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兵锋所指
博尔济吉特的退兵,为沧海义军赢得了近半个月的宝贵喘息。营盘内外,不再仅仅是初立时的喧嚣与混乱,也不仅仅是危机时的压抑与决绝,而是多了一种日益增长的秩序感与沉淀下来的力量。校场上的操练声愈发整齐洪亮,士卒们脸上少了些茫然,多了几分被战火与纪律淬炼过的坚毅。工匠营日夜不停地传来叮当声响,修复、打造的兵甲箭矢被源源不断送入武库。简心领导的医庐也初步建立起一套战场急救流程,培训出的首批医护人手虽仍显稚嫩,却已能处理大部分常见伤情。
中军大帐内,气氛却远比营地表面看起来要凝重。巨大的中原舆图铺在中央,秦渊、苏墨、冯破虏、熊天霸、冲虚道长、谢无忧等核心人物围聚四周,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地图之上,仿佛要从中灼烧出义军未来的生路。
“多铎已至卫辉府,其所率正白旗精锐万余,加上收编的汉军绿营,总兵力超过三万,其兵锋直指豫东。”苏墨手持细棍,点在地图上卫辉府的位置,声音沉静却带着无形的压力,“据报,其先锋已与撤离的博尔济吉特残部汇合,不日即将南下。目标,极有可能是扫清我军之后,直扑已成孤城的济南!”
济南!这个名字让帐内所有人心中一沉。济南乃山东首府,若陷落,整个山东门户洞开,清军便可长驱直入,威胁江南。届时,沧海义军即便守住嵩山,亦将陷入四面楚歌之绝境。
“必须阻止他们!”熊天霸瓮声瓮气地吼道,拳头砸在案几上,“不能让鞑子这么轻易就拿下济南!”
冯破虏眉头紧锁:“可我们兵力不过一万五千,其中可战之兵不足万,如何能与多铎三万精锐抗衡?正面迎击,无异于以卵击石。”
这正是摆在面前最残酷的现实。初战告捷带来的信心,在绝对的实力差距面前,显得如此脆弱。
苏墨的目光从济南缓缓南移,落在蜿蜒的运河以及更南方的江淮地区:“硬拼自然不可取。然,我军亦不能坐视济南沦陷。苏某以为,当务之急,是两条腿走路。其一,派出精锐,北上袭扰多铎粮道,延缓其进军速度,为济南守军争取时间,亦为我军下一步行动创造机会。其二,也是重中之重,”他的木棍重重地点在淮安一带,“必须尽快打通新的粮道!江南漕运被‘靖海帮’所阻,陆路转运损耗巨大且缓慢。唯有重新掌控部分运河通道,或与沿海抗清势力取得联系,方能解我粮草之困,获得持久作战之根基!”
帐内顿时响起一片议论之声。北上袭扰,风险巨大,但若能成功,意义非凡。南下打通粮道,更是关乎生死存亡。
秦渊一直沉默地听着,目光锐利地在地图上来回扫视,脑海中飞速推演着各种可能。他深知苏墨战略眼光的老辣,这两条路,确是当前最现实的选择。然而,他心中还有另一层考量。
“苏兄所言极是。”秦渊终于开口,声音沉稳,“袭扰粮道,关乎济南存亡,亦关乎中原战局,必须去做。打通粮道,更是我命脉所系,刻不容缓。然,”他话锋一转,手指点向地图上嵩山西北方向,“我们是否忽略了另一股力量?”
众人循着他所指望去,那是太行山方向。
“李闯王虽败亡九宫山,然其麾下大将刘体纯、郝摇旗等仍率数十万部众转战于荆襄、豫西一带,虽处境艰难,却仍是抗清的重要力量。若能与之取得联系,东西呼应,即便不能合兵一处,亦可牵制大量清军,减轻我军正面压力,甚至……开辟新的局面。”
东西呼应,联结闯军残部!这个提议,让帐内众人眼睛一亮,随即又陷入更深的思索。闯军与官军、与各地义军关系复杂,其中更有不少是迫于形势才转而抗清,其纪律、作风与沧海义军倡导的“侠义救世”未必相符。与之联合,利弊难料。
苏墨沉吟片刻,折扇轻摇:“秦兄此议,颇具胆识。联结闯军,确是一步奇招,若能成功,可瞬间改变中原力量对比。然,其内部派系林立,鱼龙混杂,如何接洽?如何确保联手后不被其反噬?此中风险,犹在北上袭扰之上。”
秦渊目光坚定:“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法。闯军残部亦是华夏儿女,面对共同强敌,未必不能携手。风险固然有,但相比坐以待毙,或独自面对多铎兵锋,值得一试!我可亲自修书,陈明利害,派得力之人前往联络。”
战略方向上的分歧,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摆在台前。苏墨倾向于更稳妥(相对而言)的“南联粮道,北扰敌军”,而秦渊则在赞同此策的基础上,提出了更具冒险性和野心的“西联闯军,共抗强虏”。
帐内众人,有的支持苏墨,认为当务之急是解决生存问题,不宜节外生枝;有的则被秦渊的胆魄所动,认为唯有联合一切可联合的力量,方能扭转乾坤。争论声渐起。
就在这时,一直闭目调息、仿佛与这场争论无关的江辰,缓缓睁开了眼睛。他的伤势在简心的精心调理下已好了七成,只是脸色依旧有些苍白。他并未看向争论的众人,而是将目光投向帐外,仿佛在感知着什么。
几乎同时,帐帘被猛地掀开,一名负责外围警戒的丐帮弟子踉跄冲入,脸上带着惊惶:“禀统领,公子!西面……西面五十里外,发现大批不明身份的骑兵,人数恐有数千之众,打着‘顺’字旗号,正向嵩山方向而来!”
顺字旗号?!帐内瞬间死寂!
李闯王余部!他们竟然主动来了?!是敌是友?在这个敏感的时刻,数千骑兵的出现,瞬间让原本就复杂的局势,变得更加扑朔迷离,危机四伏!
秦渊与苏墨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震惊与凝重。争论已无意义,突如其来的变故,迫使义军必须立刻做出应对。
兵锋所指,已不仅是地图上的标记,更是直逼眼前的现实!
【下章预告】
“顺”字旗号迎风招展,数千闯军精锐骑兵突然兵临嵩山,是福是祸?沧海义军面临立营以来最严峻的外交与军事考验!秦渊主张联合,苏墨心存疑虑,内部意见如何统一?前来的是闯王麾下哪一部?其真实目的为何?是真心联手抗清,还是另有所图?与此同时,多铎大军南下在即,粮草危机仍未解决,三方势力即将在这中原腹地碰撞出怎样的火花?第一百七十五章 《驰援济南》,看沧海义军如何在内外交困、强敌环伺的绝境中,做出关乎自身与天下命运的艰难抉择!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沧海覆云歌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