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大军的施工队第二天一早准时到来,三轮车轰鸣声打破了黎家老宅多年的沉寂。黎曼卿站在门廊上,看着工人们利索地卸下建材,开始修补屋顶和窗户。敲打声、锯木声、工人们的吆喝声,让这个曾经死寂的地方重新焕发出生机。
然而,这些声响也引来了不速之客。
最先出现的是几个好奇的孩子,他们躲在篱笆外,探头探脑地张望。接着是一些路过的村民,故意放慢脚步,目光毫不掩饰地打量着正在施工的老宅和站在门廊上的黎曼卿。
黎曼卿能感受到那些目光——好奇、探究、甚至有些冷漠。她保持镇定,假装没有注意到那些注视,专心监督施工进度。但内心的不适感却在逐渐累积。
中午时分,她去小卖部买水给工人们解渴。一走进店里,原本热闹的谈话声突然低了下来。几个正在买东西的妇女交换着眼神,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微妙的氛围。
黎姐来啦?
店主热情地打招呼,但眼神中带着探究:
听说您家在大兴土木啊?
只是简单修葺一下老宅。
黎曼卿平静地回答,买了水和一些零食。
她能感觉到背后的目光如芒在背。付钱时,听到身后传来压低声音的议论:
...就是黎家那个女儿,听说以前是大老板...
...怎么突然回来了?是不是在外面混不下去了?
...看着挺有气质的,不像普通人...
黎曼卿始终保持着得体的微笑,接过找零后转身离开。
走出小卖部,她能感觉到那些目光追随着她的背影。在这个封闭的小村庄里,一个新面孔的出现,尤其是她这样气质与众不同的城里人,自然成了最大的谈资。
下午,施工继续进行。黎曼卿注意到,老宅外围观的人越来越多。有些是明目张胆地站在路边看,有些则是假装路过,实则放慢脚步仔细观察。
最让她不适的是几个坐在对面树荫下的老人,他们一边摇着蒲扇,一边指指点点,显然在议论着她和这座老宅。那些经历岁月沉淀的目光锐利而直接,仿佛能看透她所有的秘密。
黎曼卿强迫自己专注于监督工程。她检查建材质量,确认施工细节,与工头讨论下一步计划。这些商业谈判的本能让她暂时忘记了周遭投来的质疑的目光。
但当她独自一人时,那种被窥视的感觉又回来了。她走到哪里,似乎都有眼睛在注视着她。去井边打水时,有邻居在篱笆那边在修剪花草;去后院查看时,有小孩不小心把球扔进了院子。
这种无处不在的关注让她感到窒息。在大城市里,她可以隐身在人群中,享受 anonymity 带来的自由。但在这里,每个人都认识每个人,任何新面孔都会成为焦点,更何况是她这样带着神秘色彩的回归者。
傍晚,施工队收工后,黎曼卿终于有机会喘口气。她坐在门廊上,看着修缮一新的老宅外观,心中既有成就感,也有沉重感。房子的物理修复可以雇人完成,但如何修复自己与这个社区的关系,却是更大的挑战。
她注意到对面树荫下的老人们还在,似乎在这个小村庄里,观察 newers 成了他们晚年的娱乐之一。黎曼卿深吸一口气,决定主动出击。
她泡了一壶茶,端着几个杯子,走向那群老人。
各位叔伯阿姨,
她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温和有礼:
天气热,喝杯茶解解渴吧。
老人们显然没料到这个举动,一时间有些手足无措。一个看起来最年长的老人率先接过茶杯:
多谢了,黎家闺女。
黎曼卿顺势在旁边坐下:
我刚回来,对村里很多事都不熟悉,还望各位长辈多多指教。
这话打开了话匣子。老人们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地说起村里的情况:谁家孩子考上了大学,谁家办了养殖场,谁家儿子娶了媳妇...
在这个过程中,黎曼卿也了解到老宅的一些历史。原来在她离开后,老宅一直由远房亲戚代管,但几年前那个亲戚搬去了城里,宅子就一直空着。村里人曾经提议买下这块地,但因为产权问题没能达成一致。
你父母都是好人啊,
一个满脸皱纹的老奶奶感慨道:
那时候村里谁家有困难,他们都会帮忙。你母亲做的酱菜,那可是全村最好吃的。
黎曼卿心中泛起一丝温暖。这些关于父母的回忆,让她与这个地方重新建立了情感连接。
但很快,话题又转到了她身上。
黎家闺女,听说你以前在大城市里当大老板?怎么想着回来了?一个老人直白的问道。
所有目光都集中在她身上。黎曼卿保持微笑:
城市生活太累了,想回来过过清净日子。
这个回答显然不能让人满意,但也没有人继续追问。然而黎曼卿能感觉到,那些目光中的探究并未减少。
夜幕降临,老人们陆续回家。黎曼卿独自收拾茶具,心情复杂。今天的主动接触虽然缓解了部分紧张气氛,但她知道,在这个封闭的社区里,她的每一个举动都将继续被观察和议论。
回到老宅,黎曼卿站在修缮一新的客厅里。工人们的工作很出色,屋顶不再漏水,窗户也能严密关闭,但她心中的漏洞却难以填补。
她打开新买的智能手机,信号比昨天好了一些。有一条新信息,是林雪发来的:
货已发出,注意查收。一切安好?
黎曼卿回复:一切正常。谢谢。她删除记录,心中升起一丝暖意。至少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个人关心着她的安危。
但这份温暖很快被孤独感取代。她走到窗前,看着外面漆黑的夜空。在这个小村庄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和角色,唯有她,像一个突兀的外来者,不被真正接纳。
那些目光——好奇的、探究的、冷漠的——仿佛仍在黑暗中注视着她。黎曼卿知道,要在这个地方立足,她需要做的远不止修复一座老宅。
她需要重建自己的身份,重新定义自己与这个社区的关系。而这将是一个比任何商业谈判都更加艰难的过程。
黎曼卿拉上窗帘,却拉不上那些目光。在这个夜晚,她更加深刻地意识到:真正的修复,不是修补屋顶和窗户,而是修补那些被岁月和遭遇撕裂的人际关系和自我认同。
而那些无处不在的目光,将是她必须面对和克服的第一道关卡。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涅盘枭凰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