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的清晨,张彬在四合院里打完拳,看见傻柱穿着崭新的工装准备出门。不过三个月时间,这个曾经在垃圾堆里翻捡煤核的少年已经挺直腰板,脸上有了血色。
“彬哥,今天发工资。”傻柱难掩兴奋,“晚上我买肉回来,咱们包饺子吃!”
张彬笑着点头,目送他脚步轻快地走出院子。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有时只需要一个机会。
回到屋里,张彬取出纸笔。这次他准备写一份更系统的技术建议,关于机床夹具和刀具的改进。父亲厂里那台老机床的问题他一直记在心上,现在有了【机床设计与改良技术】的知识,可以提出更专业的方案。
他用左手写字,字迹歪斜但工整。这次不再是简单的工艺参数调整,而是涉及机床结构优化的专业建议。
“一、设计简易液压夹具,替代手动卡盘,减少装夹时间;二、改进刀具几何角度,提高切削效率;三、调整传动比,优化功率输出...”
他详细画出示意图,标注关键尺寸,但故意省略了原理说明。这些改进都不需要更换主要部件,成本低,见效快,正适合父亲所在的中小工厂。
写完已是中午。张彬把信纸折好塞进信封,准备找机会交给刘技术员。
下午他去图书馆查阅资料,为李教授的项目做准备。在翻阅最新一期的《机械制造》时,他看到一篇关于机床振动分析的论文,正好与实验室那台铣床的问题相关。
他把论文要点抄录下来,准备周一向教授汇报。这种借他人之口提出建议的方式,既专业又安全。
星期天,张彬在家门口的胡同里“偶遇”刘技术员。这位技术员现在每周末都会来张家坐坐,明里暗里打听匿名信的事。
“刘叔,正好碰到您。”张彬从口袋里掏出信封,“我同学的父亲在沈阳机床厂工作,寄来一些技术资料,我看着可能对厂里有帮助。”
刘技术员接过信封,迫不及待地当场打开。看了几行,他的表情就变得严肃起来:“这...这是专业资料啊!”
“我同学说他父亲厂里试过,效果不错。”张彬装作不经意地说,“您看看适不适合咱们厂。”
刘技术员仔细阅读内容,越看越激动:“这些改进思路很新颖,但又不难实现。彬子,你可是又帮厂里大忙了!”
星期一早上,刘技术员早早来到工厂,直奔车间。他按照匿名信上的建议,带着工人们开始改造那台老机床。
张父看到他们在机床上忙活,好奇地问:“老刘,这是搞什么名堂?”
“好东西!”刘技术员兴奋地展示图纸,“这次要是成功了,咱们这台老家伙能焕发第二春!”
工人们半信半疑,但在刘技术员的坚持下,还是按照方案进行改造。更换夹具、调整传动机构、磨削新刀具...一系列改进在一天内完成。
星期二试机时,所有人都惊呆了。加工效率提高了百分之三十,零件精度也明显提升。最让人惊喜的是,机床运行时的振动大大减轻,操作工都说手感好了很多。
消息很快传到厂领导耳中。厂长亲自到车间查看,摸着加工出来的零件连连称赞:“这是谁想出来的办法?”
刘技术员支支吾吾:“是...是外面传来的技术资料。”
“不管哪来的,好用就行!”厂长一拍大腿,“马上在全厂推广!”
星期三,工业局下来检查工作的干部看到改进后的机床,十分惊讶:“你们厂什么时候技术这么先进了?”
厂长得意地介绍改进效果,工业局干部认真记录:“这个经验很有价值,我们要在系统内推广。”
这一切张彬并不知情。他正在实验室协助李教授调试设备,把周末看到的振动分析理论应用到实践中。
“你这个思路很新颖。”李教授看着检测数据,“从振动机理入手解决精度问题,比单纯加强结构更有效。”
“是受到一篇论文的启发。”张彬如实回答。
星期五放学回家时,张彬发现家里的气氛格外热闹。傻柱提着一斤猪肉、一棵白菜站在院里,何雨水穿着新买的花裙子,高兴地转着圈。
“彬哥!”傻柱看到他,立刻迎上来,“今天发工资,十八块五!我给雨水买了新裙子,剩下的买肉包饺子!”
张母从厨房探出头:“柱子非要请客,说是感谢你。”
晚饭时,四合院里飘着饺子的香气。傻柱坚持要让张彬第一个动筷子:“要不是彬哥,我现在还在街上打零工呢。”
张父看着孩子们,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他想起厂里的变化,随口说道:“说起来,厂里最近技术改进很成功,工业局都来参观了。”
张彬夹饺子的手顿了顿:“那是厂里老师傅们的功劳。”
“但最初的主意是你带来的啊。”张父说,“刘技术员说,那几封匿名信帮了大忙。”
傻柱听得云里雾里,但不妨碍他举着酒杯:“反正彬哥最厉害!”
夜里,张彬在院子里乘凉。杨师傅摇着蒲扇走过来,在他身边坐下。
“年轻人,懂得藏锋是好事。”老人突然说了一句。
张彬心中一动,面上不动声色:“杨师傅说的是。”
“你父亲厂里的事,我听说了。”杨师傅慢悠悠地摇着扇子,“技术革新是好事,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这句话点醒了张彬。他确实需要更加谨慎。匿名信的方式虽然隐蔽,但次数多了,难免会引起怀疑。
【叮!日常签到冷却完毕,是否签到?】
“签到。”
【签到成功!获得奖励:机械振动分析与控制x1。】
新的知识涌入脑海,正好解决了他正在研究的机床振动问题。但这次,他决定换一种方式输出这些知识。
第二天,他去找李教授,提出想写一篇关于机床振动分析的综述文章。
“这个方向很好。”李教授很支持,“国内这方面的研究还很少,你好好写,可以推荐到《机械工程学报》。”
这是个更稳妥的渠道。通过学术论文传播知识,既专业又不会太过引人注目。
同时,他告诉刘技术员,以后可能拿不到那么多资料了:“我同学的父亲调去其他单位了。”
刘技术员虽然失望,但也理解:“已经帮了厂里很多了。”
张彬知道,技术输出的道路还很长,他必须找到最适合这个时代的方式。而现在,他需要沉下心来,打好基础,等待更好的时机。
饺子的香味还萦绕在鼻尖,傻柱的笑声还在耳边。这个晚上,四合院里洋溢着难得的温馨。但张彬知道,平静之下,暗流仍在涌动。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四合院,我跟国家提出南天门计划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