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国成了杨家名副其实的“常客”。
他总能在“部队改善伙食”时“恰好”分到一些多余的肉食,或是“后勤采购”时“多出来”一些精细的粮食,然后便顺理成章地拎到杨家来。
有时是周末休息,有时是傍晚训练结束,他总能找到合适的理由登门。
来了也不闲着,看到水缸空了就去挑水,看到柴火少了就去劈柴,他那股子军人的利索劲儿和实实在在的帮忙,让孙氏看在眼里,喜在心头。
这小伙子,不像有些当兵的眼高于顶,是真心实意地想对家里好。
而他与杨春燕之间,那种微妙的情愫也日渐明显。
王建国会找机会和杨春燕说上几句话,问问她纳鞋底的花样,夸她饭菜做得好吃。
杨春燕起初总是红着脸躲闪,后来也能低声回应几句,偶尔抬头看他一眼,眼神里带着她自己都未曾察觉的依赖和光亮。
有一次王建国劈柴时不小心划破了手,杨春燕几乎是下意识地快步上前,用干净的布条仔细给他包扎,那担忧的神情,让王建国傻笑了半天。
这一切,杨平安都作为“幕后推手”和观察者,乐见其成。
他看得出,王建国是真心喜欢大姐,而大姐那颗被生活磨砺得有些冰冷的心,也正在被王建国的真诚慢慢捂热。
这天,王建国再次登门,神情却比往日更加郑重。
他没有带任何东西,而是穿了一身崭新的军装,风纪扣扣得一丝不苟。
“大娘,平安,”他先跟孙氏和杨平安打了招呼,目光却坚定地望向听到动静从里屋扶着杨大河走出来的杨春燕,“大爷,春燕同志,也在,正好。”
孙氏似乎预感到了什么,心跳不由得加速,连忙招呼:“王同志,快坐,有啥事坐下说。”
王建国却没有坐,他挺直腰板,目光扫过孙氏、杨平安,最后深深地看着紧张得手指绞在一起杨春燕,声音洪亮而清晰:
“大爷大娘,平安,我今天来,是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他顿了顿,像是在积蓄勇气,然后一字一句地说道:“我想请求你们,同意我和春燕同志处对象!
我是真心喜欢春燕同志的勤劳、善良和坚强!我王建国以军人的荣誉和党性保证,一定会对春燕好,尊重她,爱护她,尽我所能让她过上好日子!请你们相信我!”
一番话,如同在平静的池塘里投下了一块巨石!
杨春燕的脸瞬间红得像熟透的番茄,心跳如擂鼓,猛地低下头,不敢看任何人,但嘴角却抑制不住地微微上扬。
杨大河和孙氏虽然早有猜测,但真听到这正式的提亲(虽说是先处对象),
特别是孙氏还是激动得眼圈发红,嘴唇哆嗦着,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好。
都看向小儿子,如今家里的大事,他俩不知不觉已经开始倚重这个才十二岁的“顶梁柱”了。
杨平安心中大定,他知道,最关键的时刻来了。
他站起身,走到王建国面前,小小的身影却带着不容忽视的沉稳:
“王大哥,你的为人,这段时间我们都看在眼里。我们相信你是真心对我大姐好。
但是,”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严肃,“我大姐之前受过委屈,我们全家都希望她往后的日子,只有甜,没有苦。
处对象可以,但我希望你是奔着和我大姐结婚,组建家庭,一辈子对她负责去的。你能保证吗?”
王建国毫不犹豫,斩钉截铁:“我能!我王建国说话算话!就是奔着和春燕结婚过日子来的!只要春燕同志点头,组织上批准,我立刻打结婚报告!”
杨平安点了点头,看向爹娘。孙氏早已泪眼婆娑,连连点头:“好,好……王同志,大娘信你……”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杨春燕身上。
杨春燕感受到众人的视线,脸颊更红,她偷偷抬眼飞快地瞟了王建国一眼,看到他眼中那毫不掩饰的紧张和期待,心中最后一丝犹豫也消散了。
她极小幅度地点了点头,声如蚊蚋却清晰可闻:“……我,我愿意。”
“好!”王建国顿时喜笑颜开,激动得差点跳起来,那憨厚的傻样儿,哪还有半点军官的威严。
他下意识想去握杨春燕的手,又觉得不合时宜,只好搓着手,咧着嘴傻笑。
孙氏拉着王建国问长问短,关于他家里情况,部队情况等等。
王建国一一认真作答,坦诚自己老家在邻省,父母都是普通农民,自己是在部队提的干。他的坦诚,更赢得了孙氏的认可。
杨平安看着这一幕,心里踏实了。大姐的终身大事,算是有了一个极好的开端。
下午,王建国几乎是飘着来到部队沈向西的办公室,脸上的笑容藏都藏不住。
看到他的生死兄弟,也是他所在团的团长——沈向西。
沈向西比王建国小两个月,但心思缜密,能力出众,军衔职位反而更高。
他正在看文件,看到王建国那副春风得意的样子,挑了挑眉,
放下文件:“哟,我们王营长这是捡到金元宝了?还是又打到什么大猎物了?”
“嘿嘿,比金元宝还金贵!”王建国一屁股坐在床边,忍不住开始显摆,“向西,我跟你说,我处对象了!”
沈向西倒是没太意外,这家伙最近往山下杨家峪跑得那么勤,是头猪也猜到有情况了:“哦?就是你说的那个……救你的那小子他姐?”
“对!杨春燕!”王建国一提这个名字,眼睛都在发光,
“向西,你是没见到,春燕她……长得那叫一个俊!不是那种妖里妖气的俊,是那种……看着就温柔,
就贤惠,就让人心疼的俊!说话细声细气的,干活利索得很,对我娘(孙氏)也孝顺,对弟弟妹妹也好……”
他滔滔不绝地夸了杨春燕足足十分钟,把能想到的好词都用上了。
沈向西听着,嘴角带着淡淡的笑意,看着自己这个直肠子的兄弟陷入情网的模样,觉得有些好笑,又有些替他高兴。
“……她家人都特别好,特别实在!她娘,就是孙大娘,对我可热情了!她家那个小子,
叫平安,别看才十二岁,那脑子,那胆识,绝了!我跟你说,我这条命……”
“打住打住,”沈向西抬手打断他,“你这条命是他救的,这话你都说八百遍了。
知道你找了个好对象,丈母娘一家也都好,行了吧?看把你美的。”
王建国嘿嘿傻笑,忽然想起什么,凑近沈向西,压低声音,带着点不怀好意的狡黠:
“向西,我跟你说,春燕她还有个妹妹,叫夏荷,今年十八,那长得……比春燕还标致!关键是那性子,爽利!大气!跟你这闷葫芦正好互补!怎么样?哥们儿够意思吧?给你牵个线?”
他心里的小算盘打得噼啪响:要是沈向西真成了自己连襟,那自己不就是他名正言顺的“大姐夫”了?看这臭小子以后还敢不敢仗着职位高偶尔“欺压”自己!
沈向西闻言,嗤笑一声,毫不犹豫地拒绝:“得了吧你,少来这套。我自己事我自己清楚,用不着你瞎操心。
还牵线?我看你是想当‘姐夫’想疯了吧?”他一眼就看穿了王建国那点小心思。
王建国被戳穿,也不尴尬,梗着脖子道:“我这是为你好!你是没见过夏荷妹子,见了保准你挪不动眼!那气质,那模样,文工团那些都比不上!”
“没兴趣。”沈向西重新拿起文件,语气淡然,“你把你自己的事处理好就行,打结婚报告前,想清楚,别冲动。”
他这话是作为兄弟的提醒,毕竟王建国和对方认识时间还不长。
“我想得清清楚楚!”王建国拍着胸脯,“我王建国认准的人,错不了!”
沈向西摇摇头,不再理他,心里却对王建国口中那个“特别”的杨家,尤其是那个十二岁就能救下王建国的少年杨平安,
以及那个被夸得天上有地上无的“二姨子”杨夏荷,留下了一丝模糊的好奇。至于处对象?
他刚从一段糟心的“被安排”的婚姻意向中脱身,暂时没那份心思。
更何况,他隐藏的家庭背景……也让他对这类事情格外谨慎。
王建国见沈向西不接茬,也不气馁,自顾自地沉浸在即将拥有媳妇、并且未来可能成为沈向西“姐夫”的美好憧憬中,哼着小调开始规划下次休假去杨家带点什么好东西。
他全然不知,身边这个和他并肩作战十几年、被他当做普通(除了能力强点)兄弟的沈向西,背后有着怎样显赫却低调的家世。
而命运的齿轮,已经开始缓缓转动,他今日这玩笑般的“牵线”,在不久的将来,会以他完全意想不到的方式,成为现实。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穿越1959,成了家里的顶梁柱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