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司衙门的深处,有一间特殊的讯问室。四壁皆以软毡包覆,以防撞墙自戕;桌椅固定于地,棱角打磨圆润;灯火经过精心设计,光线稳定而不过分刺眼,却能无死角地照亮室内的每一个角落,尤其是被讯问者脸上最细微的表情变化。这里,便是贾瑄与菊池进行无声交锋的主战场。
菊池,或者说玄云道长,被特制的铁链禁锢在椅子上,链条长度经过精确计算,既能保证其基本活动,又绝无可能做出大幅度的攻击或自残动作。数日的囚禁与审讯,并未在他身上留下太多狼狈的痕迹。他依旧穿着那身略显破旧却洁净的道袍,头发一丝不苟地束在道冠之中,只是脸色比之前更加苍白,眼窝深陷,使得那双原本仙风道骨的眼睛,此刻更像两口幽深的古井,波澜不惊,映不出丝毫情绪。
贾瑄没有坐在他对面,而是踱步到墙边,看似随意地审视着壁上悬挂的大周疆域图,特别是东南沿海与京畿地区,被用不同颜色的细线做了密集的标记。
“道长,”贾瑄开口,声音平静,如同老友闲聊,“这几日歇息得可好?诏狱条件简陋,比不得你的丹房清净,还望海涵。”
菊池眼皮都未抬一下,仿佛入定的老僧,对周遭一切充耳不闻。
贾瑄不以为意,继续自顾自地说道:“说起来,本官对丹道一途,也略有涉猎。听闻道长炼丹,尤善用‘金石之药’,如丹砂、雄黄之类,药性猛烈,若能驾驭,确有奇效,然若火候稍差,或配伍不当,便是穿肠毒药。这其中的分寸拿捏,想必道长是深谙其妙的。”
他转过身,目光落在菊池那双放在膝盖、被铁链锁住的手上。那双手指节修长,指甲修剪得十分整洁,但仔细观察,能看到指腹和虎口处有长期磨砺留下的薄茧,绝非寻常道士抚琴弄箫所致。
“就如同道长此刻的处境。”贾瑄语气依旧平淡,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锋锐,“沉默,或许能暂时保全些什么,如同以猛火封炉,看似稳固。但炉内药性却在不断冲突、变化,若得不到疏导,终有炸炉之危。届时,非但炉毁,连炼丹之人,亦难免池鱼之殃。”
菊池的呼吸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虽然极其短暂,但未能逃过贾瑄锐利的眼睛。
“黑风岛的‘混海蛟’,最近闹得很凶。”贾瑄话题陡然一转,仿佛只是随口提及一则新闻,“台州卫被破,守将殉国,沿海百姓流离失所。说起来,这‘混海蛟’早年不过是个疍家渔户,被官府逼得活不下去才落草为寇,何以短短数年,便能聚集数千亡命,战舰百艘,甚至能攻破朝廷卫所?这其中的军械、粮饷、情报,乃至训练,恐怕非一介海匪所能为吧?”
他走到菊池面前,隔着那张固定的桌子,微微俯身,声音压低,带着一种洞悉一切的压迫感:“道长精通奇门遁甲,善于借力打力。不知可否为本官解惑,是何方‘神力’,在背后支撑着这混海蛟,让他恰好在此时,闹出如此大的动静?莫非,这也是‘惊蛰’计划中的一环?以东南烽烟,转移朝廷视线,为京中的某些人,争取时间,或是……掩盖某些更重要的行动?”
菊池依旧沉默,但贾瑄敏锐地注意到,他放在膝盖上的右手食指,无意识地轻轻叩击了一下。这是人在紧张或思考时,极难完全控制的下意识动作。
“四海船行,”贾瑄吐出这四个字,清晰地看到菊池的睫毛微不可察地颤动了一下,“这个名字,道长想必不陌生。谁能想到,一个看似正经的航运商号,竟是沟通海盗、走私违禁、输送利益的枢纽呢?我们从黄皇商那里,得到了不少有趣的账目,虽然做得隐秘,但流水太大,终究会留下痕迹。道长认为,若是顺着这条线查下去,最终会钓到怎样的大鱼?”
这一次,菊池没有给出任何肢体反应,但他原本平稳的呼吸,似乎略微急促了一分。
贾瑄直起身,不再紧逼。他知道,对于菊池这样的对手,狂轰滥炸式的刑讯或许能摧毁他的肉体,却绝难撬开他的嘴。真正的突破,在于这种持续不断的、精准的心理施压,在于一点点剥开他坚硬外壳,找到那细微的、连他自己都可能未曾察觉的心理缝隙。
“道长可以继续沉默。”贾瑄最后说道,语气恢复了之前的平淡,“但时间,并不站在你这边。每多沉默一日,‘惊蛰’便离失败更近一步,你所要守护的,或者你所效忠的,也就更危险一分。本官有的是耐心,陪你慢慢耗。”
说完,贾瑄不再停留,转身离开了讯问室。厚重的门扉在他身后无声合拢,将那片令人窒息的寂静,重新还给端坐不动的菊池。
门外,贾瑄对负责看守的心腹低声吩咐:“记录下他今日所有的细微反应,尤其是提到‘混海蛟’、‘四海船行’时的任何变化。另外,加大对他过往经历的排查力度,我要知道他在成为‘玄云道长’之前的一切,哪怕只是捕风捉影的传闻。”
---
与此同时,在沿海情报分析小组所在的偏院内,阿二正对着一堆杂乱无章的货单和书信发呆。
沈主事交给他的任务,是尝试将这些零散的信息,按照货物种类、往来港口、时间顺序进行初步归类整理。这对于刚刚识字的阿二来说,并非易事。那些拗口的商品名称、复杂的地名、以及各种暗语般的缩写,常常让他头晕眼花。
他拿起一张墨迹斑驳的货单,上面记录着从泉州港发往“吕宋”(他根据字形和上下文猜测)的货物:瓷器五十箱,丝绸三十匹,茶叶二十担……看起来并无异常。但阿二的视线,却被货物下方一行几乎被忽略的小字吸引:“附:‘礁石’十篓,妥善安置。”
“礁石”?运往海外的礁石?这未免太不合常理。他皱起眉头,努力回想。在他的故乡,以及漂泊海上的经历中,似乎听说过一些走私贩子,会用特定的暗语指代违禁品。比如,“咸鱼”可能指私盐,“干货”可能指兵器……那“礁石”呢?
他放下这张,又拿起另一叠与“四海船行”有间接资金往来的账本复印件。这些账目做得极为高明,表面上看是正常的船舶租赁、货物运输费用,但阿二凭借对数字逐渐增长的敏感,发现有几笔支出的数额和时间点颇为奇怪。它们不像大宗贸易那样规律,反而零散而频繁,且收款方多为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商号或个人。
他想起赵武师曾说过:“看事不能光看表面,得琢磨它背后的‘劲儿’。使力的方式、角度不对,那肯定有猫腻。”
这些零散的支出,像不像是在……收买消息?或是支付一些见不得光的“辛苦费”?
阿二将自己的发现和疑问,小心翼翼地记录在一张纸条上,连同那几张可疑的单据,一起放在了沈主事的案头。他不敢确定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只能将自己觉得“不对劲”的地方如实上报。
令他没想到的是,傍晚时分,沈主事亲自来到了他堆放文书的小桌前。
“阿二,你发现的这个‘礁石’,很有价值。”沈主事脸上带着一丝难得的赞许,“经过核查其他渠道的信息,基本可以确定,这是他们内部对‘生铁’的暗语!朝廷严禁生铁及铁器出海,这些败类!”
沈主事又拿起他那张关于奇怪支出的纸条:“还有你对这些账目的感觉,也与我们的初步判断吻合。这些资金流,极有可能是用于构建和维护一张沿海的情报网,以及贿赂沿途关卡吏员。你提供的这些细节,帮助我们缩小了排查范围。”
阿二的心脏再次剧烈地跳动起来,脸颊因激动而发热。他嗫嚅着:“小的……小的只是觉得有些奇怪,胡乱想的……”
“办案很多时候,就是靠这种‘觉得奇怪’的直觉,再加上严谨的验证。”沈主事拍了拍他的肩膀,“保持这种观察力和思考,很好。从明天起,你除了整理,也可以试着跟随老书吏,学习一些基本的账目核对技巧。”
“是!谢谢沈主事!”阿二大声应道,心中充满了干劲。
也正是在这天夜里,靖安司的密码高手们,在经过无数次尝试后,终于找到了破译那本《航海针经》中星辰密码的最终密钥——一种基于特定节气星图变化的位移规则。
当扭曲的线条和点状图案被转化为精确的海域坐标和简短指令时,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冷气。这些坐标,不仅印证了黑风岛近期的活动区域,更指示出了几处连军方都未曾掌握的、疑似海盗秘密补给点或藏身处的岛屿!而其中一条指令,赫然是:“‘惊蛰’响,‘影武’动。‘灯’亮东南,亦照京畿。”
“灯亮东南,亦照京畿……”贾瑄反复咀嚼着这句话,眉头紧锁。东南的“灯”或许指的是混海蛟的暴动,那么京畿的“灯”又会是什么?这“灯”显然是一个启动信号,但它会以何种形式出现?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红楼:从灭十国到一字并肩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