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浩站在遗迹的入口前,望着那深邃的黑暗和微弱的能量光芒,心中权衡着利弊。
探索遗迹,意味着风险,可能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消耗本已紧张的资源。但固步自封,仅仅满足于生存,绝非长久之计。“火种”舰队的目标是活下去,然后变强大,最终重返家园。而变强大,需要知识,需要机遇。这个古老的遗迹,或许就是宇宙留给他们的一个机会。
塔萨达尔长老通过灵能感应,也对遗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此地的能量波动……非常古老,且平和。不像是恶意造物。或许,是某个早已消逝的文明留下的……礼物。”
最终,王浩做出了决定:“组织一支精干的探险队,由我亲自带队,对遗迹进行有限度的、高度谨慎的探索。苏博士,你负责技术支援。我们必须搞清楚这里面有什么。这可能是我们能否在这片星域立足,乃至未来能否战胜收割者的关键之一。”
同时,他也没有放松基地的建设和对周边的探索。他派出了更多侦察单位,绘制更详细的星图,寻找其他可能存在的资源点或潜在的盟友迹象。他们不能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一个古老的遗迹上。
在“庇护所”星球赤红色峡谷的深处,那座沉寂了无数岁月的黑色水晶遗迹,如同一个默然的巨人,凝视着这群来自遥远星海的不速之客。王浩亲自率领的探险队,包括苏婉博士、数名顶尖科学家、一队精锐的陆战队员以及星灵族的塔萨达尔长老(以其灵能投影形式),在遗迹入口处完成了最后的准备。
空气中弥漫着紧张与期待。遗迹入口是一道光滑的、严丝合缝的拱门,上面刻满了流线型的、无法解读的符号。没有锁孔,没有按钮,仿佛拒绝一切外来的接触。
“能量扫描显示,门后有一个稳定的能量场,结构非常精妙。”苏婉博士看着手中的探测器屏幕,眉头微蹙,“不像是一种防御机制,更像是一种认证或者共鸣机制。”
塔萨达尔长老的灵能投影泛起微光,他缓缓飘近拱门,伸出由纯粹灵能构成的手掌,轻轻按在冰冷的黑色水晶上。他闭上眼,似乎在感受着什么。片刻后,他开口道:“一种古老的意识残留,非常微弱,但很纯粹。它没有敌意,似乎在等待。”
“等待什么?”王浩问。
“等待正确的频率,或者某种资格的证明。”塔萨达尔沉吟道,“或许,我们可以尝试用灵能或者某种特定的能量频率与之共鸣。”
在塔萨达尔的指导下,探险队尝试了多种方法。最终,当苏婉博士将探测器调整到接收模式,并播放了一段经过处理的、从“播种者”遗迹中破译出的基础数学常数音频信号时,异变发生了!
黑色水晶拱门上的符号逐一亮起柔和的蓝色光芒,紧接着,厚重的石门无声无息地向内滑开,露出了一条通往深处的、散发着幽幽蓝光的通道。
门,开了。
探险队小心翼翼地踏入遗迹内部。通道两侧的墙壁也是由同样的黑色水晶构成,上面流动着更加复杂的光纹,仿佛有生命一般。空气清新,温度适宜,重力稳定,与外面荒芜的世界截然不同。
他们来到了一个广阔的大厅。大厅中央,悬浮着一个巨大的、由光线构成的、不断旋转变化的复杂星图模型,其精细程度远超人类和星灵族的任何星图。四周则排列着一个个类似控制台的水晶柱。
苏婉博士团队立刻开始工作。他们发现,这些控制台可以通过一种特殊的接触式感应进行交互,其信息传递方式直接作用于意识层面,包含了图像、声音、甚至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概念流”。
随着探索的深入,一个惊人的真相逐渐被揭开。这座遗迹的建造者,并非“播种者”,而是另一个更加古老、被称为“守望者”的文明!根据遗迹中储存的有限信息,“守望者”是一个早于“播种者”数百万年就已经达到巅峰、并最终选择集体升维或融入宇宙的超级文明。他们并非扩张者,而是观察者和记录者,致力于保存宇宙中各个智慧文明的火种和知识,以防文明因各种原因(战争、天灾、自我毁灭)而断绝。
这座遗迹,就是一个“守望者”留下的“文明时光胶囊”和“知识避难所”!它里面储存着大量关于基础物理学、生命科学、宇宙社会学的高深知识,其深度和广度甚至超越了“播种者”遗留的部分。更重要的是,它包含了对这片星域(包括“幽暗回廊”和周边未勘探区)的详细星图、资源分布图、以及……关于一种本地特有的、高能量效的稀有晶体矿“赤辉晶”的详细资料!
这种“赤辉晶”,恰恰是修复“火种”舰队受损舰船、升级能量武器和护盾系统的关键材料!而根据星图显示,就在“庇护所”星球的地壳深处,就蕴藏着丰富的矿脉!
这简直是雪中送炭!
获取“赤辉晶”的信息,让整个“火种”舰队沸腾了!希望的光芒从未如此真切地照耀在每个人心上。有了稳定的能源和高级材料,他们就有机会修复舰队,甚至让舰队变得比以往更强大!
然而,开采“赤辉晶”并非易事。矿脉位于地壳深处,环境高温高压,且伴生着强烈的辐射和地壳活动。以舰队目前残存的工业能力,进行大规模开采极其困难,风险极高。
王浩再次面临抉择:是冒险投入宝贵的人力物力进行开采,还是继续保守地维持现状,等待不确定的未来?
“我们不能等待!”王浩在基地会议上斩钉截铁地说,“‘赤辉晶’是我们复兴的关键!再难,也要把它挖出来!这不仅是物质上的需要,更是精神上的支柱!我们要让所有人看到,我们不仅能活下去,还能变得更强!”
在他的强力推动下,一项代号为“掘金”的紧急开采计划迅速启动。所有可用的工程力量被集中起来,利用舰载设备改装成简易的钻探平台和采矿机器人。科学家们则根据“守望者”遗迹提供的资料,研究最安全、最高效的开采方法。
开采过程充满了艰辛与危险。钻探平台数次因地质活动而险些崩塌,采矿机器人也因辐射和高温频繁故障。不断有工程师在事故中受伤甚至牺牲。但没有人退缩。王浩和苏婉博士等人几乎日夜守在开采现场,指挥协调,解决问题。
与此同时,对“守望者”遗迹的深入研究也在继续。科学家们如饥似渴地吸收着那些高深的知识,虽然大部分暂时无法完全理解,但一些基础的应用技术,如更高效的能量转换、材料合成、环境改造等,已经开始逐步应用到基地建设中。简易的防护罩建立起来,水培农场的产量提高,基地的生活条件得到了初步改善。
希望,如同“庇护所”地底深处的“赤辉晶”一样,在艰难的挖掘中,一点点地显露出来。
就在“火种”舰队全力投入复兴建设时,危机再次悄然逼近。
一艘在星系外围执行长期警戒任务的隐形侦察舰,捕捉到了一段极其微弱的、但特征明确的超空间信号波动。经过分析,信号源的方向指向“幽暗回廊”,其模式与收割者的小型高速侦察舰高度吻合!
收割者的触角,似乎已经探到了这片星域的边缘!
消息传来,刚刚有所缓和的氛围瞬间再次紧绷。虽然来的可能只是一艘侦察舰,但其背后代表的威胁是毁灭性的。一旦“庇护所”的位置暴露,等待他们的将是灭顶之灾。
王浩立刻下令全军进入最高戒备状态,加强隐蔽措施,所有开采和建设活动转入地下或夜间进行。同时,他加派了侦察力量,严密监控那片空域。
就在这紧张的时刻,塔萨达尔长老在深入研究“守望者”遗迹的核心数据库时,有了一个更加令人不安的发现。遗迹的信息中,除了知识和星图,还隐藏着一段加密的、类似日志的碎片信息。经过艰难的破译,信息的内容是关于“守望者”文明消失前观测到的一种宇宙现象——一种周期性的、跨越星系的“能量潮汐”,这种潮汐会极大地干扰超空间航行,并唤醒某些……沉睡在宇宙深处的、古老而危险的存在。
而根据“守望者”的推算,下一次强烈的“能量潮汐”,将在不久的将来(以宇宙尺度而言)席卷这片星域!
“收割者的威胁还未解除,又来了个‘能量潮汐’?”一位将领感到绝望。
王浩却从中看到了另一种可能性:“危机,也意味着机遇。这种潮汐会干扰超空间,是否也意味着,收割者的大规模舰队调动会受到影响?这会不会是我们发展的一个窗口期?”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家族之星际指挥官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