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逸回到小院,殷佳璐早已在门口张望。看到辰逸回来,她赶忙迎上前去。
辰逸看着殷佳璐关切的眼神,深吸一口气,说道:“此次与徐大人交谈,收获不少,但也愈发觉得这局势复杂。”殷佳璐微微皱眉,说道:“先进屋细说,我们好好分析分析。”两人快步走进屋内,一场关于徐大人意图和科举局势的探讨即将展开。
屋内,烛火摇曳,映照着两人略显凝重的面容。辰逸将与徐大人交谈的详细经过,从对科举制度的看法,到徐大人隐晦的提醒,一五一十地讲给殷佳璐听。殷佳璐一边听,一边轻轻咬着嘴唇,眼神中透露出思索的光芒。
“这么说来,这徐大人似乎有意拉拢你,但又没把话说透。”殷佳璐分析道。
辰逸点点头,“没错,他话里话外,既表达了对我想法的赞赏,又强调了科举之路的艰难,似乎在暗示我需要他的帮助。”
“那他有没有说具体能帮你什么?”殷佳璐追问道。
辰逸微微摇头,“暂时没有,但我感觉,他应该有所保留,在等我主动表态。”
两人陷入了短暂的沉默,只有烛火燃烧发出的“噼啪”声在寂静的屋内回响。
“不管怎样,既然他释放出这样的信号,我们不妨顺着他的意思,看看他到底能给出什么。”殷佳璐打破沉默,眼中闪过一丝决然。
辰逸认同地看着殷佳璐,“我也是这么想的,只是要小心应对,别掉进他的陷阱。”
几日后,徐大人再次派人来请辰逸。辰逸整理好衣装,与殷佳璐对视一眼,便随来人前往徐大人府邸。
依旧是那间布置典雅的书房,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书桌的书卷上,泛起一层淡淡的光晕。徐大人端坐在书桌后,看到辰逸进来,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抬手示意辰逸坐下。
“辰公子,上次交谈,老夫对你的见解印象深刻。经过这几日的观察与思考,老夫觉得你是个可造之材,值得老夫出手相助。”徐大人开门见山地说道。
辰逸心中一喜,但表面上仍保持着恭敬,“徐大人谬赞了,晚生能得大人青睐,实乃三生有幸。若大人能出手相助,晚生定当铭记于心。”
徐大人微微点头,从桌上拿起一份卷宗,递给辰逸,“这里面,是一些科举考试的内部消息,包括今年考试题型的变化,以及几位主考官的偏好。你拿回去好好研究,想必对你会有所帮助。”
辰逸双手接过卷宗,只觉手中这份薄薄的纸张仿佛有千钧重。他激动地说道:“多谢徐大人,晚生定不负大人所望。”
徐大人看着辰逸,目光中带着几分期许,“此次科举,竞争激烈,且背后势力错综复杂。你虽有才华,但要想脱颖而出,还需精心准备。这考试题型的变化,着重考察考生对诗词韵律的精准把握,以及对文章立意的深度挖掘。而几位主考官,有的偏爱文风古朴典雅之作,有的则更看重文章的创新与实用性。你需根据这些信息,调整自己的备考策略。”
辰逸如获至宝,赶忙拿出纸笔,认真记录下徐大人所说的要点。记录完毕,他又向徐大人请教道:“徐大人,依您之见,晚生该如何根据这些信息,调整备考策略呢?”
徐大人思索片刻,缓缓说道:“针对考试题型的变化,你可加强对诗词韵律的练习,多研读经典诗词,掌握其中的韵律规律。同时,在文章写作上,要注重立意的新颖与深度,不可流于俗套。至于考官的偏好,你在备考时,可针对不同考官的喜好,准备不同风格的文章。但切记,不可一味迎合,要在保持自己风格的基础上,做出适当调整。”
辰逸连连点头,心中对徐大人的建议感激不已。他又与徐大人探讨了一些具体的备考细节,徐大人也都耐心地给予解答。
不知不觉,日头渐渐西斜,书房内的光线也变得柔和起来。辰逸起身告辞,徐大人亲自将他送到门口,叮嘱道:“辰公子,此次机会难得,你务必好好把握。老夫期待你在科举中取得佳绩。”
辰逸恭敬地行礼,“徐大人放心,晚生定全力以赴。”
回到小院,辰逸迫不及待地将科举信息和徐大人的建议告知殷佳璐。殷佳璐看着辰逸手中的卷宗,眼中闪过惊喜的光芒,“这可是至关重要的信息,我们得好好研究,制定出完善的备考计划。”
两人立刻在书房中忙碌起来,他们将科举信息仔细梳理,结合徐大人的建议,开始制定备考策略。烛光下,两人时而热烈讨论,时而低头沉思,专注的神情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科举这一件事。
然而,得到科举信息后,辰逸能否合理利用,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徐大人提供信息,是否会对辰逸提出什么要求作为回报?这些问题,如同阴霾一般,笼罩在两人心头。但此刻,他们无暇顾及这些未知的风险,只能争分夺秒,为科举全力准备。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重生少年破局夺魁,逆转宿命!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