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关静室,檀香袅袅。
张远盘膝而坐,心神沉入那片初辟的文海。淡金色的气海微波荡漾,相较于数日前,显得更加凝实与开阔。承韵笔的虚影静静悬浮于中央,笔身的锈迹似乎又脱落了少许,显露出更多暗沉内敛的木质纹理,散发出的温润光芒与文海交相辉映,滋养着这片意识空间。
他首先参悟的,是院长所赠的那枚青色玉简。
神识沉入其中,并无具体功法招式,只有一段段玄之又玄的意念流淌心间,仿佛一位智者在耳边娓娓道来,阐述着对天地、对文气的根本理解。
“文气者,非力也,理也,序也。”
“聚灵为基,意念为引,规则为纲。”
“万变不离其宗,知其然,更须知其所以然。”
这些话语如同醍醐灌顶,让张远过去许多模糊的认知变得清晰起来。他不再仅仅将文气视为一种可消耗的能量,而是开始理解其作为“道理”与“规则”载体的本质。为何“诛邪雷气”能克邪?因其蕴含“正”之序。为何“厚土符”能防御?因其引动了“承载”之理。
这种认知层面的提升,直接反馈到了他对《百川汇海篇》的修炼上。此法门旨在拓宽文海,增强对文气的容纳与掌控。过去他或许只能机械地按照法诀引导文气,但此刻,他心中观想“海纳百川”的意境,文海的扩张与文气的流转顿时变得生动而自然,效率倍增。
同时,他尝试将这份理解融入自身。他不再仅仅依靠“神识拓印”强行记忆符纹,而是开始剖析每一个基础符纹为何是那般结构,代表了何种“道理”,彼此之间又如何通过“理”的相通而产生组合效应。
数日闭关,他的修为虽未突飞猛进,但文海愈发稳固,对文气的感知与掌控精细入微,根基打得无比扎实。他隐隐感觉,自己对“金石文气”的理解更深了一层,似乎触摸到了某种更内敛、更坚韧的意蕴。
出关之日,阳光正好。
张远刚打开静室的门,就看到朱守拙和云浅舟等在外面,似乎正在争论着什么。
“张兄,你总算出来了!”朱守拙如见救星,连忙上前,“云师妹她……她非要重组我们“丙字三杰”的产业规划,还说我的法子效率太低!”
云浅舟今日换了一身利落的劲装,更显娇俏精明,她双手叉腰,据理力争:“张师兄你来评评理!你们如今名声在外,“卓异弟子”团队,这就是金字招牌!岂能还像以前那样小打小闹?我们应该整合资源,成立一个……嗯,就叫“文心阁”!专门承接符箓定制、阵法布置、甚至情报咨询,将你们的特长和名声彻底变现!”
她眼眸发光,侃侃而谈,一套完整的运营方案已然成型,连初期投入、利润分成、如何利用学宫人脉都规划得清清楚楚。
张远听得有些愕然,没想到这位云师妹行动力如此之强,眼光也如此独到。他看向朱守拙,只见这胖子虽然嘴上叫苦,但眼神里却闪烁着意动和兴奋的光芒,显然也被云浅舟的计划所吸引。
“守拙,你觉得呢?”张远将决定权交还给这位最初的合作伙伴。
朱守拙搓了搓手,嘿嘿一笑:“云师妹的计划……确实厉害。就是这启动资金,还有需要打点的关系……”
“资金我可以想办法筹集一部分,关系嘛……”云浅舟狡黠一笑,目光瞟向了远处正并肩走来的两道身影,“不是还有林师姐和苏月姐姐吗?她们的人脉和……影响力,可是不小的资源呢。”
张远闻言,不禁扶额。这云浅舟,真是将“人尽其才”发挥到了极致。
这时,林素问和苏月璃也已走近。林素问依旧是那副清冷模样,只是看到张远精神饱满,气息愈发沉凝,眼中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欣慰。苏月璃则毫不客气地上前,绕着张远走了一圈,点点头:“嗯,不错不错,看起来没那么“虚”了,院长老头儿的东西有点用嘛。”
张远被她看得有些不好意思,微微侧身,解释道:“院长所赐,确实让我获益良多。” 他虽与二女相熟,但自幼苦读,与女子接触甚少,面对苏月璃这般大胆直接和林素问那清冷中的关怀,仍会感到些许窘迫,这并非心动,实是少年郎的腼腆。
林素问自然看出了他的不自在,心中觉得有些好笑,却也并不点破,只是将话题引开,对云浅舟道:“成立“文心阁”并非不可,但需遵循学宫律令,不可逾越。”
云浅舟立刻保证:“林师姐放心,规矩我懂!保证合法合规,还能给学宫增加税收呢!”
苏月璃也来了兴趣,拍手笑道:“听起来好玩!算我一个!以后你们需要的某些稀奇古怪的材料,说不定我能找到哦!” 她这话并非虚言,身为自然之灵,她对天地灵物的感知远超常人。
看着眼前兴致勃勃的云浅舟、跃跃欲试的朱守拙、淡然支持的林素问和唯恐天下不乱的苏月璃,张远心中涌起一股奇妙的感觉。不知不觉间,他身边已经聚集了这样一群各有特长、性格鲜明的同伴。
“既然如此,“文心阁”之事,便有劳守拙和云师妹多多费心了。”张远最终点头,算是认可了这个计划。他深知,修行离不开资源,一个稳定的后勤与信息渠道,至关重要。
然而,他话音未落,一名执律弟子便匆匆而来,神色严肃地对林素问道:“林师姐,墨长老召您即刻前往律法殿。”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张远,“张远师弟也请一同前往。”
众人神色一凛。墨铮长老相召,必有要事。
张远与林素问对视一眼,皆看到对方眼中的凝重。
刚刚平静的湖面,再起波澜。
律法殿内,气氛肃穆。
墨铮长老端坐于上首,面容冷峻如铁,目光如电,扫过下方躬身而立的张远与林素问。即便是平日里跳脱的苏月璃,此刻也安静地站在一旁,只是那双灵动的眸子依旧好奇地打量着殿内镌刻的律法条文。
“唤你二人前来,是有一事需你等协助查证。
”墨铮声音低沉,不带丝毫感情色彩,直奔主题。他袖袍一拂,一枚留影玉简悬浮于空,投射出一幅模糊的画面——正是黑风林幻境中,那片被张远和李慕白以浓墨覆盖的区域。只是留影中,那墨色正在缓缓消退,显露出下方光滑如镜的岩壁,岩壁之上,残留着几道极其黯淡、却扭曲异常的诡异纹路。
“此乃“千面幻镜”消散后残留的核心阵纹,其手法古老阴损,非当今主流。”墨铮指向那些纹路,“学宫典籍记载,上古有一邪宗,名曰“幻魔宗”,擅以镜、水、乃至人心之隙制造幻境,吞噬生灵神魂以增其力。其覆灭已千年,传承理应断绝。”
他目光锐利地看向张远:“你当日能率先洞察其核心在于镜象,并以非常手段破之。据你所感,此物与典籍记载的幻魔宗手段,可有相似之处?”
张远心中一凛,仔细回想当日那令人心悸的窥视感与精神污染,沉声道:“回墨师,弟子当日只觉得那邪物诡谲异常,能扭曲感知,放大恐惧,其核心确在一切可映照之象。至于是否与幻魔宗有关,弟子见识浅薄,不敢妄断。
但……弟子感觉,它更像是一种有意识的狩猎,而非单纯的阵法机关。”
“意识?”墨铮眼中精光一闪,捕捉到了这个关键词。
“是,”张远肯定道,“它似乎在挑选猎物,汲取的也不仅仅是文气,更像是一种……情绪与灵思。” 他想起了陈明小队陷入疯狂的样子,以及那阴柔弟子所说的“观摩汲取”。
一旁的林素问适时补充道:“墨师,当日还有一名身份不明的弟子出现,言语间对此物似有了解,称其为千面幻镜,并言及张远师弟身怀异宝。”她将当时那阴柔弟子的形貌与言语仔细描述了一遍。
墨铮听完,沉默片刻,手指轻轻敲击着座椅扶手,发出叩击人心的轻响。“幻魔宗遗毒……神秘弟子……看来,有些人按捺不住,想借着学宫大比这池水,摸鱼了。”他冷哼一声,殿内温度仿佛都下降了几分。
“此事你二人有功,亦有缘法牵扯其中。”墨铮最终看向张远和林素问,“即日起,林素问继续追查那名神秘弟子下落。张远,你既与此物有过接触,便协助素问,留意学宫内是否还有类似异常气息或阵纹残留。有任何发现,即刻上报。”
“弟子遵命!”两人齐声应道。
离开律法殿,三人都有些沉默。墨铮长老透露的信息,意味着学宫内部可能潜藏着未知的危险,而他们,已被卷入其中。
“看来,我们的“文心阁”还没开张,就要先接第一单“生意”了。”张远苦中作乐,试图缓解凝重的气氛。
林素问看了他一眼,眼底闪过一丝无奈,却也没反驳,只是轻声道:“此事隐秘,暗中查访即可,勿要声张。”
苏月璃却忽然拍手笑道:“这才有意思嘛!比整天读书打架好玩多了!张远,你放心,有我和林姐姐在,保证帮你把那个藏头露尾的家伙揪出来!”她一副唯恐天下不乱的样子,倒是冲淡了几分紧张。
接下来的日子,张远的生活变得规律而充实。白日里,他大部分时间依旧用于修炼。《百川汇海篇》与院长心得相辅相成,让他的文海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稳步扩张,对文气的掌控也越发精妙。他不再满足于简单的文气化形,开始尝试将更多的“意”融入其中。
比如,他观想古之君子“威武不能屈”的刚直气节,将其融入金石文气,使得文气防御中自带一股凛然难犯的反弹之意;又如,他体悟“润物细无声”的滋养之理,使得文气在体内流转时,对经脉的温养效果更佳。
同时,他也并未完全放下符阵。只是他不再亲手绘制低阶符箓,而是将更多精力用于研究更高深的复合符阵原理,以及将他新领悟的“文气之理”反馈到符阵设计中,提出一些全新的构想与李慕白探讨。李慕白得到他的《符箓心得》后,如获至宝,画技与符道理解进步神速,已然能独立绘制出效果不俗的中阶符箓,成了“文心阁”名副其实的技术核心。
朱守拙和云浅舟则展现了惊人的行动力。在云浅舟的规划运作下,“文心阁”悄然成立,依托朱守拙原有的人脉和云浅舟精明的商业手腕,很快就在低阶弟子中打开了市场,定制符箓、修复文宝等业务开展得有声有色,开始为团队稳定提供修炼资源。
而暗中,张远与林素问的接触也自然而然地多了起来。两人时常借探讨修行或巡视学宫为由,交换各自发现的蛛丝马迹。林素问清冷严谨,总能从纷杂信息中梳理出逻辑;张远感知敏锐,尤其对能量气息的变化异常敏感。互补长短之下,虽还未找到那阴柔弟子的直接线索,却也排除了学宫几处疑似异常的区域,关系在并肩协作中愈发熟稔默契。
苏月璃则神出鬼没,时而带来一些关于黑市流通某些禁忌材料的风声,时而又指出某处人迹罕至的角落气息不对。她就像一阵自由的风,难以捉摸,却总能在关键时刻提供意想不到的帮助。
这一日黄昏,张远刚从讲武堂出来,迎面便遇上了等候在此的林素问。夕阳余晖为她清丽的身影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晕,少了几分平日的清冷。
“素问师姐?”张远快步上前。
林素问从怀中取出一个巴掌大的锦囊,递给他:“偶然所得的一些“定神砂”,于温养文海、稳固神念有益。你文海初辟,又得院长厚赐,正需此物。”她语气平淡,仿佛只是随手为之。
张远接过,锦囊还带着一丝淡淡的、如雪后寒梅般的冷香。他心中感激,知道这“偶然所得”定然不易,郑重收下:“多谢师姐。”
林素问微微颔首,目光望向天边绚烂的晚霞,沉默片刻,忽然轻声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修行之路漫长,望你……不忘初心,稳步前行。” 这话语,比起师长教诲,更多了几分同行者的叮嘱。
看着她被晚霞映红的侧脸,张远心中某根弦被轻轻拨动了一下,不是男女之情,而是一种知己同道般的温暖与坚定。
“嗯。”他重重点头,“我们,一起。”
霞光中,两人并肩而立,影子在身后拉得很长。学宫的风波暗涌,修行路上的艰难险阻,似乎在这一刻,都化为了促使他们前行的力量。
雏凤清于老凤声,他们的时代,正在缓缓开启。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我的笔仙只想骗我入江湖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