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逛县城
张芳芳吃完早饭, 简单收拾了一下, 从小盒子里拿了点钱和粮票, 转身关上门扣上锁, 直奔镇上去。
来到镇上汽车站, 已经有二十来号人在车站大厅里等上车, 其他买了车票的人也陆陆续续朝车站赶来了, 张芳芳赶紧跑到售票窗口去买票。
“买张去县里的票多少钱?”
“三毛五。”
一手付钱,一手拿到票,车站还有几张最后排的票。
买好票后, 张芳芳刚想找了个位置坐下来。只听到有人喊:“芳芳,你也去县里呀?”
张芳芳回过头一看, 对着那个人点了点头,“嗯, 刚买的票, 想去县城看看。”
她记起了这个女人是大队妇女主任, 叫刘春英, 专管一些婆婆妈妈的事, 谁家两口子吵架啦, 闹矛盾啦, 都是她去帮着调解。
“来来来, 这边坐, 车子没到还要等一下。”刘春英挪了一下屁股, 想让张芳芳在她旁边坐下。
张芳芳来到刘春英身边的位置上坐了下来,“听说县里这几天在开物资交流会, 我想去看看。”
刘春英见张芳芳竟然回应了自己, 态度不像以前那样刁蛮, 还跟自己笑眯眯地点头打招呼。
脸上的笑容更浓了一些,“听去过的人回来说,今年比往年更加热闹, 还有演杂技唱戏的, 东西又多,还便宜。”
她们东拉西扯地聊着天, 大约过了十几分钟。
这时,“嘘嘘” 一声哨响, 售票员喊着,“大家排好队, 开始检票, 准备上车。”
人们自觉地开始提着行李排队检票, 一个接一个登上班车。
上车后, 班车驰出车站, 一路上沿着葛溪河岸边的曲折公路行驰着。
刘春英见最后一排还有个空位, 干脆起身走到车厢最后一排,与张芳芳坐在一起聊起天来。
“这几天, 大家都在夸你哪, 是你把三牛救了。”
“没什么, 都是隔壁邻居, 举手之劳, 互相帮助应该的。”
其实刘春英最关心的还是张芳芳婚姻问题, 碰巧遇到一起, 便利用这个机会帮着调解。
“小柳这人是很不错的,既然是两口子, 那就是缘分, 互相谦让些才能过好日子。”
“再说呀, 夫妻俩之间能有什么仇恨, 晚上睡一个被窝什么问题不能解决?”
“床头吵架床尾和,俩人一亲热什么仇也没有啦!”
张芳芳听的有些瞠目, 这都是什么逻辑?
她竟然不知道该怎么接话才好, 只能一路尴尬地笑着, 任由刘春英讲了一路夫妻相处之道。
班车在沙子路面的公路上晃悠了一个多小时才到县城汽车站。
张芳芳跟着刘春英下了车, 赶忙向物资交流会街市的方向走去。
只见沿街两旁摆满了摊位, 有卖服装、布匹;有卖自行车、缝纫机、上面挂着写有“凭票供应”的字样, 有卖脸盆、热水瓶等日用百货……
街面的货摊从政府大院门口一直上摆到岑港河桥头, 大概有一公里长。
到处人山人海, 人群密密麻麻, 像是无数蚂蚁在动, 由于人多, 一不小心就会你踩了我一脚, 我碰了你一下, 要想从这人流中出去, 有时就得会钻。
人们都衣着朴素, 有的身上还满是补丁, 却挡不住脸上的那份开心。
刘春英想着张芳芳是城里来的姑娘, 对小县城的物资交流会可能不熟悉, 便热情地介绍,“这里卖小吃的还特别多, 快看, 那边还有卖米粉的, 芳芳要不要吃一碗?”
嘴上是在征求张芳芳的意见, 实际上己牵着她的手往那边走。
各种食物的香味袭人, 扑鼻而来, 让人垂涎三尺, 小商贩们招揽顾客的叫卖声响彻一片。
张芳芳的确还没适应这有些乡土气息的空气, 就被拉到了一个小吃摊前, 摆放在地上的蜂窝煤炉子上架着一口刚金锅, 旁边的另一口锅里是滚烫的油汤。
摊主正在给顾客递过一碗碗烫粉,“要吃辣的自己放哈。”
张芳芳平时喜欢吃的是面食, 对米粉之类也没有兴趣, 加上肚子又不饿, 咧了咧嘴,“主任, 你吃吧, 我自己随便转转。”
刘春英也就没有勉强她,“好, 你先转转, 回头再来找我, 我可要吃一碗。”
张芳芳离开刘春英后, 有心地沿街四处转了转, 看见什么都有些好奇。虽然这不是《清明上河图》的场景, 但现在所看见的都是实实在在的真实场面展现在眼前。
热闹的交流会, 使得平静的县城, 变得车水马龙, 热闹非凡, 人声鼎沸, 整个林荫街道成了欢乐的海洋。
甚至还能感受到每个路人发自内心的那种朴实的幸福和快乐。
不过最吸引人的要数广场东面的游乐场, 那儿有马戏团正在表演, 各种角色轮流出场, 演员们的精彩表演, 赢得了观众的阵阵喝彩声,到处洋溢着欢乐的气氛。
张芳芳突然觉得机会来了, 在县城街头什么地方开设一家食品批发门市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 毕竟人流量要大得多,人气比镇上更旺。
有了这个想法, 心情也开心了许多, 正要转身回头去找刘春英, 正好和找她的刘春英碰上了。
……
回头的路上,路过庆丰旅社门口, 刚好看到了停在路边一辆913地质队的装货汽车, 司机也看见了刘春英, 知道她是大队妇女主任, 便主动询问:“刘主任, 你要回家吗?”
刘春英一脸欣喜,“我们俩个正想搭个车回家呢。”
“快来, 有两个位子。”
上车坐进驾驶室后,一路上, 刘春英心情很好, 一来碰巧搭到了车, 二来张芳芳今天的表现也让她十分开心, 她终于觉得, 张芳芳和柳加林的婚姻还是有救的。
虽然整个大队的人都知道柳加林娶了个少奶奶回来, 却没有人觉得他们俩人会闹离婚, 因为大家压根就不会这么想。
不管怎么说, 是自由恋爱还是包办婚姻, 当地很少有离婚的, 开始过得再不好, 再不情愿, 等孩子一生不都认命了, 生活就是这样过日子。
刘春英还是挺喜欢柳加林这个后生的, 当初就曾想过把自己妹妹介绍给他, 其实, 她妹妹打心眼就想嫁给柳加林。
后来柳加林突然娶了张芳芳, 刘春英还觉得肯定是柳加林嫌自己的妹妹不识字, 没文化, 娶了城里下放知青张芳芳, 因此对柳加林很有意见。
不识字又咋的, 千百年来我们前辈都不是这样过来的。读了几天书, 就翘尾巴啦。
当看见柳加林俩口子过得一塌糊涂, 心又软了, 又主动去帮着调解。
现在看起来这俩口子感情有些升温的苗头, 等到张芳芳生了娃, 一切问题都解决了, 也就能踏踏实实去过自己的小日子。
张芳芳并不知道刘春英一路上怎么会那么开心, 而她自己却计划是怎么开门市去挣钱。
打算晚上跟柳加林好好谈谈。
不知不觉,这时汽车也停靠在大队部, 张芳芳她们俩下了车, 与司机说了声,“谢谢!” 便分手各自提着买的东西回自己的家。
到家时已经是傍晚时分, 张芳芳看见饭桌上放着饭盒, 很显然是柳加林准备好的。
张芳芳现在越发觉得这个木讷的男人很有责任心, 原主要是能和他好好过日子, 不也挺好吗。
饭盒里一半是白米饭,一半是炒长子豆,上面还有几块红烧肉, 色泽红亮诱人。
张芳芳觉得柳加林把他那一份带回来, 是不是他自己就没得吃了, 想到这, 眼眶有点湿润,心里泛起了涟漪, 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
他自己回来吃什么, 他不是想吃一顿饺子吗? 那就好好给他包一顿饺子。
柳加林回来时, 张芳芳已经包好了饺子, 锅里的水也开了, 咕嘟咕嘟直冒泡, 直接下了饺子。
“回来了, 正好赶上吃饺子,洗洗手准备吃饭。”
张芳芳看见柳加林进了门, 一脸高兴地打着招呼, 模样可爱动人。
柳加林顿时感到有一种走错门的错觉。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穿越七零从知青到商界的传奇人生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