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夫特”中立立场的声明,如同一次精准的筛选,虽然过滤掉了那些带着毒饵的“大鱼”,却吸引来了更多志同道合或真正需要帮助的“小鱼虾米”。
基地的账户上不再有令人眩晕的巨额进账,但稳定的、以稀缺资源和实用技术支付的报酬,以及日益增长的信誉。
随着名声在外,一些慕名而来者也开始出现。经过严格甚至苛刻的背景审查和技能测试,“扎夫特”迎来了第二批新成员。这次不再只是技术人员,还包括了两名曾在小型地方防卫部队服役、因不满腐败而离开的mS驾驶员候补——乔尔和艾米莉亚·陈。他们虽然无法与米歇尔这样的顶尖机师相比,但基础扎实,具备培养潜力。此外,还有一名擅长信息处理和密码学的专家萨姆·威尔斯,极大地增强了艾莉西亚的情报分析能力。
团队的扩充让基地变得更有活力,也带来了新的挑战——资源消耗加快,管理复杂度上升。林凡将更多精力放在内部整合和战略规划上。
面对有限的资源和迫在眉睫的威胁,尤其是天人的阴影,林凡与米歇尔、奥托进行了深入讨论,做出了一个关键的战略调整:暂缓大规模量产金恩,集中资源优先打造一台足以应对更高强度威胁的“精锐王牌”。
“与其拥有三台平庸的金恩,不如拥有一台能让高达也感到棘手的‘怪物’。”米歇尔一针见血地指出。
奥托老伯也兴奋地赞同:“没错!把最好的材料、最新的技术,都用在米歇尔那小子的座机上!我们可以把它打造成真正的‘突击型金’,不,是超越突击型金的专属定制机!”
于是,原本计划用于制造第二、第三台金恩的资源,被集中起来,投入到对米歇尔那台GINN的全面升级改造中。奥托老伯带领着整备班,几乎住在了机库里。
升级计划分为几个核心部分:
装甲重铸:利用任务中获得的高强度复合装甲和稀有金属,对金恩的躯干、四肢关键部位进行重点加固,特别是驾驶舱周围,力求在防御力上达到现有机体的极限。
动力核心优化:对现有的超紧凑型能源电池进行深度调校和散热系统升级,挖掘其潜力,为附加武器和强化推进器提供更稳定的能量输出。
武器系统换代:这是升级的重中之重。林凡咬牙投入大量资源和点数,通过系统兑换了cE世纪光束步枪的早期试验型技术图纸。虽然能耗巨大,且不如后期成熟型号,但其对实弹武器无效的目标如高达的GN粒子偏转场可能具备更好的穿透效果。同时,奥托老伯根据米歇尔的习惯,为他定制了一把更沉重、更适合劈砍的大型实体斩舰刀。
推进系统升级:全面参考“突击型金”的设计,强化背部主推进器,并在腿部加装辅助推进模块,进一步提升机动性和爆发力。
整个基地的工坊区日夜轰鸣,火星四溅。那台伤痕累累的金恩正在被一点点拆解、强化、重塑。乔尔和艾米莉亚则利用那台修复的暴徒式进行基础训练,熟悉宇宙战环境,期待有一天能驾驶上属于“扎夫特”的量产机。
看着资源如流水般消耗,以及系统中那依然遥不可及的更高级mS图纸,林凡再次将目光投向了【机师召唤】界面。随着团队扩大和潜在威胁升级,高端战力的压力越来越大。仅靠米歇尔一人,显然独木难支。
是召唤一名整备专精的绿衣机师,像米歇尔一样扎实可靠,能进一步提升整备效率并作为后备驾驶员?还是召唤一名更具攻击性的战斗员,比如一名红衣精英,快速形成战斗力分担米歇尔的压力?亦或是……一名具备特殊技能如电子战、狙击的机师?
每一种选择都意味着不同的发展方向。召唤需要宝贵的点数,新机师的忠诚度需要培养,其性格和能力是否与现有团队契合也是未知数。
林凡陷入沉思。扩张带来了力量,也带来了更复杂的抉择。是将资源继续投入硬件的升级,还是加强软件的储备?这关乎“扎夫特”未来的走向。
就在他权衡利弊时,艾莉西亚送来了一份新的委托请求——来自一个遥远的、几乎不与三大势力往来的大型深空科研站。
他们的观测设备探测到了一次异常的宇宙能量爆发,希望雇佣“扎夫特”提供护卫,前往爆发点进行科学考察。报酬除了常规资源外,还包括共享部分关于高能粒子环境和新型材料合成的尖端研究数据。
这份委托的风险未知(异常能量爆发可能与天人甚至更未知的存在有关),但回报极具诱惑力,尤其是那些科研数据,可能对光束武器的研发和抗GN粒子研究有巨大帮助。
林凡看着委托书,又看了看格纳库里正在蜕变的金恩,以及系统中等待决定的召唤选项。他知道,又一个可能改变“扎夫特”命运的选择,摆在了面前。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高达00:开局拥有SEED系统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