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宫的烛火在秋夜的微风中轻轻摇曳,将朱由检伏案批阅奏疏的身影拉得忽长忽短。殿外传来一阵极轻的脚步声,王承恩悄无声息地步入殿内,躬身低语:“皇爷,您让奴婢寻找的方正化,已经找到了。”
朱由检手中的朱笔微微一顿,抬起头来,眼中闪过一丝期待:“哦?人在何处?”
“就在殿外候旨。”
“宣他进来。”朱由检放下笔,整了整衣袍,目光紧紧盯着殿门方向。他对这个在后世记载中极具传奇色彩的太监充满了好奇。史书记载,此人武艺超群,数十人都近不了身;崇祯十五年曾总管保定军务,有保城之功;崇祯十七年二月出任地方长官,城破之时,年逾五十的他仍能力战数十人,最终壮烈殉国。南明朝廷后来将他供奉于旌忠祠,可谓是对大明、对崇祯忠心耿耿,死而后已的典范。甚至有野史传闻,后世小说中那位武功盖世的东方不败,其原型或许就来源于这位非凡的太监。算算时间,如今的方正化应当正值壮年,不过三十来岁,正是武艺和体能的巅峰时期。
殿门轻启,一个高大的身影迈着沉稳的步伐走了进来。朱由检定睛看去,心中不禁暗赞。但见这方正化身高近八尺,肩宽背厚,穿着一袭普通的宦官服饰,却丝毫掩盖不住他那矫健挺拔的身姿。他的面容刚毅,线条分明,一双眸子炯炯有神,在烛光下闪烁着精光。最引人注目的是他那双裸露在外的手,骨节粗大,手背上青筋暴起,仿佛蕴藏着无穷的力量。若非知道他宦官的身份,朱由检几乎要以为眼前站着的是一位久经沙场的悍将。
“奴婢方正化,叩见皇上。”他的声音洪亮而沉稳,跪拜的动作干净利落,没有丝毫寻常宦官的谄媚之态。
朱由检心中越发满意,温声道:“平身。朕听闻你武艺不凡,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方正化起身垂手而立,恭敬回道:“皇上过奖。奴婢自幼习武,略通拳脚,不敢当‘不凡’二字。”
“不必过谦。”朱由检微微一笑,目光锐利地打量着他,“朕有一项重任要交托于你。”
他稍稍停顿,观察着方正化的反应,见对方依然沉稳,便继续道:“朕欲让你接管腾骧四卫,待你将其整顿妥当后,便提督御马监。你可敢接此重任?”
饶是方正化心志坚毅,闻言也不由得浑身一震,猛地抬起头来,眼中迸发出难以置信的光芒。腾骧四卫乃是天子亲军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如今军备废弛,但若能接手整顿,无疑是极大的权柄。而御马监更是内廷二十四衙门中极具实权的部门,掌管兵符,提督京营,地位仅次于司礼监。这样的重任,对一个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宦官而言,简直是平步青云。
方正化深吸一口气,再次跪倒在地,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皇上信重,奴婢万死难报!定当竭尽全力,整顿军务,不负圣恩!”
朱由检满意地点点头,亲自上前扶起他:“朕知你忠心,也知你能力。不过此事尚需筹划,你且稍安勿躁。”他话锋一转,问道:“朕还有一事问你,你这些年来,可曾收过徒弟?朕需要几个绝对忠心、武艺高强之人随侍左右。”
方正化立即回道:“回皇上,奴婢确实收有八名徒弟,皆是自幼培养,个个忠心不二,武艺也得奴婢真传。”
“好!”朱由检眼中闪过喜色,“速将他们召来见朕。”
“奴婢遵旨。”方正化躬身退下,步履依旧沉稳,但微微加快的频率显露出他内心的激动。
待他离去,朱由检在殿中踱步沉思。既然找到了方正化这样的人才,那么历史上其他忠心耿耿的太监,是否也可以提前启用?他的脑海中浮现出史书上的记载:崇祯十七年,李自成攻破北京之际,有数位太监誓死追随,与方正化一同战死。其中就有司礼监掌印太监高时明、司礼监秉笔太监李凤翔、提督诸监局太监褚宪章和张国元四人。
特别是高时明,这位崇祯朝最后一位司礼监掌印太监,在京城被围时就已经为自己准备了一口棺材,旁边还点燃了火堆。他曾对身边的小太监说,若城破,他就跳进棺材,宁愿被火烧死也绝不投降。城破之日,他果真实践了自己的誓言。
这些人在国难当头之际表现出的忠烈,足以证明他们的品性。如今虽然局势尚未恶化到那个地步,但这样的人才,正该早早发掘,委以重任。
想到这里,朱由检快步走回御案前,提笔写下几个名字,唤来王承恩:“你立刻派人,暗中寻访这几人,务必要谨慎,不可走漏风声。”
王承恩接过纸条,看了一眼上面的名字,会意地点头:“奴婢明白,这就去办。”
就在王承恩退下后不久,方正化去而复返,身后跟着八名青年宦官。朱由检仔细打量这八人,但见他们个个精神饱满,目光炯炯,步履沉稳,显然都是练家子。虽然年纪都不大,最大的看起来也不过二十出头,但站立时如松柏般挺拔,自有一股不凡的气度。
“奴婢等叩见皇上。”八人齐刷刷跪地行礼,动作整齐划一,显然是经过严格训练。
朱由检满意地点头,转向方正化:“给朕介绍一下你的这些高徒吧。”
方正化一一介绍道:“这是大徒弟赵铁柱,力大无穷,擅长硬功;二徒弟钱武,轻功卓越,擅长暗器;三徒弟孙勇,刀法精湛;四徒弟李刚,枪术了得;五徒弟周强,拳脚功夫最好;六徒弟吴斌,擅长弓箭;七徒弟郑彪,精通摔跤擒拿;八徒弟王猛,年纪最小,但天赋最高,各类兵器皆有所涉猎。”
朱由检听得连连点头,这八人各有所长,正好可以互补。他沉声道:“从今日起,你们八人便随侍朕之左右,分为两班,十二个时辰轮流护卫。即便朕就寝时,也需有人值守。你们可能做到?”
八人齐声应道:“奴婢等誓死护卫皇上安全!”
“好!”朱由检目光炯炯地看着他们,“朕将身家性命托付于你们,望你们不负朕望。”他又对方正化道:“方正化,你暂且负责贴身护卫朕,同时着手准备接管腾骧四卫事宜。待时机成熟,朕自会下旨。”
“奴婢遵旨!”方正化郑重应下。
随着这八名武艺高强的太监加入,乾清宫的护卫力量顿时大增。朱由检安排他们轮流值守,即便是深夜,也总有人警惕地守护在寝宫内外。有了这批忠心耿耿的护卫,他终于可以稍微安心地睡个好觉。
夜深人静,朱由检躺在龙榻上,听着殿外轻微的脚步声,心中感慨万千。穿越至今,他一直在生死边缘挣扎,如今总算有了一支真正属于自己的护卫力量。方正化和他的八个徒弟,加上即将寻访到的其他忠勇太监,将构成他最基本的安全保障。
然而他也清楚,这仅仅是开始。腾骧四卫的接管、御马监的整顿、京营的改革、朝堂的平衡,乃至最终与魏忠贤的决战,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今夜,至少他在保护自身安全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方正化......”朱由检在心中默念着这个名字,对这个历史上为自己战死沙场的忠臣充满了复杂的感情。这一世,他绝不会让这样的忠勇之士再落得那般凄惨的下场。
殿外,方正化如同一尊石雕般肃立在月光下,那双锐利的眼睛警惕地扫视着四周。他知道,从今夜起,他的命运已经与这位年轻皇帝紧密相连。无论前路如何艰险,他都将誓死履行自己的职责,护卫这位知遇之恩的君主。
秋风拂过宫墙,带来一丝凉意。乾清宫内,崇祯皇帝朱由检终于沉沉入睡,这是他登基以来,睡得最为安稳的一夜。而在殿外,以方正化为首的忠诚卫士们,正为他构筑起一道坚实的安全屏障。在这危机四伏的紫禁城中,一股新的力量正在悄然凝聚。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穿越崇祯:开局拯救大明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