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卫的问题像一把淬火的匕首,抵在溥仪的喉间。共赴国难?与孙文及其背后的革命力量合作?这无异于在悬崖边缘行走,一步踏错,便是万丈深渊。
他脑海中闪过无数画面:历史上清廷的土崩瓦解,军阀混战的惨状,列强瓜分的屈辱……还有那属于王伟记忆里,后世华夏历经磨难后的崛起与辉煌。
他知道,固守着这座紫禁城,固守着爱新觉罗氏的皇位,最终等待他的,只能是那注定的亡国之君的命运。而这片土地上的亿万生灵,将继续在沉沦中挣扎。
不!他既然来了,就不能让历史重演!至少,不能让它以同样惨痛的方式重演!
“你回去告诉孙先生,”溥仪的声音在空旷的奉先殿内响起,带着一种与他年龄截然不符的沉凝与决绝,“国难当头,无分满汉,皆是华夏子孙。御侮图强,乃朕之夙愿,亦为天下有识之士共同之志向。然,合作需有章法,需明界限。朕可默认尔等引导民意,推动清查国贼;亦可借重尔等情报,应对外敌阴谋。但,朝廷法统,目前仍需维系,以免天下崩解,予外敌可乘之机。具体事宜,可由你居中联络,相机而动。”
他没有完全答应,也没有断然拒绝。他给出了一个模糊而务实的回应——在共同对抗外敌和内部卖国贼的前提下,可以进行有限度的、隐秘的合作,但暂时不触及最根本的政权问题。这是他在当前形势下,能做出的最现实、也最危险的选择。
影卫深深看了溥仪一眼,似乎想从这小皇帝脸上看出他真正的想法。最终,他躬身道:“属下明白!定将皇上之意,原话转达孙先生!”
说完,他身形一晃,再次如同鬼魅般消失在殿内阴影之中。
影卫走后,溥仪仿佛被抽空了力气,缓缓坐倒在蒲团上,后背已被冷汗浸湿。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走上了一条与所有祖制背道而驰的道路,一条遍布荆棘、无人走过的险路。
“皇上……”小德张怯生生地递上一杯温水,脸上满是担忧。
溥仪接过水杯,手微微有些颤抖。他需要力量,需要尽快掌握能够稳住局面的力量!
“小德张,你再去一趟聂宪藩大营,不必带信,只需亲眼看看,他整顿得如何了?那支秘密组建的亲军,有多少人了?装备如何?”溥仪压低声音吩咐道。聂宪藩的武力,是他目前唯一的硬实力指望。
“嗻!奴才这就去!”小德张领命,毫不犹豫地转身溜了出去。
就在这时,李德全又连滚爬爬地冲了进来,这次他脸上不再是惊慌,而是一种诡异的、混合着震惊和茫然的表情。
“皇上!皇上!宫外……宫外又传来消息!说是……说是聚集在都察院的人群,突然……突然散了大部分!”
“散了?”溥仪一愣,“为何散了?”
“听……听说是有一群秀才举人,在人群里宣读了一份什么《抗倭保国檄》,说奕匡卖国,根源在于东洋倭寇狼子野心,侵我主权,蚀我利益!号召士民百姓,将矛头指向真正的祸首!然后……然后就有很多人跟着他们,往……往日本公使馆的方向去了!”
《抗倭保国檄》?转向日本公使馆?!
溥仪瞬间明白了!这是孙文的手笔!而且是一招极其高明狠辣的手笔!
如此一来,既将汹涌的民意从单纯的“清君侧”引导向了更具民族大义的“抗外侮”,避免了直接冲击朝廷统治,又将最大的压力直接施加到了真正的敌人——日本人头上!同时,这也完全符合他刚才对影卫所说的“御侮图强”的合作基调!
好一个孙文!果然不凡!
然而,没等溥仪细细品味这招棋的妙处,殿外再次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伴随着一个惊恐万状的声音:
“皇上!祸事了!祸事了!前门大街……前门大街那边,我们派去维持秩序的兵丁,和……和往日本公使馆去的人群,发生冲突了!有人……有人开枪了!”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我也太倒霉了,竟然穿越成了溥仪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