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这二人反应慢些,此事必能掀起轩然大波。
可惜他们警觉太早,我本想借势推波助澜的打算,也便落空了。”
通天心中虽有惋惜,却并未真正失望。
对他而言,这不过是一次随手的试探罢了,成则有利,败也不损。
更何况,申公豹所言“道友请留步”的因果之言依旧有效,威力不减,这便已是大赚。
既然接引、准提反应迅速,将后续变化尽数封死,那他便暂且收手,不再多做纠缠。
如此想着,通天便再次闭目入定,继续修炼。
再看洪荒大地之上。
元始怒气冲冲地向西方疾行,才半路而行,忽见前方光影一闪,两道身影凭空浮现。
来者不是别人,正是接引与准提。
“道友还请暂息雷霆之怒!”
二人一现身,便立刻开口劝阻。
“息怒?你二人门下弟子,竟敢擅闯昆仑,夺宝杀人,如此行径,还让本座息怒?你们当真以为,本座软弱可欺么?!!”
元始怒目而视,语气冰冷,毫无缓和之意。
他这一番话,表面上是为弟子申冤,实则也是在发泄之前因争夺申公豹一事,被通天夺走两件极品先天灵宝的憋屈。
通天的心思,接引与准提岂会不明白?
因此,面对元始那随时可能出手的架势,二人早已防备在先,手中拂尘一扬,已然祭出法宝。
正是之前从申公豹脸上抢走的那件——如今,它已重新回到佛门之手。
“道友,此事确实是我等教中弟子约束不严所致,那人我已经替道友料理了,这拂尘,请道友交还给申公豹!”
话音刚落,接引便将拂尘递到元始手中。
“嗯?”
听了接引与准提的话,又看着手中的拂尘,元始心头微动,开始推算那和尚的下场。
然而片刻后,他脸色便微微一变。
原来那和尚竟已转世轮回了。
也就是说,身死道消,彻底消亡。
“这……好狠!”
元始心中不得不承认,接引、准提二人此举果决狠辣,竟抢先一步在自己面前将那和尚诛杀。
如此一来,元始便失去了发作的理由。
“道友暂且将拂尘收下,我还有一个想法,正要与道友商议。”
准提见元始神色变化,连忙趁热打铁地说道。
“想法?”
元始暂压心头怒意,望向接引与准提,语气中带着一丝询问。
“不错。
先前因飞熊应命之人之事,我们之间略有摩擦,此事原本也无甚紧要,可恨通天却在其中搅局,以致……”
接引与准提所言,正是元始心中不满的另一大原因。
当初太上、元始与接引、准提双方对峙之际,局势正僵持不下,通天却横插一手,搞出一场所谓“拍卖”,表面是公平交易,实则却是设局行骗。
他先是收了接引、准提的青莲宝色旗,旋即又带走了太上、元始的离地焰光旗与戊己杏黄旗,却一件未还。
这哪里是拍卖,分明是巧取豪夺!
如今他们提出,要与元始联手,夺回被通天骗走的宝物。
但这还只是其一。
更关键的是,经历了佛门与阐教弟子之间几近失控的冲突之后,接引、准提与元始都意识到一个迫在眉睫的大问题——
量劫降临!
随着劫数临近,天地间煞气愈加狂暴,许多心性不够坚定的弟子深受影响,杀意日盛。
若不妥善引导,寻得一个发泄之口,可以预见,类似之事只会愈演愈烈。
届时,纵然几位圣人尚能保持理智,门下弟子恐怕也难以自控,冲突只会越发频繁。
长此以往,阐教与西方教之间的摩擦必将加剧,弟子伤亡也会不断攀升,甚至可能将圣人也卷入其中。
“道友也知,这并非危言耸听。
除非我等从此闭门不出,让所有弟子闭关苦修,否则这种情况几乎不可避免!”
接引缓缓开口,目光直视元始。
元始听罢,脸色微变,眉头紧蹙。
闭门不出?
那可不行!
此举等于自绝于天道,不仅会开罪鸿钧,还会让先前投入的诸多心血付诸东流。
更何况,为了应对封神大劫,他们早已布局长久,如今岂能说收手便收手?
“道友所言极是,那依你之意……”
元始终于开口,语气已不复先前那般强硬。
“眼下若要直接对付通天,恐难如愿。
但我等可借对付通天为名,伺机削弱截教势力!”
“以截教万仙之数,化解劫煞之气,本就是当初紫霄宫中定下的方略。
虽因通天变故而搁浅,如今也不妨重新启用!”
接引言辞冷峻,眼中寒意未散。
此计,名为借刀杀人,实为祸水东引,亦是当前最可行之策。
而一旁沉默不语的准提,垂眸低眉,嘴角却掠过一丝阴冷笑意。
要应对通天和截教的图谋,虽然几人口中三言两语就达成了共识,但若要真正施展,却还需一番铺垫。
于是,接引、准提与元始在议定之后,便各自离去。
就这样。
一场酝酿于高天之上的算计,悄然展开,不为人知。
而在这暗流涌动的布局之中,岁月悄然流转。
人间!
杀伐之气冲霄,一位新的人皇登临帝位——帝辛,也就是后人所说的商纣王。
帝辛继位之初,商汤的江山尚算安定,虽北海战事偶有反复,但已有太师闻仲亲自出征平叛,局势尚可控,因此朝歌都城依旧一片祥和。
这日,首相商容上奏,女娲诞辰将至,恳请人皇祭祀上古神只。
商纣王七年三月十五日。
人皇帝辛离开朝歌,亲赴女娲庙祭拜。
高天之上,一位面容憔悴的道人俯瞰帝辛出行,那浩荡的人皇气运直冲云霄,遮蔽天机。
他冷冷一笑,身形一转,抢先一步踏入娲皇宫中。
他缓步入内,望着女娲圣像,抬手之间,便为那泥塑之身注入了远超凡胎的绝世风姿。
此刻的圣像,已非世间女子所能比拟,宛若真神下凡。
“道友,暂借圣像一用,还望海涵。”
道人自言自语,女娲圣像自然毫无回应。
此事若放在其他圣人身上,断无可能。
圣人神念通天彻地,无所不知。
可如今,这尊面容憔悴、眼中却闪过一丝阴狠的道人,却让一切变得顺理成章。
因为他,正是西方佛门副教主——准提!!!
再说帝辛,亲临女娲庙中,行祭礼时一切如常。
然而就在礼成将退之际,一阵莫名清风拂起,掀开了遮掩圣像的轻纱,露出女娲真容。
“嗯?”
帝辛抬眼一望,只见女娲圣像艳光四射,令人窒息。
他怔了一瞬,却并未多言,正欲转身离去。
就在此时,一道无形无相的气息从虚空中悄然落下,侵入帝辛心神。
人皇气运瞬间躁动,虚空仿佛发出一声怒吼,正欲反击,却被某种神秘之力安抚,重归平静。
“来人,取笔墨来!”
待人皇气运彻底平息,那道不可见之气顺利落入帝辛识海,顷刻间,他的神色便悄然变化。
一旁群臣闻言皆惊,但仍是立刻奉上笔墨。
只见帝辛执笔,饱蘸浓墨,挥毫泼墨,在女娲像旁的墙壁上写下:
凤鸾宝帐景非常,尽是泥金巧样妆。
曲曲远山飞翠色,翩翩舞袖映霞裳。
梨花带雨争娇艳,芍药笼烟骋媚妆。
但得妖娆能举动,取回长乐侍君王。
诗成,帝辛露出满意神色,而群臣却个个面色惨白。
商容、比干等臣子正欲劝谏,却见帝辛淡然一笑。
“朕见女娲之貌绝世无双,故以诗赞之。
朕乃九五至尊,有何不可?诸卿不必多言。”
听得此言,商容、比干等人唯有低头沉默。
娲皇宫中。
女娲刚自火云洞归来,忽然心头一震,掐指一算,顿时怒火中烧。
“一个凡人,竟敢亵渎圣人!!!”
怒火之中,她本欲立刻降下雷霆,将帝辛神魂俱灭。
但转念一想,如今人道大盛,人皇虽无神通,却有滔天气运护体。
若她强行出手,不仅难以得手,还会沾染滔天业力。
作为人族之母,这些年来,人道兴盛给她带来的好处数不胜数,虽有大半被太上老君以人教之主的身份夺走,但她仍不愿轻易舍弃。
思忖片刻,她终究决定,改用其他手段。
念头既定,女娲当即唤来彩云童子,取出挂在后殿的葫芦,注入法力,只见一面大旗从虚空中浮现,旗面之上蝌蚪文字流转不息,神秘莫测。
招妖幡!
自帝俊、太一陨落后,女娲作为妖族圣人,执掌此旗,号令天下万妖。
此刻招妖幡微微颤动,顿时引起天地间无数小妖异动,他们的神魂仿佛被妖风牵引,纷纷朝娲皇宫方向汇聚。
那些法力高深的大妖自然不会轻易受影响,毕竟他们已有足够的神通抵挡招妖幡的召唤之力。
女娲望着眼前聚集的这些妖族,眉头微蹙。
如今人道正盛,妖族早已不被天道所容。
平日里,她本不愿与这些异类过多接触,但眼下要搅乱成汤江山,这些妖族倒成了不可或缺的棋子!
在众多妖族中,女娲最终选中了轩辕坟中修炼的九尾狐狸精、玉石琵琶精和九头雉鸡精三位。
待其余妖族散去后,女娲凝视着这三妖,语气淡然地下令:
“三妖听命:成汤气运衰败,天下将失。
你等须隐去真身,潜入皇宫,扰乱君心,助我败坏殷商基业。
待功成之日,亦可位列仙班。”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洪荒:开局夺舍通天,震惊鸿钧!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