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箔上的盐霜在控制台灯光下泛着冷光,张叙舟指尖刚触到那道被渤海湾潮汐磨出的凹槽,护江力监测屏突然炸出刺目红光 —— 的数值正以每秒 73 点的速度疯涨,像要冲破仪表的上限。
“ζ 星系冲击倒计时 7 分钟!”a 星工程师的机械臂砸向应急按钮,金属关节撞出的火花落在王潮生留下的竹箔上,却被一层青光稳稳托住。张叙舟猛地回头,只见秦松岩的斧头悬在半空,斧刃反射的星光与木云珠的苔藓标本连成三角,三老器物正以银簪为中心缓缓旋转,在地面投射出红豆杉根系般的复杂纹路。
“这阵眼…… 是 3332 章的协同图腾!” 苏星潼的声音带着喘息,她刚用银簪蘸着玉米粥蒸汽画出最后一道符,天机化科的金纹在符尾炸开,“《河防一览》说‘疏堵有度’,原来不是指水流,是指煞气!”
话音未落,73 号的墨蓝影子突然从银簪里窜出,却没像往常那样冲撞能量流,反倒顺着竹箔的纹路蜷成螺旋。张叙舟瞳孔骤缩 —— 那螺旋的弧度,竟与祖父烟袋锅沿的包浆纹路分毫不差。他突然想起十岁那年攥着冻馒头蹲在路边的清晨,掌心的冰碴与此刻银簪传来的温度重叠,喉间泛起铁锈般的涩味。
“护江力 !” 监测屏的警报声变调时,青铜雨铃突然从陈列柜里飞出,铃身 “紫微左垣” 的云纹与三老器物的青光相撞,撞碎的光斑里浮现金色铭文。苏星潼只扫了一眼就脱口而出:“是《庄子?天地》的篆字!‘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这是让我们别硬抗!”
她指尖在银簪上疾划,天机化科的解析力顺着纹路渗进青铜雨铃,那些曾在亚马逊雨林震颤的 “三清” 铭文(Sqm-001)突然亮起,与铃身缺角处的磨损形成完美共振。张叙舟突然懂了,三老留下的哪是器物,是让煞气顺着 “护江人血脉→地脉阵眼→星轨” 流淌的疏导之法 —— 就像 1998 年抗洪时,他用祖父教的 “豆花卤水点浆法”,让湍急的江水乖乖顺着导流渠转弯。
冲击波撞向防御圈的前 3 秒,73 号的影子突然炸开。墨蓝色煞气没再肆虐,反倒跟着竹箔的旋转结成阴阳鱼,将最后一道能量波兜得严严实实。张叙舟低头,见银簪水纹符里的影子缩成指甲盖大,青光裹着的轮廓竟有了眉眼 —— 像个刚学会笑的孩童。
“原来你不是煞,是没长大的守护力。” 他用指腹蹭了蹭簪身,影子突然窜到斧刃上,拖着秦松岩刻的 “守” 字往星图屏撞去。
轰然巨响中,屏上的银河星图被撞出个缺口,缺口处缓缓浮现金色坐标。苏星潼的银簪自动飞向那里,针尖落下的位置,正是青铜雨铃缺角对应的星轨 ——85 号节点的实体坐标,竟与太爷爷《星象谱》里用朱砂圈住的 “银河锚点” 完全重合。
护江力最终定格在
时,三老器物突然同时碎裂,碎片在空中拼出半枚青铜铃 —— 与 Sqm-001 的缺角严丝合缝。张叙舟摸出胸口的半截铃铛(三年前在亚马逊雨林捡到的),刚对上碎片,整个控制室就被青光淹没。
“这是……73% 的穹顶亮度!” 苏星潼指着天花板,那里的青光正顺着星轨纹路往宇宙延伸,“《泉脉术》说‘一脉通,万脉通’,地球地脉真的连上银河了!”
73 号的影子在青光里翻了个跟头,突然往张叙舟掌心撞来。他下意识攥紧的瞬间,护江力监测屏弹出新的数据流:73 号善化率 10%,青光预警转为稳定态,附加一行小字 ——“85 号节点已激活,等待星麦播种”。
远处传来麦浪翻滚的声浪,三叔公的视频电话恰好打进来。屏幕里,三江平原的麦穗正泛着银光,每粒麦壳上都映着个迷你的银河漩涡。“叙舟,老人们说这是‘根连着根’,” 老人的声音混着风声,“你太爷爷的《星象谱》最后一页,是不是画着银簪?”
张叙舟翻开那本泛黄的册子,最后一页的银河坐标上,银簪的投影正与青铜雨铃的光纹重合。他突然想起 3332 章木云珠说的 “天地人,和则通”,原来所谓跨星际守护,不过是像三老那样,把地球的根、人心的暖、器物的魂,拧成一股能抵挡住任何冲击的绳。
机械臂的嗡鸣声渐弱时,a 星工程师突然指向监测屏。 的护江力数值旁,新弹出的银河星图上,85 号节点正闪烁着与银簪同源的红光。73 号的影子在光里蹦跳着,竟在星图边缘踩出行小字:
“下一站,带麦种上路。”
(地球篇完)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岷江神工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