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娜离开后,管道里只剩下林烨一人,以及无处不在的、冰冷的寂静。她带来的关于“蛇牙峡谷”的信息像一颗种子,在他心里生根发芽,既是希望,也是沉重的压力。
去,必须去。那里可能是他在这片废土立足的唯一机会。
但怎么去?靠两条腿走过近九公里危机四伏的荒野?靠一把长矛和一把钳子应对可能出现的掠夺者、变异生物、甚至更诡异的“峡谷邪门”?
更重要的是,系统的能源虽然恢复到了【26.3%】,但经不起大量消耗。虚拟工坊、扫描、甚至关键时刻的“照映”都是耗能大户。没有稳定的能源补充,他就是个抱着金砖的婴儿,寸步难行。
他必须解决能源问题,立刻,马上。
“系统,列出当前环境下,可行性最高的可持续能源获取方案。”他背靠着冰冷的管道壁,下达指令。
【分析中…环境光照度:低(受辐射尘影响),但持续存在。风速:微弱。可用水资源:无稳定源。地质活动:无。】
【推荐方案一:扩大现有核能电池收集(需寻找同类遗迹,风险高,机会不确定)。】
【推荐方案二:建设小型太阳能充电阵列(技术门槛低,材料需求相对简单,可持续产出,效率受环境制约)。】
【推荐方案三:尝试生物能转化(技术门槛高,需特定催化剂及稳定有机质来源,暂无条件)。】
太阳能!
林烨眼睛一亮。是啊,虽然这鬼天气昏昏沉沉,但光总是有的!而且太阳能板的技术相对成熟,材料也应该好找!
“详细说明太阳能方案所需材料及制造流程!”
【蓝图:简易叠层太阳能光电板(效率:约旧世界标准8%)。所需核心材料:光伏敏感材料(如硅片、硒片或特定化合物晶体)、导电材料(铜、铝等金属箔或导线)、透明保护层(高强度玻璃或透明聚合物)、框架及背板(金属、塑料等)…】
【制造流程:材料预处理、敏感材料沉积\/铺设、电路连接、封装…鉴于条件简陋,建议采用最简化的物理拼接及封装工艺,牺牲效率换取可行性。】
材料清单很长,而且听起来都很“高科技”。硅片?透明聚合物?在这废墟里上哪找?
林烨的心凉了半截。但这似乎是目前最靠谱的方案了。
“扫描我目前拥有的所有材料,进行匹配度分析!还有这附近管道区域,有没有可能找到替代材料?”
【扫描宿主携带材料…匹配度分析:金属碎片(可作框架、导线)、少量透明塑料碎片(尺寸不足)、无人机残骸光学镜片(材质:树脂\/玻璃,透光性一般,可尝试作为保护层)…匹配度低于15%,无法满足最低制造需求。】
【扫描当前管道区域…发现大量锈蚀金属(需提纯加工)、部分聚合物残留(老化严重)、未发现可直接使用的光伏敏感材料及高质量透明材料。】
死胡同?
林烨感到一阵烦躁和无力。空有蓝图,没有材料,一切都是纸上谈兵。难道真的只能去冒险寻找第二个有电池的遗迹?
他不甘心地四处张望,目光扫过管道内壁厚厚的、油腻的污垢,扫过头顶裂缝透下的昏沉光线,扫过地上散落的、看不出原形的塑料垃圾…
等等!
他猛地想起之前搜刮便利店废墟时,在一个角落里找到的几块黑乎乎、像是烧焦了的电路板碎片!当时觉得没什么用,但看着材质特殊就顺手塞进了背包底层!
他立刻翻开背包,一阵摸索,终于从最下面掏出了那几块巴掌大小、焦黑破损的电路板。上面还残留着一些烧毁的电子元件和焦糊的线路。
“系统!扫描这个!看看里面有没有能用的东西!”
幽蓝光束扫过焦黑的电路板。
【扫描中…基板材料:玻璃纤维环氧树脂(已碳化,无用)。元件分析…发现硅基芯片残骸(已击穿)…发现…疑似多晶硅碎片(来自大功率晶体管或太阳能计算器显示屏?)!】
多晶硅!
林烨的心跳瞬间加速!
【发现微量光伏敏感材料!纯度低,面积小,但具备基本光电效应!可尝试提取利用!】
有门!
虽然量少纯度低,但至少有了最核心的东西!
“需要多少这种多晶硅碎片才能达到最低制造要求?”
【计算中…至少需要覆盖15平方厘米的连续有效面积。当前碎片总面积约4.2平方厘米,且分布离散。】
还差很多…但至少看到了希望!
“这附近!还有什么东西可能含有硅片或者类似的光敏材料?”林烨急切地追问,目光如同探照灯般扫视着管道内外。
【旧时代电子设备、计算器、手表、小型太阳能充电器、某些型号的收音机…】
电子设备!废墟里最不缺的就是电子垃圾!虽然大部分都彻底报废了,但万一呢?
希望重燃!林烨立刻行动起来。他不再局限于管道内部,而是以这个管道为圆心,开始向外辐射状搜索,重点寻找那些可能含有电子元件的废弃物堆。
他用长矛撬开锈死的机箱,用工具钳拆解融化的塑料外壳,不顾肮脏和危险,在垃圾堆里翻找着。
时间一点点过去,汗水混合着污渍淌下。他找到了更多烧毁的电路板,但再没有发现那种有用的深色硅片。大多是些铜线、电容、或者完全碳化的垃圾。
frustration(挫败感)再次累积。
就在他几乎要放弃,准备扩大搜索范围时,工具钳在撬动一个半埋着的、像是老式收音机的玩意儿时,突然“咔哒”一声,撬开的后盖里,露出了一小块大约拇指指甲盖大小、深蓝色的、光滑的晶片!上面还连着两根细如发丝的金属线!
【检测到完整硅基光伏芯片!面积约1.5平方厘米!效率优于之前碎片!】
林烨小心翼翼地将这宝贝芯片取下来,心脏砰砰直跳。
继续!下一个!
两个小时后,林烨瘫坐在地上,面前摆着他的战利品:大大小小十几片从各种废墟电子垃圾里找到的硅片或类似的光敏材料碎片,最大的有火柴盒大小,最小的只有米粒大。颜色也从深蓝到灰黑不等。
【材料统计:总有效面积约18.3平方厘米,达到最低制造要求。但材料来源不一,效率参差,预计整体转换效率将低于预估。】
低于就低于!有就行!
林烨毫不在意,兴奋地搓了搓手。“下一步,导电材料和透明保护层!”
导电材料好办,他从无人机残骸和那些电路板上剥下了不少细铜丝,虽然粗细不均,但勉强能用。透明保护层则用了从那架烧毁无人机上拆下来的、相对最完整的一块相机镜片,面积不大,但透明度还行。
最后是框架,他直接用工具钳从管道壁上切下来几块相对平整的薄铁皮。
材料凑齐了!虽然看起来就像一堆破烂。
“系统,根据现有材料,优化制造流程!虚拟工坊,启动!”
意识再次沉入那片灰色的空间。眼前出现了用这些破烂材料拼凑出来的、一个极其简陋的太阳能板三维模型。系统开始疯狂模拟如何将这些形状不一、性能各异的硅片用铜丝串联并联起来,如何固定在铁皮框架上,如何用那块相机镜片进行覆盖封装,如何引出电极…
过程无比繁琐,对精度的要求极高。虚拟的铜丝不断熔断,硅片因为受热不均破裂,封装不严导致进水…
失败了无数次。
林烨咬着牙,配合着系统一次次调整方案,简化结构,甚至牺牲了不少效率来换取可靠性。
【优化方案确定:采用最稳固的串联结构,降低工作电压,换取电流稳定性。封装采用物理卡扣加简易粘合剂(寻找耐候性材料)。预估实际效率:约4.5%。】
4.5%…聊胜于无!但这是可持续的!
“照映!立刻照映!”
【指令确认。消耗能源3.8%,开始‘现实照映’…】
pdA蓝光亮起,笼罩住那堆硅片、铜丝、铁皮和镜片。这一次的“照映”过程显得格外“精细”和“脆弱”,光芒小心翼翼地引导着铜丝连接每一片硅片,将它们固定在铁皮上,最后将相机镜片严丝合缝地压扣上去,边缘似乎被某种无形的力量微微熔合密封。
光芒散去。
一块巴掌大小、看起来歪歪扭扭、由无数小硅片拼凑而成、覆盖着划痕镜片的“太阳能板”出现在地上。后面引出的两根铜线头上,还特意被“照映”出了一小段绝缘皮。
【‘简易拼装太阳能板’制造成功。能源剩余:22.5%。】
林烨迫不及待地将其拿起,入手很轻。他小心翼翼地将两根铜线搭在pdA的充电接口附近(没有合适插头,只能这样凑合)。
【检测到微弱外部光能输入…能源补充中… 0.01%... 0.02%...】
极其缓慢的数字跳动,几乎肉眼难以察觉。
但林烨却咧开了嘴,笑得像个孩子。
有数字在动!它在充电!
虽然慢得像蜗牛,但这意味着,从这一刻起,只要还有光,他就能获得持续的、免费的能源补充!意味着系统的很多功能可以更放心地使用!意味着他向着自给自足迈出了关键一步!
他珍而重之地将这块简陋无比的太阳能板放在管道裂缝投下光斑最亮的地方,看着pdA屏幕上那缓慢但坚定的能量读数增长。
【能源:22.51%… 22.52%…】
一种前所未有的成就感驱散了所有的疲惫和焦虑。
能源的桎梏,终于被他撬开了一道缝隙。
虽然只是开始,但希望的光芒,已然真切地照了进来。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炼假成真:我的虚拟帝国照映现实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