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七海一看大伙儿这表情,就呵呵呵地笑起来,知道这是有戏了!
能不有戏了吗?一群古人把他这个现代人当傻子看,说明什么?说明这皂角到处都有,就是他不认识而已。
前一世,他就只在小学课本里学过《高大的皂荚树》,连树长什么样他都不知道的。
所以,这会儿子他谦虚地笑道:“我不认识皂角。”
陶虎也乐:“也是,你那会儿还像个傻子一样到处流口水呢,怎会认识皂角?怕只认识墙角就不错。谁想到,你一读书人就变得聪明了,呵呵呵。”
四冬就不高兴了,“我们家海弟一直聪明!”
陶虎又是虎躯一震,哎呀,完啦,竟然忘记了有个小姨子还在这儿!陶老爹家这几个姐妹可是很护犊子的。
陶虎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只是憨憨傻笑。
山伯瞪了陶虎一眼,对大儿媳张氏道:“大牛家的,你去屋里拿点皂角来给七海看看。”
张氏起身就去屋里翻找一下,很快就拿了一小袋的皂角出来,黑乎干瘪的皂角,看着没什么不同。
“这玩意儿吧,满山都是,要不是还能用来洗衣裳,估计都没人会去捡。毕竟还得费柴火熬煮。”张氏道,“村里人基本上都用草木灰,方便,自家灶膛里挖出来能用。”
陶七海也没少上山,都没发现过这玩意儿,要说满山都是,那是不可能的,但张嫂子能捡到,说明山上有这东西。
陶七海很想立即拉着四冬就回家,然后背上背篓去山上找皂角,可心里一盘算,自个儿去找,又累又费劲儿,还不如把这些蝇头小利让出去呢。
让给谁呢?
陶七海睁着大大眼睛看着张嫂子,眼里亮晶晶的。
“嫂子,你这些皂角卖吗?”
张氏快人快语:“这点东西,卖什么卖,你家需要,拿回去用就得了。”
陶七海立即拒绝:“不行,我可不只要这些,你家还有的话,我全要了。而且,村里谁家还有,我也要,一文钱一斤怎么样?”
一文钱一斤?张氏听了都惊呆了,这没人要的玩意儿也能一文钱一斤?!而且这玩意儿干后还是很吃称的。
转念,又感叹起来,这陶老爹家是发迹了呀,连这东西都收!
“一文钱一斤,我看行。”说着张氏就要转身回屋里把剩下的皂角拿出来,但陶七海把她拦下了。
“嫂子别急,我不单要你家的,我还要其他人家的。但这个事儿,我不好去走动,我想请嫂子帮我去收,也是一文钱一斤。但我不白让嫂子帮忙,每日工钱二十文怎样?”
张氏一听,想都没想,就答应下来,二十文呢,虽然跟竹包一样工钱,但轻松省力不是?
看的一旁的四冬焦急不已,这费钱的事让家里人去做不就完了,何必交给别人呢?!
陶七海看得出四姐的意思,连忙按住她的手,从兜里(其实是小田田那里)掏出他所有的积蓄二百文,交给张氏。
“这二百文,嫂子先帮我去收着,收好了拿到我家了,我再把工钱给您结了。可好?”
张氏一把抓住这二百文钱,眉开眼笑地点点头,“你放心吧,嫂子一定完成任务,而且还保质保量。”
陶七海说句“有劳嫂子啦”,就拉着四冬出门,回家去了。
陶虎小院里的人都看着七海,忍不住夸奖:“好人啊,好人!只是不知道他家有那么多衣裳用得着那么多皂角吗?”
张氏也不含糊,拉着何氏就絮叨起来,说是吃了晚食两人就摸出去,找那些个跟她们关系好的,先通通气,收购一波皂角,这工钱张氏分她八文。
何氏没有不答应的,高兴得连连点头,八文也是钱啊。
而走出陶虎家小院的四冬却一脸不高兴,气呼呼地问陶七海,为啥把这种事让给别人做,家里的大姐、二姐、三姐,就连五月六禾都可以去做,不挣钱就算了,还倒贴钱?!
陶七海却笑着说:“四姐你先消消气。我这么做,有三点考虑。第一,你现在还在山伯家当学徒呢,是正儿八经的山伯的徒弟,这师徒关系,就跟父子父女关系一样,可是很重要的。这算是小小的孝敬山伯。
“第二呢,以后大姐也是要嫁到山伯家的,他家挣了钱,就等于大姐挣了钱,他家富裕起来了,大姐就能少辛苦些。咱们这算是为大姐铺路呢。
“这第三呢,咱们家现在又是买牛,又是造房子,高调得很,恐遭人嫉妒呢,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散财,虽然咱们也没多少财,可对别人来说,那就是有钱。有钱还贪些蝇头小利,别人嘴里会骂的。
“而且,四姐,你不觉得咱们家最好还是和山伯家合作比较好吗?等以后你们都嫁出去了,我也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了,家里可不就剩下爹娘了吗?到时候恐怕能倚仗的还是嫁到村里的大姐和陶虎哥呢。”
听了海弟一大堆的分析,四冬沉默了,久久才说:“海弟,你以后要到外面的世界去?”
陶七海心头一愣,没想到自己说那么多话,四冬竟然在意的是这句!他害怕四冬多想,就讪讪地笑道:“有可能,有可能而已。”
“不!海弟,我也觉得你得出去,去外面的世界看看,见见世面!”四冬说得很坚决,她其实很快就想通了,凭借海弟现在这些突兀的做法,陶家村必然是留不住他的。
“四姐支持你!”四冬笑说。
陶七海心头一热,忍不住抱着四冬的胳膊,说:“谢谢四姐。”
这件事陶七海偷偷让张氏做了,但却在村里掀起了不小的风波,闲着无事的村人(主要是妇女、小孩),纷纷钻到山里去捡那些没捡完的皂角。不过,都到十二月份了,皂角也不剩多少了,自家平时也不怎么留,因此,只两天工夫,收皂角运动就这样悄无声息地结束了。
张氏保质保量地给陶七海收来了一百五十斤。她其实是很不好意思的,觉得有点多,这要是全一锅煮了,得的皂角水能把陶老爹家里里外外从头到脚洗三遍都绰绰有余。
陶七海却照单全收,那多出来的十文钱,也当工钱给了张氏。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逍遥大司农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