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流把他们往前推。
林蔚然的手肘撞在金属壁上,她立刻把母亲往怀里带了一下。摄像机还夹在左臂弯里,光束晃动,照出前方鱼雷管的入口。那三根竖立的金属通道像井口,黑得看不见底。
她的右手一直没松开顾明远的手腕。
顾明远背对着下滑方向,脚跟抵住地面凸起的螺栓,试图减缓速度。他的肩撞上了墙,整个人被水流压着弯下腰。警号牌在掌心硌得生疼。
“撑住!”他说。
林蔚然点头,左手去摸胸前口袋。两支录音笔还在,但钢笔突然松动,从布料缝隙里滑了出来。她本能地一抓,指尖碰到笔帽边缘,用力按了下去。
一声轻响。
笔身弹开,露出藏在里面的微型氧气瓶。她记得父亲教过怎么用——旋转底部,接上导管,就能维持十分钟供氧。
她立刻拆下导管,塞进母亲鼻腔。氧气面罩太小,只能勉强盖住口鼻。她用手压住边缘,防止漏气。
“她呼吸太弱了。”她说。
顾明远腾出一只手,帮她固定面罩。他的肩膀顶住墙面,形成一个凹陷的空间,把母女俩护在中间。三人挤在一起,顺着倾斜的地板继续滑行。
水已经漫到大腿。
鱼雷管的入口越来越近。内壁有几道刻痕,在摄像机的光线下闪了一下。林蔚然看清了那组数字:0725-1。
和短信里的编号一样。
她抬头看顾明远,“这是你。”
他没说话,只是把警号牌握得更紧。
他们滑进了第一根发射管。
里面比想象中宽敞,但四周全是锈蚀的机械结构。水流从下方涌上来,带着一股铁锈味。头顶的舱门自动关闭,发出沉闷的撞击声。应急灯亮起,一圈微弱的红光勾勒出管道轮廓。
正前方有一块控制面板,屏幕碎裂,只有中央的生物识别接口还在闪烁红光。
“要验证身份。”林蔚然说。
顾明远上前一步,把警号牌对准识别口。金属卡槽拒绝接入,发出短促的警报音。
“不行。”他说。
林蔚然盯着那道红光。她想起父亲笔记里提过一次“双重验证”——必须同时有信物和血脉才能启动终止程序。她咬破指尖,将血抹在警号牌表面。
顾明远看了她一眼。
她摇头,“试一下。”
他再次插入警号牌。
这一次,系统没有拒绝。屏幕闪了一下,出现一行字:【身份验证通过】。
紧接着,管道内壁传来液压装置启动的声音。原本朝外的发射轨道开始反转,导向右侧一扇密闭舱门。金属齿轮转动,锁扣逐一打开。
“是逃生舱。”林蔚然说。
舱门开启的瞬间,水流猛地加速。三人被推了进去。林蔚然抱着母亲滚到角落,顾明远紧随其后,反手拉下门边的紧急锁杆。密封圈合拢,排水泵随即启动。
舱内灯光亮起。
林蔚然低头看自己的手,伤口还在流血。她撕下衣角缠住手指,目光落在那支钢笔上。笔尖沾了血,映着舱内冷光。
顾明远靠在对面舱壁,喘着气。警号牌仍攥在手里,边缘嵌进了掌心。他低头看着它,像是第一次真正认识这件东西。
外面传来震动。
透过观察窗,他们看见潜艇主舱发生连锁爆炸。火焰从鱼雷管入口喷出,海水翻涌,残骸四散。火光映在玻璃上,一闪而灭。
林蔚然把母亲平放在座椅上,确认氧气面罩没有脱落。她的体温很低,但呼吸比刚才稳定了些。
“她活下来了。”她说。
顾明远走到窗前,盯着燃烧的海面。爆炸仍在继续,但节奏变了。最后一波冲击过后,整艘潜艇开始下沉,拖着浓烟和油污,缓缓沉入深海。
通讯器突然响了。
电流杂音持续了几秒,然后传出一段录音。周慕云的声音扭曲,但能听清。
“游戏才刚刚开始。”
声音断了。
林蔚然站起身,走到顾明远身边。她看着窗外逐渐熄灭的火光,又低头看了看手中的钢笔。
“他没死。”她说。
顾明远点头,“他知道我们会活下来。”
“所以这一切都是安排好的。”她声音很轻,“包括让我们找到手机,看到短信,滑进鱼雷管……甚至这个逃生舱。”
顾明远转头看她。
她抬手,把染血的钢笔放进胸前口袋,正好插在两支录音笔之间。
“但他忘了。”她说,“我们不是一个人在查这件事。”
顾明远伸手,从警号牌背面抠下一小块金属片。那是他在最后一次检修时发现的暗格,一直没打开。现在,他用指甲撬开边缘,里面藏着一张微型存储卡。
他把它递给林蔚然。
她接过,放在掌心看了几秒。然后转身走向舱内的通讯终端。屏幕上显示当前位置:南太平洋某海域,距离最近陆地超过百海里。
信号灯开始规律闪烁。
她把存储卡插入接口。
系统加载缓慢。进度条走了一半,突然跳出提示:【文件加密,需输入密钥】。
林蔚然盯着屏幕。
顾明远站在她身后,看着那串空白的输入框。
她想起父亲最后一次采访的录像结尾。他面对镜头,说了八个字。
她把手指放在键盘上,输入:**真相必须见光**。
回车。
文件解压成功。
第一份文档弹出来,标题是《m-0725项目人员名单》。名单最上方,有两个名字并列:
林振国
顾青山
下面是几十个代号,最后一页附着一张照片。画面里,两个男人站在实验室门口,穿着白大褂,手里拿着文件夹。其中一个背着帆布包,上面印着“真相无价”。
林蔚然放大照片。
她认出了父亲的脸。
另一个男人戴着警帽,肩章清晰可见。他的警号牌别在胸口,编号是0725。
那是顾明远的父亲。
她抬起头,看向顾明远。
他正盯着照片,呼吸变重。
舱外,海浪轻轻拍打船体。月光洒在水面,照亮漂浮的残骸和油迹。远处还有几块燃烧的碎片,正在慢慢熄灭。
林蔚然把文档保存到本地,拔出存储卡。
她站起身,走到母亲身边,重新检查氧气装置。然后拿起摄像机,打开录制模式。
镜头对准自己。
她说:“我是林蔚然,江城电视台记者。今天是第144天,我找到了父亲当年没能发布的证据。接下来的内容,涉及跨国污染网络、人体实验项目以及警方高层的长期掩盖行为。如果这段视频能被外界接收,请立即联系国际刑警组织档案部,请求调取编号为Imc-0725的保密卷宗。”
她顿了顿。
“另外,告诉夏岚,我拿到了张立藏在消防栓里的数据备份。陈建国的义眼记录也在我手上。周慕云以为他控制了一切,但他漏了一个细节。”
她看向窗外。
“二十年前,我父亲和顾青山一起设下了终止程序。他们知道会有这一天。”
摄像机继续录着。
顾明远走过来,站在她旁边。他没有说话,只是把手放在她肩上。
她按下停止键。
舱内安静下来。
信号灯还在闪。
林蔚然把摄像机放回包里,拉开拉链时,碰到了什么硬物。她掏出来一看,是一截烧焦的假发,混在杂物中间,不知什么时候掉进去的。
她盯着它看了两秒。
然后把它放进密封袋,贴上标签。
门外传来轻微的滴水声。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曝光黑幕:我靠笔杆子掀翻商界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