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板车上活蹦乱跳、鳞片在秋日阳光下闪烁着银光的肥鱼,李铁牛和李大志父子俩站在田埂上,激动得几乎说不出话来。空气中弥漫着稻谷成熟的醇香和鱼腥气,这味道在他们闻来,却比任何花香都令人沉醉。板车上的鱼,估摸着至少有上百斤!这还不算他们提前留给自家吃的。
“爹……这……这都是咱家田里出来的?”李大志的声音带着颤抖,他搓着粗糙的大手,眼睛瞪得老大。
李铁牛没有立刻回答,他伸出布满老茧的手,抚摸着一尾肥硕的鲫鱼,冰凉的触感和有力的挣扎无比真实。他想起春天时老村长和伙计们的劝阻,心中一阵后怕,更是对女儿娇娇充满了感激和惊奇。
“快,大志,赶紧的,趁新鲜拉去镇上!”李铁牛压下激动,吩咐道,“挑几条最精神的,给绣庄王掌柜送去,多谢他照顾。剩下的找个好位置,看能不能卖上个好价钱!”
“哎!好嘞,爹!”李大志浑身是劲,拉起板车就往镇上走。
镇上车水马龙,比往日更加热闹。李大志寻了个靠近市口的位置,刚把板车停稳,那满车活蹦乱跳、个头远超寻常的大鱼就吸引了众人的目光。人们围上来,七嘴八舌地问价,啧啧称奇。
“哟!这鱼可真肥!哪捞的?”
“小伙子,这鱼怎么卖?”
李大志憨厚地笑着,一边称鱼收钱,一边按照妹妹娇娇事先教的话回道:“这是俺家自个儿田里养的,吃稻花、虫子长大的‘稻花鱼’,肉嫩,没土腥气!”
“稻花鱼?”这新鲜词儿引得众人更加好奇。就在这时,几个穿着体面、管事模样的人挤了进来,为首的中年人目光锐利地扫过板车上的鱼,脸上露出讶异之色。旁边有认识的小声提醒李大志:“这是县太爷府上的周管家!”
周管家仔细看了看鱼,又抬眼看向李大志,语气带着几分审视:“后生,你说这鱼是田里养的?可是实话?”
李大志有些紧张,但还是老实回答:“回管家老爷的话,千真万确!是俺爹和俺,按俺妹妹想的法子,在俺家稻田里养的,今天刚捞上来。您看这鱼,多精神!”
周管家见李大志面相憨厚,不似作伪,而且这鱼确实鲜活肥美,不同于寻常河鱼,便点了点头:“嗯,倒是稀奇。我们府上今日正需采买鲜鱼,你这些鱼,品相不错,我都要了。不过,你且详细说说,这‘稻花鱼’究竟是怎么回事?”
李大志见是大主顾,连忙将稻田养鱼的法子,如何管理水层,如何开挖鱼沟等,拣那能说的、容易懂的说了一遍。周管家越听越是惊奇,他走南闯北,也算见多识广,却从未听过如此巧妙的法子。他心下暗忖:若此法可行,岂不是能令田地增产,百姓多一份收入?这可是利民的好事!
他当下便按市价高价买下了所有的鱼,临行前又特意对李大志说:“后生,你家这法子若真如你所说,可是件大好事。回去告诉你家大人,好生照看田地,若真有奇效,说不定县尊大人也会过问。”
李大志又惊又喜,连连点头,揣着卖鱼得来的沉甸甸的银钱(远比预计的多),恍恍惚惚地去了绣庄,给王掌柜送鱼时,王掌柜听闻鱼被县令管家买走,还夸赞了“稻花鱼”,更是对李家高看一眼,连声说李铁牛养了个好儿子、好女儿。
且说周管家回到县衙后宅,将采买的“稻花鱼”呈上,并特意向县令老爷禀报了这桩稀奇事。这位县令姓方,乃是科举正途出身,素有清名,为人务实,颇关心农桑。他听了管家的描述,大感惊奇:“哦?竟有此事?在稻田中养鱼,鱼稻两得?这倒真是闻所未闻!可知是哪户人家所为?”
周管家忙答:“是城外李家村一户姓李的农家,听他家后生说,是他家小女儿想出的法子,今年初次尝试,便大有收获。”
方县令捻须沉吟:“农家小女,竟有如此巧思?若此法果真可行,于我县农事大有裨益。周管家,你留意着,待秋收之后,查明那李家稻田收成如何。若确有效验,本官倒要亲自见见这户人家,问问这‘稻花鱼’的究竟。”
“是,老爷。”周管家躬身应下。
与此同时,李大志带着卖鱼的钱和县令管家关注的消息回到了李家村。当他把银钱和消息一并告知家人时,李家小小的土坯房里再次被巨大的喜悦和一丝惶恐笼罩。
“县……县太爷都知道了?”王氏的声音有些发颤,既是激动,又是不安。
李铁牛则激动得在屋里踱步:“好啊!好啊!娇娇,你听见没?咱家的法子,连县太爷都惊动了!”他看向女儿的眼神,已经不仅仅是疼爱,更添了几分信服甚至倚重。
娇娇心中也是波澜起伏。她没想到效果这么好,传播这么快,竟然直接引起了地方最高行政长官的注意。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机遇在于,如果得到官府认可和推广,她的想法能更快惠及更多人;挑战在于,必须确保万无一失,尤其是接下来的稻谷产量,必须经得起检验。
她深吸一口气,对家人说:“爹,娘,大哥,这是好事。说明咱们的路子走对了。现在最关键的是,咱们的稻子,一定要好好收割,好好称重,拿出实实在在的收成来,这样才能让县太爷和大家都信服!”
全家人都郑重地点了点头,目光齐刷刷地投向了谷场上那片金灿灿的、等待脱粒的稻谷。空气中,充满了丰收的喜悦和无限的期待。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综影视:女配的千层套路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