒。他仿佛看到,这条粮河正在悄无声息地改变着力量对比——当清军还在靠掠夺维持时,靖南营已经建立起了可持续的生存体系。
这不再是一支为生存而挣扎的起义军,而是一个拥有完整经济基础的割据政权雏形。粮食,这本最普通的物资,正在成为这个新生政权最坚实的基石。
而这一切,才刚刚开始。粮河将继续流动,滋养着这片土地上的希望,直至汇成不可阻挡的洪流。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穿越明末:从煤山遗恨到寰宇一统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