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轮滚滚,马蹄声碎,载着满身风尘与满怀心事的四人,终于抵达了天子脚下——北京城。那高耸入云的城墙、熙来攘往的人流、以及空气中无形弥漫的皇家威严与权势气息,瞬间包裹了他们。夏紫薇下意识地攥紧了李娇娇的衣袖,眼中既有抵达目的地的激动,更有深不见底的惶恐。李文启面色凝重,夏叔更是紧张得手足无措。唯有李娇娇,在最初的震撼过后,迅速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一双明眸锐利而审慎地扫视着这座将决定他们命运的帝都。
他们没有贸然进入内城那显贵云集之地,而是在外城相对不那么引人注目、但治安尚可的区域,寻了一处门面干净、后院清静的“悦来客栈”住下。安顿好行李,四人甚至来不及梳洗,便聚在李文启的房中,门窗紧闭,开始了抵京后的第一次,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次密议。
“二哥,夏叔,紫薇,”李娇娇压低声音,语气是前所未有的凝重,“京城已到,但真正的难关,现在才开始。我们须得牢记,一步踏错,满盘皆输。”
夏叔连连点头,老脸上满是依赖:“全凭李公子和李姑娘做主。” 夏紫薇紧紧挨着李娇娇,仿佛她是唯一的浮木。
李文启沉声道:“娇娇说的是。眼下最要紧的是稳住阵脚。我明日便去寻济南府学同窗引荐的几位在京同年,先从士子圈中打听消息,了解京城近况,尤其是……各部院衙门的规矩,以及几位重臣的为官风评与府邸大致情况。” 他话语谨慎,但“重臣”二字,彼此心照不宣,首要目标便是大学士福伦的府上。
李娇娇点头,她的思路异常清晰:“二哥负责外联,这是正途。但切记,初期只叙同乡之谊、论学子学问,绝不可急切打听福家之事,以免引人疑窦。我们需要的不是泛泛的消息,而是真正有价值、能为我们所用的‘契机’。”
她转向夏叔:“夏叔,您经验老到,这几日要辛苦您,多去茶楼、酒肆、车马店这些三教九流汇聚之地,看似闲坐饮茶,实则留心倾听。京城物价、各府邸车马规制、仆役间的流言蜚语,甚至是哪家大人府上近日有无红白喜事、诗会宴饮,这些琐碎信息,都可能暗藏玄机。”
最后,她握住夏紫薇冰凉的手,语气坚定而温柔:“紫薇,你最是关键,也最需忍耐。从今日起,你不再是夏雨荷的女儿,只是山东李家来京探亲访友的表小姐。言行举止,务必谨慎,绝不可在外人面前流露丝毫异样。我们要等,等一个万全的时机。”
策略既定,四人便如精密的齿轮开始运转。李文启每日外出访友,凭借秀才功名和沉稳得体的谈吐,逐渐融入了一些低阶官员子弟和士子的圈子。他谨记李娇娇的叮嘱,只谈风月学问,议论经史子集,对敏感话题避而不谈,慢慢积累着人脉和信任。
夏叔则发挥了他老仆的优势,每日混迹于市井之中,看似昏聩,实则耳听八方,将听来的零碎信息一一记在心里,晚间回来便详细告知李娇娇。哪条街的巡更最严,哪家王府的采买排场最大,甚至福家负责采买的管事喜好去哪家茶楼听曲,这些看似无用的信息,都被李娇娇仔细记录、分析。
而李娇娇自己,则坐镇客栈,统筹全局。她首要任务是稳定内部,尤其是夏紫薇的情绪。她深知紫薇心绪起伏最大,便每日陪她读书、习字、做女红,用各种方式分散她的注意力,同时不断强化她的心理建设:“紫薇,记住,我们不是来乞求,是来拿回你应得的东西。所以,内心要稳,姿态要正。”
其次,她开始精心伪装身份,准备“道具”。她利用李家受皇封的底气和带来的银钱,为四人都置办了几身体面但不扎眼的行头。她亲自为夏紫薇设计了合情合理的“出身”——一位家道中落、前来投奔远房表亲(即李家)的官宦之后,并为此编造了完美的籍贯、家世背景,甚至预设了可能被盘问的细节,反复与紫薇演练,务必做到对答如流,天衣无缝。她还特意准备了一些山东带来的、不算贵重但颇具地方特色的土仪,以备不时之需。
更重要的是,李娇娇开始深入研究大清律例和官场礼仪。她让李文启借来相关书籍,仔细研读关于户籍、关防、投递文书等方面的规定,甚至模拟了各种可能出现的盘查场景。她深知,与福家这样的顶级豪门打交道,任何细微的失礼或漏洞,都可能导致前功尽弃。
日子在高度紧张和有条不紊的准备中悄然流逝近一个月。这期间,李文启在士子圈中渐渐站稳了脚跟,甚至在一次诗会上,因一首咏物诗立意新颖,得到了一位翰林院编修的随口称赞,这让他们接触的圈子稍微提升了一点层次。夏叔也摸到了一些有用的信息,比如福晋每月初一十五会去普渡寺上香,福伦大学士治家极严,门房眼光甚高等等。
这晚,四人再次聚首。李文启道:“近日结识一位国子监的贡生,其兄在礼部当差,或许可旁敲侧击,了解投帖谒见官员的常规流程与禁忌。”
夏叔也道:“老奴打听到,福家西席先生常去琉璃厂的一家旧书铺,或许……这是个能递话的缝隙。”
李娇娇仔细听着,脑中飞速运转。她没有被这些初步的进展冲昏头脑,反而更加谨慎:“二哥打听流程甚好,但切记,我们暂时绝不投帖。夏叔的消息也有价值,但那西席关系福家内幕,接触需极谨慎,眼下还是以观察为主。”
她总结道:“我们已初步立稳脚跟,对京城和福家有了模糊概念。但火候还远未到。下一步,二哥继续深耕士林,争取能接触到与福家有些许关联的中间人。夏叔继续留意市井动态。我和紫薇则需进一步‘亮相’。”
她看向窗外沉沉的夜色,目光坚定:“我们需要一个更自然、更不引人怀疑的方式,让‘李家小姐’和‘夏姑娘’这个名字,在某个恰当的圈子里,留下一个清浅但正面的印象。然后,静待东风。”
她没有说出具体计划,但心中已有雏形——或许是参加某个由低阶官员家眷组织的、不太起眼的赏花会或慈善斋宴,凭借得体的礼仪和适当的才艺(如紫薇的琴艺或她的见识),不着痕迹地进入某些人的视野。这一切,都必须如春雨润物,无声无息。
京城的水深不可测,但李娇娇相信,凭借他们的谨慎、耐心和这步步为营的准备,一定能在惊涛骇浪中,找到那一线成功的曙光。认亲之路,道阻且长,但他们已扎下了第一个坚实的营垒。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综影视:女配的千层套路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