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谋长首先打破了沉默,他指着地图,沉声分析道:“这是一个险招,但也是妙招。我们的装备数量在纸面上处于绝对劣势,常规作战必败无疑。但如果我们能用雷霆手段,在演习一开始就打掉他们的指挥中枢、侦察节点和空中优势,那么他们那张看似庞大的巨网,就会瞬间变成一盘散沙。”
另一位将军也点头附和:没错,现代战争打的是信息,是体系。只要我们能瘫痪他们的体系,他们的航母再多,也不过是漂在海上的铁棺材。
所有人的目光,最终都汇集到了主位上的xxxx身上。
xxxx的指节,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发出沉稳而有力的声响。
他的目光深邃,仿佛已经穿透了屏幕,看到了那片波涛汹涌的西太平洋。
良久,他停下了敲击,缓缓站起身。
“朋友来了,我们有好酒。豺狼来了,我们有猎枪。”
他的声音平静,却蕴含着雷霆万钧的力量。
“他们想演习,想秀肌肉,那我们就陪他们演!他们想搞多国联合,那我们就让他们看看,在绝对的技术实力面前,数量优势是个多么可笑的词。”
他走到巨大的屏幕前,目光扫过那支庞大的联合舰队图标,嘴角勾起一抹冷峻的弧度。
“他们以为这是在给我们划红线,立规矩。那我们就用事实告诉他们,在龙国的家门口,谁说了都不算,只有真理说了算。而我们的真理,就在电磁炮的射程之内。”
xxxx转过身,面向全体与会人员,下达了最终的指令。
“我命令,立即启动应对预案!”
“既然他们要演,那我们就在同一时间,同一片海域,也搞一场演习!针锋相对!”
“我们要用这场公开课,告诉全世界,战争的形态,已经变了!”
“至于我们还在轨道上测试的天基激光武器,xxxx的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那是留给那些真想掀桌子的客人的最后一道硬菜。现在还不到上桌的时候,我们还能藏很久。”
“是!”
指挥中心内,全体起立,洪亮的回应声响彻云霄,充满了必胜的信念。
……
半小时后。
就在全球网络还在为丑国的七国联合军演而疯狂刷屏时,龙国官方所有媒体平台,在同一时间,发布了一则简短却石破天惊的公告:
【龙国人民解放军关于在东海及南海相关海域举行军事演习的公告】
根据年度训练计划,我军将于x月x日至x月x日,在我国东海及南海相关海域,组织例行性军事演习。演习期间,相关海域及空域将进行临时管控。
此次演习旨在检验部队联合作战能力,提升维护国家主权和海洋权益的实战水平。演习不针对任何特定国家和目标。
公告的最后,还附上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
本着友好交流,共同进步的原则,欢迎一切爱好和平的国际力量,对此次演习进行观摩。
公告一出,全球舆论瞬间炸裂。
刚刚还在狂欢的丑国及其盟友的网友们,像是被人当头泼了一盆冰水,集体愣住了。
而龙国的网络上,则瞬间从“嘲讽模式”切换到了“沸腾模式”。
龙国网友(Id: 东风快递使命必达): “卧槽!卧槽!卧槽!正面硬刚!我就喜欢国家这暴脾气!”
龙国网友(Id: 学不动了想开高达): “什么叫不针对任何特定国家啊?(狗头.jpg)这简直是把我就针对你写在脸上了!”
龙国网友(Id: 进击的兔子): “最后一句是精髓!欢迎观摩!翻译一下就是:都看好了啊,爸爸要开始表演了!这波操作,我愿称之为贴脸开大!”
空气中,已经能嗅到电磁波与火药交织的紧张气息。
陈启明此时,已经回到自己的秘密地下研究所。
外界的惊涛骇浪,于他而言,不过是七只苍蝇的嗡嗡叫。
陈启明对这具才诞生不久的划时代杰作,端详了不到十分钟,眉头就渐渐锁了起来。
在他眼中,这件足以让任何国家的军事专家陷入狂喜的装备,此刻却显得那么粗糙,那么不完美。
“不行,这顶多算是个beta测试版,甚至连Rc候选版都算不上。”他摇了摇头,自言自语道,“bug太多,用户体验太差,交互逻辑也有待优化。要是就这么拿出去,岂不是砸了我陈启明的金字招牌?”
如果此刻有任何一位军工领域的总工程师在场,听到这番评价,恐怕会当场申请脑部ct,检查一下自己是不是听觉神经出了问题。
这还叫bug太多?这简直是直接从石器时代跳跃到了星际时代,你管这叫有待优化?
但在陈启明看来,真正的完美,是每一个子系统都达到理论上的极限,并且能够像一个和谐的生命体一样,无缝协同。
他来到电脑前,开始对这个beta版进行惨无人道的代码审查和版本迭代规划。
首先被他盯上的,就是他之前最引以为傲的驱动与传动系统。
他要将现有的介电弹性体驱动单元,从宏观模块,解构成数百万个微米级的独立单元,他称之为,生物模拟神经肌肉单元。
这个概念的核心,是借鉴人体肌肉由无数肌原纤维束构成的生理学原理。每一个微米级的人造肌纤维束都可以被独立控制。
当需要爆发巨力时,数百万个纤维束同步收缩,其力量足以掀翻坦克;当需要进行精细操作时,只有少数纤维束被激活,其控制精度甚至可以让他穿着两米高的装甲,徒手拿起一枚生鸡蛋而蛋壳不碎。
这种宏观力量与微观精度的统一,才是真正的肌肉。
同时,他要升级多频段谐振驱动算法。
利用量子AI模拟器深度学习人体肌梭和腱梭的生理反馈机制,让系统不仅仅是预测穿戴者的运动意图,更能实时感知每一束人造肌腱的张力、形变和疲劳状态。
这能实现类似生物牵张反射的瞬时保护性收缩,在穿戴者做出可能损伤自身关节的动作时,装甲会主动介入,进行力道修正,防止动作过载。
这将把人机协同的延迟,从毫秒级,压缩到生理神经信号的传导级别。
最后,他还在能量回收上做文章。
介电弹性体在形变过程中会产生废热和微弱的压电效应。他计划设计一套嵌入式热电回收系统,将这些被浪费的能量收集起来,反哺给低功耗传感器或微环境温控系统。
用他的话说,这就叫循环经济,连能量都要做到可持续发展。
接着,陈启明将目光移向了感知与控制系统。
他提出了预测性数字孪生与战场学习的概念。
系统会为每一位穿戴者建立一个独一无二的高保真度个人数字孪生模型。
在执行任务前,AI会在虚拟环境中,基于现有的战场情报进行数百万次模拟推演,提前规划出最优的行动路径、火力方案和潜在风险点。
在任务中,系统会持续学习穿戴者的个人运动习惯和战术偏好,动态调整控制参数。
“简单来说,就是给每个战士都配一个顶级AI陪练,这个陪练在你上场前,已经帮你把这个副本的所有通关路线和隐藏boss的技能都摸透了。”陈启明在白板上画了一个游戏手柄的草图,“这装备,越用越懂你,真正实现从通用装备到个人定制神装的进化。”
为了解决装甲带来的感官隔离问题,他计划在装甲内表面覆盖一层高密度的微触觉传感网络。
这个网络由无数压力、温度和振动传感器阵列构成。它能让穿戴者隔着厚重的装甲,清晰地感受到接触物体的表面纹理,是粗糙的岩石还是光滑的金属;能感受到空气中微弱的温度变化和气流扰动。
这种真实的沉浸感,将极大增强战场环境感知能力。
紧接着是材料与结构系统。
他决定采用梯度功能与可变刚度装甲设计。借鉴螳螂虾的攻击性肢体和贝壳的防御性结构,将装甲设计成多层复合结构。
最外层是极端坚硬的陶瓷金属层,用于弹开攻击;中间是韧性极高的碳纳米管纤维复合材料,用于吸收和分散冲击能量;最内层则是吸能缓冲层。最关键的,是在中间层嵌入磁流变液。当传感器检测到高速冲击时,系统会瞬间施加电磁场,使受击区域的磁流变液在毫秒内变得像金刚石一样坚硬,实现动态响应装甲。
现有的自修复能力也需要进阶。他计划引入仿生血管式自修复系统。
在复合材料内部,构建一个三维微血管网络,其中循环着修复剂单体和催化剂。当装甲出现裂纹时,微血管会像人体的毛细血管一样破裂,修复剂迅速流出并在损伤处聚合愈合。
这能应对更大尺度的物理损伤,让装甲拥有真正意义上的“自愈”能力。
最后,他还要在装甲最外层覆盖一层柔性电致变色单元。通过量子AI实时处理周围环境的光学、红外乃至雷达波信息,系统可以动态调整装甲表面的图案、颜色和热信号特征,让穿戴者在可见光、红外和雷达波段同时实现主动隐形。
最后,是能源与系统集成的优化。微型核聚变电池提供了近乎无限的能量,但如何高效利用,是一门艺术。
他设计了一套基于AI的动态能量管理系统。系统会实时监控所有子系统的能耗,并根据当前任务的优先级,进行毫秒级的智能调度。比如,在高速冲刺时,能量会优先供给下肢的驱动单元;而在潜行侦察时,能量则会优先供给光学迷彩和传感器系统。
“这就叫好钢用在刀刃上,确保在任何极限任务下,都能实现最长续航。”
他看着满满多个文件的构想,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而这套全新的设计,这具融合了生物学、材料学、人工智能和量子物理学的终极单兵作战平台,需要一个新的名字。
“就叫,玄武吧。”陈启明轻声说道。
玄武,古代神话中的北方之神,龟蛇合体,主宰水与冬,象征着极致的防御和不朽的生命力。
这个名字,完美诠释了他对这套终极装甲的期望。
外界,七国联合军演的舰队正在向预定海域集结,网络上的喧嚣已经达到了顶峰。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神系统:从高三开始引领科技革命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