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文!
这两个字像惊雷一样在溥仪脑海中炸响,震得他残余的睡意和寒意瞬间烟消云散!他猛地想坐起身,却因为脱力和身上的湿衣牵扯,又重重跌回炕上,只能瞪大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眼前这个清瘦的中年人。
孙中山!革命的先行者,未来民国的缔造者,大清王朝的掘墓人!他……他竟然就在北京!就在自己面前!
历史的错位感让溥仪一阵眩晕。他本该是高高在上的皇帝,对方是誓要推翻帝制的革命领袖,是绝对的对立面。可现在,他竟然被对方的人从护城河里捞起来,安置在这暖和的炕上!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你……你是孙文?”溥仪的声音干涩沙哑,带着他自己都未察觉的颤抖。他无法再用“朕”自称,在这个男人面前,那个称呼显得无比荒谬。
孙文脸上依旧带着那抹温和而洞察的笑意,他拉过一张凳子,在炕边坐下,姿态从容,仿佛面对的只是一个受惊的孩子,而非大清的皇帝。“正是在下。皇上似乎知道孙某?”
溥仪一时语塞,他当然知道,而且知道得远比这个时代任何人都多!但他不能解释。“略有耳闻。”他含糊道,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分析这匪夷所思的局面,“孙先生……为何会在此地?又为何……要救朕?”
他最终还是用回了“朕”,这是他现在唯一能抓住的身份象征。
孙文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拿起炕桌上早已准备好的一碗姜汤,递到溥仪面前:“皇上先喝点姜汤驱驱寒。您年纪尚小,经此磨难,莫要落下病根。”
他的动作自然,语气平和,没有刻意的恭敬,也没有革命党人面对皇帝时应有的激愤,只有一种近乎医者的关怀。这种态度,反而让溥仪更加困惑。
溥仪犹豫了一下,还是接过碗,小口喝了起来。滚烫的姜汤带着辛辣的暖流涌入喉咙,驱散着体内的寒意,也让他混乱的思绪稍微清晰了一些。
“孙某救驾,原因有三。”孙文见溥仪脸色稍缓,这才缓缓开口,目光平静地注视着溥仪,“其一,孙某虽矢志推翻满清,建立共和,但斗争的对象是腐朽的制度和压迫的统治者,而非一个不谙世事的三岁稚童。见孩童落难而袖手旁观,非仁人志士所为。”
这话说得坦荡,让溥仪心中微微一动。
“其二,”孙文继续道,眼神变得锐利了几分,“孙某在京,亦听闻宫中剧变。皇上登基以来,言行迥异于常童,成立格物院,寻访西士,甚至与奕匡等权臣正面交锋……皇上,您似乎……与孙某所知的爱新觉罗氏子孙,大不相同。”
溥仪心中警铃大作!孙文在关注他!而且看出了他的“异常”!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孙文身体微微前倾,声音压低,却带着一种沉重的力量,“孙某得到密报,奕匡与日本浪人及使馆人员勾结甚深,其所图恐非仅仅权位,更可能涉及出卖东北利权,引狼入室!此乃关系华夏存亡之大事!皇上虽幼,亦是中华之主,若被奸人所害,或沦为傀儡,则国事愈发不堪!”
他目光灼灼地看着溥仪:“故而,今夜得知有人欲对皇上不利,甚至可能借巡捕营之手行事,孙某才不得不冒险,派人于护城河畔接应。所幸,及时赶到。”
一番话,条理清晰,情理兼备。既有道义的高度,又有现实的考量,更点出了奕匡通日的惊人内幕(这与李莲英所言相互印证),最后将救人的动机归结于防止国家滑向更深的深渊。
溥仪沉默了。他仔细咀嚼着孙文的每一句话。对方似乎没有恶意,至少暂时没有。而且,对方掌握的信息,似乎比困在宫中的他要多得多!
“孙先生的消息……很灵通。”溥仪斟酌着词句,“只是,先生既志在共和,又为何要救朕这个‘皇帝’?朕若死了,或者被奕匡操控,岂非更有利于先生革命?”
这是他最大的疑惑。按常理,革命党应该乐见清廷内乱,皇帝暴毙才对。
孙文闻言,轻轻叹了口气,脸上露出一丝复杂的表情:“皇上此言,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孙某革命,是为救国救民,建立富强之华夏,而非为革命而革命。若皇上横死,京师必然大乱,奕匡等宵小之辈,甚至虎视眈眈之列强,必将趁虚而入,瓜分豆剖!届时,烽烟四起,生灵涂炭,绝非孙某所愿见!”
他顿了顿,目光深沉地看着溥仪:“更何况……皇上您,似乎并非甘于做傀儡之人。您登基后的种种作为,虽显稚嫩,却让孙某看到了一丝……不一样的可能。”
“不一样的可能?”溥仪心中巨震。
“一个主动求变、意图自强的皇帝,与一个彻底腐朽、甘当列强傀儡的朝廷,对华夏而言,孰优孰劣?”孙文的声音带着一种引导的意味,“若能借皇上之手,清除奕匡等国贼,遏制列强贪欲,推动些许有益之变革,为未来之中国多保留一分元气,或许……比立刻掀翻棋盘,导致全局崩溃,更为稳妥。”
溥仪彻底明白了孙文的意图!他不是要立刻推翻清廷,而是想利用自己这个“异常”的小皇帝,来制衡甚至清除奕匡这样的极端保守派和卖国贼,延缓清廷彻底崩溃的速度,为他的革命事业争取更有利的时机和环境!或者说,他是在进行一次大胆的政治投资,赌自己这个“不一样”的皇帝,能带来某种变数!
这是一场交易!一场跨越了阵营和立场的、极其危险的交易!
“孙先生……是想与朕合作?”溥仪直接挑明了,他紧紧盯着孙文的眼睛。
孙文坦然迎着他的目光,微微一笑:“皇上可以这么理解。至少,在对付奕匡及其背后的日本势力这一点上,我们的目标,暂时是一致的。孙某可以提供一些皇上在宫内无法得到的信息和……有限的协助。而皇上,则需要展现出足以清除国贼、稳定局面的能力和……决心。”
他话没说满,留下了充分的余地。合作是暂时的,目标是有限的。一旦奕匡倒台,或者溥仪失去了利用价值,甚至成为了新的障碍,那么……
溥仪感到后背一阵发凉。与虎谋皮!他清楚地知道,眼前这个温和的男人,是最终要埋葬大清的人。与他合作,无异于饮鸩止渴。
但是,他有选择吗?宫内危机四伏,奕匡通日卖国,兵符丢失,谭煜林生死未卜……他孤立无援,濒临绝境。孙文抛出的橄榄枝,可能是他目前唯一的救命稻草。
“朕……需要时间考虑。”溥仪没有立刻答应。他需要权衡,需要了解更多。
“当然。”孙文理解地点点头,“皇上可在此安心休息,此处绝对安全。待皇上恢复,再做决断不迟。”
他站起身,准备离开,走到门口时,又停下脚步,回头看了溥仪一眼,意味深长地补充了一句:
“皇上,时代变了。有些枷锁,戴着它,是无法带领这个民族走出泥潭的。望您好生思量。”
说完,他轻轻带上房门,留下溥仪独自躺在炕上,心潮澎湃,久久无法平静。
时代的枷锁……孙文的话,像一根刺,扎进了他灵魂的最深处。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我也太倒霉了,竟然穿越成了溥仪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