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远站在法院走廊尽头,目光从拐角处收回。那人已经不见了,只留下一扇半开的防火门在微风里轻轻晃动。他没追,也没喊人,只是把手机从外套里拿出来,屏幕亮起,指尖在通讯录上停了几秒,拨通了一个加密号码。
“把昨天庭审用的录音带,再做一次增强。”他的声音很平,像在交代一件日常事务,“重点听‘就让他儿子意外’之后的部分。风声和电流干扰要剥离干净。”
电话那头沉默两秒,“你怀疑……他提到了具体方式?”
“我不怀疑。”林远靠着墙,抬头看着头顶的监控探头,“我确定。”
挂断电话后,他走回档案室。桌上还摊着周大山的证言笔录,但他的注意力早已不在上面。他抽出一个牛皮纸袋,从夹层中取出一张泛黄的复印件——三年前那场车祸的事故简报。纸边有些卷曲,右下角有一行手写的小字:“车辆挂靠恒正后勤,驾驶员无前科记录。”
他盯着那行字看了很久,然后打开电脑,调出恒正所近三年离职人员名单。逐行比对,直到光标停在一个名字上:张立军,原行政岗,负责车辆调度。案发前三个月,账户突然多出一笔两万元转账,来源标注为“项目补贴”,付款人是郑世坤的私人助理。
林远把这两页打印出来,用回形针夹在一起,放进新的文件袋。他没写标签,只是在封口处画了个小三角,这是他私下的标记方式,代表“待关联证据”。
傍晚六点十七分,技术团队发来消息:频谱分析完成,原始录音中“比如车祸”四字已还原,声纹匹配度96.7%。
林远赶到监听室时,技术人员正在做最后校验。耳机递过来的瞬间,他没有立刻戴上,而是先看了眼波形图——那段话的音节波动明显高于前后语境,不是偶然口误,而是刻意强调。
他按下播放键。
“……就让他儿子‘意外’……比如车祸。”
声音清晰得刺耳。不是模糊的猜测,不是含糊的暗示,是赤裸的指令。他把这段反复听了五遍,每一次都像被人从背后推了一把。但他没动,也没说话,只是摘下耳机,轻放在桌面上。
“能导出独立音频文件吗?”他问。
“可以,已经加密。”
“再生成一份技术说明,注明增强过程和匹配依据。”
技术人员点头,“需要附司法鉴定资质吗?”
“附上。”林远说,“我要它在任何法庭都能站住脚。”
他离开监听室时天已经黑了。街道上的车灯连成一片流动的光带,他穿过马路,走进律所大楼。电梯上升的过程中,他翻开了随身携带的文件夹,把增强录音的技术报告、资金流水截图、事故简报三份材料并列排好,另取一张空白纸,写下四个字:“个人威胁”。
然后他抽出一个红色档案盒,贴上“关联证据-b”,将这组材料单独封存。不放进主案卷,也不提交给法院当前程序,而是通过内部通道转交监察委备案。
做完这些,他坐在办公桌前,打开台灯。墙上挂着一幅旧照片,是他父亲穿着法官袍的合影。他看了几秒,没说话,起身关灯,锁门离开。
十分钟后,他的车停在市局大门斜对面的停车场。车子没熄火,空调低速运转。他从包里取出移动硬盘,插入车载读卡器,确认加密备份已成功发送至陈默和李薇的邮箱。
手机震动了一下,是技术团队的最后确认:“原始带已物理封存,副本仅存三份,您手中一份,我们留档一份,监察委签收一份。”
林远回复:“收到。”
他靠在座椅上,闭眼三分钟,再睁眼时,视线落在副驾上的文件袋上。那个小三角标记在昏暗的车内隐约可见。
他伸手摸了摸安全带卡扣,确认锁死。然后缓缓松开手刹,将档位挂到空挡,脚轻轻踩住刹车。
车灯熄灭。
远处市局大楼的轮廓在夜色中清晰可见,门口的岗亭亮着灯,值班警员正低头记录什么。一辆巡逻车缓缓驶出,车顶的警灯划破路面。
林远盯着那道蓝红交替的光,直到它拐过街角消失。
他重新启动车子,打开导航,输入市局地址。系统显示预计到达时间:三分四十八秒。
他没动方向盘,也没关导航。
车窗上渐渐浮起一层薄雾,他抬起手,在玻璃上擦出一小块清晰的视野。
市局大门的电子钟显示:21:47。
他盯着那个数字,手指搭在车门内把手,指腹轻轻摩挲着塑料接缝处的一道旧划痕。
车外,一片梧桐叶被风卷起,贴着引擎盖滑过,停在雨刷器旁。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林远的律师生涯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