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荒”两个字,像一块冰砸进了刚刚升温的空气里,让所有人的心又沉了下去。
刚刚燃起的希望之火,似乎又要被这个提议浇灭。
“逃荒?不是说找到水了吗?为什么还要逃?”立刻有人不解地喊道。
“是啊,有了水,总能再撑一段时间吧?说不定就下雨了呢?”
侥幸心理再次抬头。人对未知的恐惧,总是大于对已知困境的忍耐。
林晚知道必须打破这种幻想。她提高声音,逻辑清晰地说道:“这个泉眼的水量,就算日夜不停地冒,也只够我们每人每天喝上几口,根本不够浇地,更别说养活牲畜。我们的存粮还有多少?还能吃几天?等到粮尽水枯的时候,我们连逃荒的力气都没有了!”
她的话像鞭子一样抽在每个人心上。家底多少,大家心知肚明。
老村长凝重地点点头:“晚丫头说得对。这点水,是给了我们一个准备的时间,不是让我们继续等死的理由。”
林晚趁热打铁,抛出了更具体的计划:“而且,逃荒不是盲目地乱跑。我们可以规划路线。现在是初夏,我们可以往南走,沿着山脉的走向。南方雨水相对充沛,山林里能找到的食物也更多。我们可以避开主要的官道,走小路,减少遇到乱兵和流寇的风险。”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在路上,我们可以分工合作。青壮年负责探路、护卫和寻找食物;妇女老人孩子可以负责收集柴火、照顾伤员。我们必须团结起来,像一个整体,而不是一盘散沙!”
这番条理清晰、考虑周全的计划,再次让村民们震惊了。这哪里是一个乡下孤女能想到的?这分明是一个经验丰富的将领或者……他们不敢想。
赵铁柱忍不住问道:“你怎么知道往南走?你怎么知道小路安全?”
林晚早已想好托词,她指了指自己的脑袋,半真半假地说:“我爹留下的书里,有一些舆图杂记,我小时候看过,记下了一些。而且,这是我们唯一的生路,必须试一试。”
这时,一直沉默的周郎中走了出来,他捻着山羊胡,缓缓道:“林晚此言,颇有见地。医书有云,‘上工治未病’。在疾病未爆发前就预防,才是最高明的医术。逃荒亦是如此,在体力尚存时主动求生,胜于力竭时坐以待毙。老夫赞同林晚的计划。”
周郎中是村里最有学问的人,他的话分量极重。连他都支持林晚,许多犹豫不决的人开始动摇了。
但矛盾并未消失,只是转化了。陈老抠尖声道:“说得好听!路上吃什么?喝什么?我家可没多少存粮了!”
“对啊,拖家带口的,怎么走?”
林晚知道,光有方向不够,必须有具体的方案来化解这些现实的矛盾。她深吸一口气,准备提出下一个关键建议——集中分配物资。
而就在她刚要开口之时,村口放哨的半大孩子连滚带爬地跑回来,脸上毫无血色,尖声叫道:“不好了!不好了!外面……外面来了好多逃荒的人!黑压压的一片,朝我们村来了!”
刚刚有所缓和的气氛,瞬间再次绷紧!外部威胁,不期而至!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全村要逃荒?我建了个桃花源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