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屋之内,重归寂静。
吕晨盘膝坐在硬板床上,心神沉入体内。成功引气入体,踏入炼气一层,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气海中那缕发丝般的纯阳灵气,虽带来了力量的火种,却也显得如此微弱,仿佛随时可能熄灭。
“必须尽快稳固境界,并找到持续、高效积累灵气的方法。”
他再次内视,仔细观察那缕灵气在气海中缓缓游弋的模样。与记忆中《基础吐纳诀》描述的,需要刻意驱动才能在经脉中运行不同,他这缕灵气似乎自带一股活泼的灵性,即便他不主动引导,也在自行缓缓流转,滋养着气海。
“是因为纯阳属性的特殊性,还是因为我构建‘离心力场’时,无意中赋予了它某种动态的‘初始动能’?”
他倾向于后者。这更像是一种物理现象的延续。
“既然如此,能否将这种‘自动运行’的状态,扩大到整个周天循环?”
传统的周天运行,需要修炼者时刻以意念引导,耗时耗神。若能构建一个能自行运转,或至少能半自动运转的“灵力回路”,那修炼效率将得到质的飞跃!
这个想法让他兴奋起来。
他回忆起之前优化引气路线时,利用的毛细现象和文丘里效应。那只是解决了“入口”问题。现在,他要解决的是“循环”问题。
“一个完整的循环系统,需要动力源、流通管道和能量消耗点……”
他的大脑飞速运转,将自身的经脉系统类比前世的“电路”或“水利系统”。
“气海是‘储能电容’兼‘动力泵’,经脉是‘导线’或‘管道’,而身体四肢百骸、五脏六腑,就是‘负载’,需要灵气滋养。那么,关键就在于如何构建一个‘低损耗、高效率’的循环网络,并利用灵力自身的势能差和特性,形成持续流动。”
他再次调动精神力,这一次,不再局限于某个点,而是覆盖了《基础吐纳诀》所记载的几条主要行气路线。
他小心翼翼地调整着这几条“主河道”的“内壁光滑度”,用精神力进行“抛光”,减少灵气流动的摩擦阻力。在一些关键的转折节点,他不再构建生硬的直角,而是将其改造为符合流体动力学的“平滑弯道”,减少“湍流”和“能量损失”。
他甚至尝试在气海的“出口”和几条主要经脉的“入口”之间,用精神力架构起一个极其微弱的、持续的“压力差”,模拟水泵的作用,推动灵气更顺畅地流出气海,进入循环。
这个过程比单纯的引气入体更加复杂和精细,是对他精神力控制和物理学知识的双重考验。无数次的尝试,无数次的微调。汗水浸湿了地面,他的脸色因为精神力的过度消耗而变得更加苍白,但眼神却越发璀璨。
不知过了多久,当天边泛起鱼肚白时,他终于完成了对这个简易“半自动周天循环系统”的初步构建。
他心念一动,不再刻意引导,只是启动了那个“压力差”。
嗡……
气海中的那缕纯阳灵气微微一颤,随即如同被无形的力量推动,自然而然地流出了气海,沿着被他优化改造过的经脉路线,开始了缓慢而稳定的运行!
循环自成!
虽然速度还很慢,效率远不如他主动引导时的全力冲刺,但这意味着,即便他在吃饭、睡觉、甚至思考其他事情时,他的修炼也未曾停止!这是一种近乎被动的、持续的经验增长!
更重要的是,这个自行运转的循环,在不断滋养、拓宽、强化着他的经脉,夯实着他的道基。其效果,远比原主记忆中那种时断时续的苦修要好上无数倍!
“格物致知,果真妙用无穷。”吕晨长长舒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疲惫却满足的笑容。
然而,就在他初步稳固了炼气一层境界,并成功构建半自动周天循环的同时,他敏锐地感知到,自己对于周围环境中灵气的“感知范围”和“清晰度”,提升了数倍不止。
在他精神力的感知中,空气中漂浮的灵气光点依旧稀疏,但在更远处,家族核心区域的方向,他隐约感觉到几股远比外界浓郁、如同小型漩涡般凝聚的“灵气源”!
“那是……聚灵阵?还是灵石矿脉的支脉?”吕晨心中一动。
资源!这才是修行的根本!他这破屋子所在的区域,灵气贫瘠得令人发指。若能有足够的灵气资源,他的修行速度必能一日千里!
可按照家族规矩,优质的修炼资源,只会向资质好、地位高的子弟倾斜。他一个刚刚引气入体的“丁下”资质旁系,凭什么去争取?
正当他思绪纷飞之际,屋外传来一阵沉稳的脚步声,不同于之前那些少年的轻浮。一个声音在门外响起,带着一丝公式化的冷淡:
“吕晨,奉传功长老之命,带你前往‘测灵碑’,复核修为。”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现代吕祖在八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