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叙舟蹲在星尘堆旁,看着刚埋下去的麦种慢慢被银芽的光裹住,忍不住笑:“哪是露秘密啊,是把你藏在故事里的暖劲,像撒麦种似的撒出去了 —— 你看这麦种,不把壳里的胚露出来,怎么发芽?不把地脉气当养料,怎么在木星扎根?”
苏星潼把搪瓷杯往地脉岩旁挪了挪,银芽的光刚好能照到麦种的位置,淡金纹在岩上晃出细影,像在说 “这些‘秘密’本来就该当养料”:“你之前藏的‘麦芽能暖脉’‘麦香能化煞’,哪是要藏着的秘密啊?是护江的‘根劲’—— 就像爷爷藏的《护江谣》乐谱,不是要锁在箱子里,是要教给后人,让调子传下去,劲才不会断。”
护江 App 突然弹出条新评论,是个老读者发的:“之前总好奇麦芽为什么能暖地脉,现在看你们埋麦种才懂 —— 是把地球的‘念想’当养料,哪是什么秘密,是心意啊!” 下面跟着一串点赞,还有人发了张 “自家阳台种的麦芽” 照片,芽尖也泛着淡银,像跟着故事里的暖劲长的。
“你看,读者都懂了。” 苏星潼把照片给张叙舟看,“这些‘秘密’露出来,不是被泄了底,是让更多人接住你的心意 —— 就像 a 星工程师,之前不懂地脉的暖劲,现在拿着麦饼屑喂星尘,比咱们还上心,这不就是秘密变成养料的样子?”
张叙舟摸了摸地脉岩上的纹路,指尖能感觉到麦种在下面轻轻动,像是在吸星尘里的麦饼屑:“小时候三叔公藏麦种,总说‘好种要藏在麦仓最里面’,后来才知道,他是怕被虫咬,等开春了还是要撒去地里 —— 秘密藏着会捂坏,撒出去当养料,才能长新麦。”
秦俑残片突然亮了亮,“护” 字映着远处的星尘流,竟照出了几缕淡金的线 —— 是之前撒在火星的麦种,顺着地脉气飘过来的,有的落在木星的星尘里,有的粘在登陆舱的舱壁上,像一群跟着暖劲走的小灵物。“你藏的‘地脉通人气’的秘密,早跟着这些麦种传远了。” 苏星潼笑着说,“火星的红砂记得,木星的星尘记得,连 a 星的工程师都记得,这哪是露秘密,是给更远的地脉,递养料呢。”
张叙舟想起刚重生时,掌心地脉印记发烫的样子,那时总觉得护江是 “自己的事”,后来才知道,护江从来不是一个人的秘密 —— 是三叔公的麦种、母亲的麦饼、村民的青铜铃,还有读者的暖念,凑在一起的养料。“之前还想着‘别露太多’,现在才明白,护江的劲,越撒越浓,秘密越露越暖。”
银簪突然晃了晃,簪尖映出三江平原的实时画面:三叔公正领着村民往麦仓里搬新麦,麦仓门上贴着张红纸,写着 “麦香传远,地脉常暖”。“你看,家里也在撒养料。” 苏星潼指着画面,“三叔公把你的‘秘密’,变成了村里的‘常事’—— 种麦、摇铃、盼着远方的人,这不就是最好的养料?”
地脉岩下的麦种突然顶起了点星尘,露出了嫩白的芽尖 —— 不是银芽的淡金,是带着点星尘白的嫩绿,像把木星的地脉气和地球的麦香,揉在了一起。“秘密长芽了。” 张叙舟轻声说,护江力仪表盘慢慢涨到
点,备注是 “木星麦种初芽,地脉养料充足,增益 5 点”。
没有急涨的数值,没有惊人的变故,只有麦种悄悄发芽,只有暖劲慢慢传远。苏星潼把搪瓷杯里的银芽轻轻拨了拨,让它的光多照照新冒的绿芽:“你看,露出去的秘密,没丢,是变成了新的芽、新的暖、新的养料 —— 就像你写故事,不是要藏着什么绝招,是要把这些暖劲撒出去,让读的人、看的人,都能沾点地脉的气,长点自己的暖。”
a 星工程师走过来,手里拿着个小盒子,里面装着混了麦饼屑的星尘:“我们想把这个带回去,试着种点地球的麦种 —— 你们的‘秘密’,我们也想当养料,让 a 星的地脉,也沾点麦香。”
张叙舟点点头,把剩下的麦种分了点给工程师:“别藏着,撒在有光的地方,多给点暖念,它就会长。” 工程师接过麦种,小心翼翼地放进盒子,像捧着件宝贝 —— 露出去的秘密,变成了跨星球的养料,变成了连星尘都能暖化的心意。
暮色慢慢裹住木星的地表,星尘流泛着淡银,搪瓷杯里的银芽和新冒的绿芽,在星尘旁轻轻晃着。张叙舟知道,这些 “露出去的秘密”,还会接着长 —— 长在火星的红砂里,长在木星的星尘旁,长在 a 星的地脉上,长在每个读故事的人心里,变成最软的养料,最硬的暖劲,把地球的麦香,一直传向星河深处。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岷江神工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