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青云镇,像个巨大的蒸笼。闷热,潮湿,连风都带着股黏腻的倦意。可镇政府大会议室内,气氛却截然不同,一种混合着好奇、审视、乃至一丝不易察觉的抵触情绪在空气中暗暗涌动。
全镇干部大会,欢迎新镇长上任。
主席台上,李双林端坐着,腰背挺得笔直。他三十多岁的年纪,穿着熨烫平整的白衬衫,袖口规整地扣着,戴一副无框眼镜,面容清俊,眼神沉静,既有学者的书卷气,又不失基层干部应有的沉稳。他面前放着崭新的笔记本和一支普通的黑色水笔,目光平静地扫过台下那一张张或熟悉或陌生的面孔。
主持会议的镇党委书记周国良是个面相敦厚的老书记,头发花白,眼袋很深,说话带着浓重的本地口音,语气不急不缓,透着一种历经世事的疲沓。他照例介绍了李双林的简历:“……李双林同志,青江大学经济系高材生,原省发改委重点项目处骨干,主动放弃省直机关优越条件,响应组织号召,下沉基层,到我们青云镇来担任镇长。这是组织上对我们青云镇工作的重视和加强,大家鼓掌欢迎!”
台下响起一阵不算热烈但足够礼貌的掌声。掌声里,掺杂着低低的议论。
“省里来的?这么年轻,能镇得住场子?”
“青江大学的高材生啊,脑子肯定好使,就不知道脚底板沾不沾泥。”
“听说在省里就得罪了人,不然能发配到咱这穷山沟?”
这些议论,李双林听不真切,也能猜个七八分。他并不在意。从他主动提交申请,选择回到基层的那一刻起,就预料到了这一切。他出生在邻省一个普通农家,是真正从山沟里考出去的,对基层的复杂和艰辛有着切肤的体会,也怀抱着改变这一切最朴素的理想。
周国良讲完,示意李双林讲话。
李双林深吸一口气,调整了一下面前的话筒。他没有拿讲稿,只是翻开笔记本,上面只有寥寥几个关键词。他开口,声音清朗,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瞬间压下了会场里残余的嘈杂。
“周书记,各位同志,大家好。我叫李双林,双木林。组织派我到青云镇工作,从今天起,我就是青云镇的一员了,是大家的同事,更是要为在座各位以及全镇五万八千父老乡亲服务的公仆。”
开场白简单直接,他略一停顿,目光再次扫过全场,与几个眼神带着质疑的干部坦然对视。
“来之前,我做了点功课。”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精准而锐利,“咱们青云,名字取得好,‘平步青云’。可现实呢?根据我拿到的最新数据,去年全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全县平均水平百分之十二点三;规模以上企业,零;财政自给率,不足百分之四十;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比例,高达百分之四十五。我们守着贯穿全镇的青源河,守着县道省道交汇的交通优势,守着近万亩亟待整合开发的丘陵山地,为什么却戴着‘经济弱镇、财政穷镇’的帽子,这么多年摘不掉呢?.....”
一连串冰冷而精准的数据,像一颗颗石子投入死水,激起了波澜。台下不少人收起了漫不经心的表情,坐直了身体。这小子,不是来镀金的,是真下了功夫研究!
“原因很多,历史的,现实的,客观的,主观的。”李双林自问自答,语气沉凝,“但我认为,最核心的问题,在于我们发展的思路不清,魄力不足,甚至可能……存在一些阻碍发展的顽疾痼瘴!”
“顽疾固瘴”四个字,他稍稍加重了语气,让台下某些人的眼皮跳了跳。
“我李双林不懂什么高深理论,在省里几年,只学会了两件事:一是尊重规律,实事求是;二是敬畏数据,相信逻辑。”他话锋再次变得务实,“所以,我上任后,只打算先做三件事。”
“第一,用一个月时间,跑遍全镇每一个村,走访至少一百家农户、二十家个体工商户。不是走马观花,是带着问题去,听真话,看实情。”
“第二,成立一个由我亲自牵头的‘资产资源清查整合小组’,对全镇所有的镇办企业、闲置资产、矿山砂石资源、林地水面承包合同,进行一次彻底的摸底审计!过去的账,要理清楚;未来的资源,要盘活用好。任何一笔国有或集体资产的流失,都是在吸我们老百姓的血,都是在挖我们发展的根基!”
“第三,启动青源河生态治理与旅游开发规划的初步调研。环境好了,愿意来我们这里旅游的人才会多起来。我们的老百姓才会增加收入,才会过上好日子。”
第一条,尚在众人预料之中。第二条,则让台下不少人脸色微变,尤其是分管工业的副镇长张万和,以及坐在后排,面色阴沉如水的派出所所长王猛。资产清查?摸底审计?这小子想干什么?一上来就要捅马蜂窝?而第三条,则让一些有想法的年轻干部眼中露出了光。
“同志们,”李双林的声音陡然提高,带着一种灼热的感染力,“我放弃省里的工作来这里,不是来混资历,更不是来和稀泥的!我是来做事的,来做实事的,来做难事的!青云镇不能再这样不死不活地拖下去了!我们必须要发展,也一定能发展起来!这需要我们在座每一个人的努力,更需要刮骨疗毒的勇气和壮士断腕的决心!”
他抬起手,用力在空中一挥:“我相信,只要咱们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就一定能让青云镇,真正名副其实,平步青云!”
掌声,这一次才是真正热烈的、发自内心的掌声,如同骤雨般响起,久久不息。周国良书记看着身旁这个锋芒毕露的年轻人,眼神复杂,有欣赏,有担忧,最终化为一声几不可闻的轻叹,也跟着鼓起了掌。
李双林在掌声中坐下,心情激荡。他知道,这番表态会得罪一些人,但他必须亮明态度。改革的刀子,总要划下第一道口子。他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的艰难,也看到了青云镇能焕发出新生的希望。
会议结束后,李双林婉拒了几个干部吃饭的邀请,直接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兼宿舍——镇政府大院后排一间简单收拾过的平房。他需要静一静,梳理一下思路。
窗外,天色不知何时暗了下来,乌云汇聚,闷雷声隐隐从远方传来。
山雨欲来风满楼。
他拿起桌上那份《关于青云镇农机站部分固定资产报废处理的申请报告》,申请金额五十万,经办人张万和,审核意见栏里,派出所所长王猛赫然也签了名。这是他刚才翻阅近期文件时,无意中注意到的一份看似普通的报告,却让他敏锐地觉察到一丝丝不寻常。农机站……王猛一个派出所长,审核什么资产报废?
他正凝神思索,桌上的手机突然尖锐地响了起来,打破了雨前的寂静。看来电显示,是镇党政办主任,声音急促而惊慌:
“李……李镇长!不好了!出、出大事了!张镇长他……他……”
李双林的心猛地一沉:“张镇长?张万和副镇长?他怎么了?”
电话那头的声音带着哭腔,语无伦次:“张镇长在……在‘碧水蓝天’……人、人没了!”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三日惊雷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