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光敏锐者早已察觉她女子身份;其余人则只觉此人眉目清秀,气质阴柔,俊美得异于常人。
莫千源嘴角微扬:“赵姑娘请说。”
赵姑娘?
众人一愣,继而恍然。
原是女子扮作男子,难怪如此秀气。
赵敏却心头微震。
被识破性别,她并不意外。
真正令她惊异的是——她未曾报上姓名,对方竟一口道出她的汉姓。
但赵敏城府极深,面上毫无波动,继续说道:“大元江湖曾传一句话——”
“武林至尊,宝刀屠龙;号令天下,莫敢不从。倚天不出,谁与争锋?”
“百年以来,屠龙刀与倚天剑几经辗转,无数人争夺不休。”
“可那些握过刀剑的人,最终都只当它们是锋利无比的兵器而已。”
“虽说刀能生刃气,剑可发寒光,屠龙刀甚至能吸引细小铁器,如同磁石吸针,但这距离‘号令天下’还差得太远。”
“所以我赵敏一直不解,关于这两件兵器的传说,到底是夸大其词,还是藏着外人不知的隐秘?”
赵敏言罢,天武书阁内群雄皆惊,目光灼灼如炬。
那“武林至尊,宝刀屠龙;号令天下,莫敢不从。倚天不出,谁与争锋”之语,早已在江湖流传百年,深入人心。
不止大元境内,四海八荒的武林中人,无论先前是否知晓,此刻皆已听闻。
尤其是空见大师临终托付谢逊,命其寻刀复仇之举,更让此刀蒙上神秘色彩。
一柄刀,竟牵动高僧遗愿,岂会寻常?
众人屏息凝神,生怕错过只言片语。
……
高台之上,莫千源神色淡然,却字字清晰回应。
“那句传言,虽有渲染之嫌。”
“但屠龙刀与倚天剑,确非凡物,内藏天机。”
“真正贵重之处,并非其锋刃材质,而在其中所藏之秘。”
“屠龙刀中,暗嵌《孙子兵法》失传已久的‘兵家战阵篇’全本。”
“倚天剑内,则封存着《越女剑法》的完整心诀。”
话音未落,全场震动。
“《孙子兵法》战阵篇?完整版?这可是足以改写乱世格局的至宝!”
“兵圣所创,乃天地杀局之道。昔日天人横行,万军难制,正是凭此战阵,方能以凡躯斩破天人之境。”
“天人合一者,在春秋之时几乎无敌于天下。一人可敌千军,踏山断江,无所不能。”
“兵圣出,布阵成势,聚万人之力为一击,破其神通,镇其傲骨。”
“自此以后,天人再不敢轻视人间兵戈。”
“可惜后世兵法残缺,战阵真意十不存三。”
“仅凭残章,已有无数名将借此立下不世功业。”
“如今全篇重现,若归于某位雄主之手,百万军中设此大阵,岂非所向披靡?”
“难怪屠龙刀有‘号令天下’之说,原来根源在此。”
“不过,也不必神化古人。今之奇才,未必逊于往昔。兵道亦在演进,未必非得仰仗古籍。”
“话虽如此,这等失传典籍重现于世,仍是惊天大事。”
“尤其对执掌江山者而言,无异于得天助。”
“倒是那《越女剑法》,从未听闻有何来历,莫非又是杜撰?”
“你不知情罢了。越女,乃远古剑道祖师之一,传说曾授剑术于越王勾践,一剑出而百兵喑哑。”
“若此法真存于倚天剑中,得之者或可登顶剑道极峰。”
“江南七怪中有个叫韩小莹的女子,练的是《越女剑法》,可她功夫平平,看不出有何特别之处。”
“但这门剑法既然藏在倚天剑中,必然另有玄机,绝非表面那么简单。”
“所见一致,还请莫先生继续道来。”
五楼,三号房内。
段天涯面色沉重:“我本以为‘倚天屠龙’只是江湖传言,不足为信。如今看来,背后竟牵连着这般隐秘。”
上官海棠轻声道:“大明与蒙元势不两立,屠龙刀决不能落入元人之手,否则必将引发滔天祸患。”
“至于其中记载的兵阵之术,若只是针对寻常将士,倒也罢了。”
“千年来无数奇才钻研战阵,未必逊于古法。”
“唯恐那兵圣通晓至理,布下能压制武皇的杀局,若是真存在,后果不堪设想。”
段天涯眉头微皱:“真会有这种事?”
上官海棠低叹:“哪怕只有一线可能,我们也必须警惕。一旦成真,便再无挽回余地。”
段天涯不再言语,屋中陷入沉寂。
两人并未立即离去,也未即刻向朱无视禀报。
他们清楚,天武书阁之内,必有护龙山庄的眼线潜伏。
虽然后续需呈交文书,但眼下最紧要的,是查清莫千源的真实来历。
……
赵敏怔在原地。
她未曾想到,随口一问,竟揭开了如此惊人的秘密。
完整的《孙子兵法》战阵篇章!
光是名字就令人心惊。
上官海棠能想到的利害,她同样明白。
因此,她无法等闲视之。
此时,赵敏心头泛起一丝懊悔。
她本该私下寻访莫千源,悄悄探问此事。
可惜话已出口,如水泼地,再也收不回。
楼下忽然传来一声清朗呼喊:“移花公子,能否讲一讲这倚天屠龙的渊源?还有那《越女剑法》,究竟有何过人之处?”
赵敏低头望去。
说话之人,正是陆小凤。
……
莫千源目光扫过众人,缓缓吟道:“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
“诸位可知,这几句话说的是谁?”
陆小凤立刻答道:“此乃战国时期诗圣杜甫所作,描绘的是公孙大娘的剑舞。”
“传闻她精通剑器之舞,姿态凌厉震撼天下。当年街头献艺,围观者层层叠叠,形如山岳。”
“草圣张旭便是因目睹其舞姿,豁然开悟,方得笔走龙蛇,成就一代书法。”
“可惜公孙大娘正值盛年,却骤然失踪,她的剑舞自此失传人间。”
陆小凤话音刚落,目光便落在莫千源脸上,心中疑惑他为何忽然提到四百年前的公孙大娘。
莫千源轻笑了一下:“你猜得没错,那几句话说的正是她。”
“她之所以不再舞剑,是因为后来掌握了真正登峰造极的剑术。”
陆小凤眼神微动:“可是《越女剑法》?”
“是。”莫千源缓缓点头,“当年,她偶然收留了一位牧羊少女。”
“那位少女看似平凡,实则是一位隐世的女剑仙。”
“一次观舞之后,那少女随口说了几句见解。”
“公孙大娘一听便知遇上了绝世高人,当即诚心求教。”
“那牧羊女并未推辞,指点她整整半月。”
“就在这短短时日里,公孙大娘悟出了一套无上剑法。”
“原本并无名称,但她得知那少女来自春秋末年的越地,便将此法命名为《越女剑法》。”
“凭此剑法,她踏入武皇之境,寿元绵延三百年。”
“其间,她意外寻回早已失传的《孙子兵法》战阵篇。”
“那时天下烽烟四起,百姓流离,她不愿袖手旁观,决意寻找一位明主,托付兵书。”
“走遍列国,却始终未遇可托天下之人。”
“本想从民间择才而辅,可惜天命将尽,气力难支。”
“兵书该归何处?”
“随她埋入黄土?实在可惜。”
“随意交付他人?又恐落入奸佞之手,反酿祸乱。”
“思来想去,她终于定下一个计策。”
“她取出一块偶然所得的天外神铁,熔炼成一对刀剑。”
“兵书藏于刀中,剑内则封存《越女剑法》。”
“刀名‘屠龙’,剑名‘倚天’。”
“所谓屠龙,是希望将来有英雄豪杰得此刀,以兵书推翻暴政,斩断昏君气运,开创太平盛世。”
“随后,她将屠龙刀隐匿于世间,只待有缘。”
“倚天剑,则送给了一个雪夜中拾来的孤女——秦思容,即日后的峨眉开派祖师。”
“她将刀剑之秘告知秦思容,并留下遗训——”
“若有一日屠龙刀重现人间,且落入仁心义胆之士手中,秦思容当持倚天剑前往,以刀剑相击。”
“双器俱裂之时,志士取兵书以安天下,《越女剑法》则归秦思容所有。”
“一旦她练成此法,亦可达武皇之境,助真主成就千秋伟业。”
“当那心怀赤忱之士功业成就,却背弃本心、残害苍生之时,秦思容便可用《越女剑法》将其诛杀,以安黎民。”
“此剑为斩断暴政而生,象征天理昭昭,故名‘倚天’。”
“秦思容铭记公孙大娘临终所托。”
“多年之后,屠龙刀重现尘世,落入一人之手。”
“那人从公孙大娘留在刀旁的信笺中,得知了倚天剑的存在,也知晓刀与剑中暗藏玄机。”
“但他不知倚天剑归谁执掌。”
“更不明白,在何种因缘之下,持剑之人会主动现身相寻。”
“于是他在江湖广布传言:‘武林至尊,宝刀屠龙;号令天下,莫敢不从。倚天不出,谁与争锋?’意在引出倚天剑主。”
“秦思容果然闻风而动,悄然现身,并暗中观察此人许久。”
“可惜此人行止不堪,未能入她法眼,她遂悄然离去。”
“不久,此人意外毙命,屠龙刀遭人夺走,再度流转江湖,几经辗转,归属难定。”
“自此以后,唯有秦思容一人掌握倚天屠龙之秘。”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综武:写个日记,仙子人设崩了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