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陶七海得知服冬役到去服冬役虽说有十天的工夫,但十天一眨眼就过去。到了十一月初一,里正一大早就来了。
陶家村太小,不够一百户,所以里正不是出自陶家村,而是出自大河村。大河村一共有一百多户呢,所以选出了两个里正。一个管着大河村大部分,一个则管着小部分,以及陶家村。
需要修筑的路段在曹市镇,位于大河村西北方向,但陶家村在大河村东南,不顺路,所以里正一早先来陶家村,集合好人之后再去大河村接上剩下的人,然后出发前往曹市镇。
服役是件严肃的事情,谁也不敢偷懒,一旦逃役,受牵连的肯定是家人,而且处罚更重。
还没到出发时间,呼啦啦一大群人就已经集结完毕,有年轻小伙子,也有三四十岁的青壮年。
可以说除了给宋家建宅子的那波人,这波人就是陶家村的精锐了。
里长坐在村长家院子里的长椅上,很满意,脸上的笑容不由得多了几分温和。
不少人家都给来去服役的人送行,嘱咐嘱咐几句,临时送点吃的,嘴里和心里都喊着:“保重,别犯懒,咬咬牙就过去了。”
大春也来送行,她是来给陶虎送行的,一个包袱里装着几张饼,还有一串钱。饼是二夏一早起来烙的,钱是大春自己攒下来的。有了这些钱,陶虎在服役时也能买点好吃的。
但她不好一个人来,就拉上了陶七海。
大伙儿正奇怪陶山家怎么出两个来服役呢,就看到大春含羞地款款而来,瞬间就明白了,陶虎那是心疼他未过门的妻子呀!
大伙儿脸上就变幻出许多奇怪的表情,有的羡慕,有的调笑,有的觉得大春行事过于轻佻,还没过门呢,就卿卿我我上了?
可陶虎却不管这些,看到大春来,就迎了出来,憨笑道:“春,你来了。”
他也不叫她大春了,直接把“大”字去掉,因为他觉得“大”字根本不符合她,大春哪里大了?
“给。”大春把包袱塞给他,“二妹做了些饼,你路上吃,给陶牛哥分一点。”
“欸,好。”陶虎点头。
“干活的时候别太使力,惜力点。”大春嘱咐道,她没服过役,但这是陶老爹说的,千万别逞能,悠着点。
“嗯,好。”陶虎点头。
大春还想再说点什么,里长就发话了,“好了,时间到了,要出发了,大家回去吧。”
于是就领着人,虽说不是整整齐齐,但也浩浩荡荡地出了村口。
一路上,大伙儿还是很兴奋的,和里长有说有笑的。
“里长,咱们这次是修哪儿段路?”
“曹市镇那边。”
“啥?咋这么远?”
“咋不修白马镇这边呢?咱们镇也有段官道不平整,拉板车都颠得屁股痛呢。”
里正就白那人一眼,“我怎么知道?这是县令作的安排,有本事你去找县令说道说道。”
那人就闭嘴。
但还是有人不死心,道:“我听说是因为那段路去往府城近,路修好了,往来方便。”
有人点头赞同,也有人立马回过味来,“这曹市镇有什么宝贝要运去府城吗?要不然,都是山沟,天高皇帝远的,谁爱去哪儿?”
“就是,要修也是修青石县官道通往府城的路嘛。”
这下大伙儿百思不得其解了,纷纷胡乱猜测起来,有说会不会是益州王要在曹市镇建行宫啊,也有说会不会是哪位得道高僧要落脚在曹市镇,更有人认为也许是葛大人要建私宅,好养小妾……哈哈哈。
里正听得脑子一头热,大喝一声:“别胡扯,小心挨板子!”
大伙儿这才消停下来。
话说,陶虎去服役三天后,陶七海他们(主要是姐姐们)辛苦种植的豌豆终于像发了疯一样地疯长起来,绿油油地一片,看得路过的村民都惊讶不已。
“二夏,你家种的啥豌豆呀,长得这么好?”
“可不是吗,看着就比我家菜园子里的豌豆长得绿,而且还粗大,精神头够足!”
“在哪儿买的种子,我也去买几包,在我家屋后种一种。”
二夏不知道缘由,只当是海弟在县城的杂货铺买的,就“不是什么好品种”“就在县城”“可能是因为精心照料吧”地糊弄过去。
到最后,连她自己都糊涂了,有精心照料吗?不就是偶尔浇浇水,松松土,除除草吗?照料得都不如菜园里的菜呢。
别说精心了,算是半放养性质了。
难道是因为加了竹林底下那一层腐土和竹叶?
二夏想不明白,一旁的陶七海却努力压着笑,嘴角的弧度快要压不住了。如果可以,他都在跑到豌豆地里打个滚,大把大把地吃上一口。
那种鲜嫩、清甜的口感他想念很久了。
一时间,陶七海有种泪流满面的感觉,好像是遇到了多年不见的老友,情不自禁地在心里道:“你们终于长大了。”
惹得小田田一阵白眼:“宿主,你至于吗?”
“至于!你知道我都多久没得吃火锅了吗?这可是火锅神菜!”陶七海语带伤感,仿佛是个很可怜的孩子,给憋坏了。
“我不知道,我没吃过。”小田田一顿冰冷的输出。
陶七海就懒得跟一串数据沟通,兴奋地朝二夏说道:“二姐,今晚咱们就吃豌豆苗吧?”
二夏一愣,觉得海弟真是馋疯了,笑道:“这豌豆苗能吃?”
这回轮到陶七海愣住了,合着你们从来不吃豌豆苗呀?怪不得我刚开始要种的时候,你们一个个那样的表情。
“能吃!”陶七海狠狠地点头,“而且最好吃的就是豌豆苗了。”
“豌豆不是从来吃豌豆的吗?”二夏糊涂了。
陶七海也不解释,“二姐,咱们试试就知道了,保证好吃。”
二夏也不再犹豫,毕竟这些天来早就证明听海弟准没错,于是,二夏撸起袖子,下到地里,在海弟的指点下,掐了好大一背篓豌豆苗。
她给宋家送去了一些,又给林先生送了一些,然后是给陶虎家送去了一些,表达一下感激之情还是很有必要的。
虽然陶虎家不像宋家和林先生那么看重,反而还很嫌弃地收下了,但毕竟是收下了不是?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逍遥大司农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