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电视节“白玉兰绽放”颁奖典礼当晚,星光熠熠,流光溢彩。前台是镜头追逐的焦点,是掌声与荣耀的殿堂;而后台,则像一座精密运转的蜂巢,弥漫着无形的高压与喧嚣。
凌玥作为受邀参与部分幕后策划的人员,一身香槟色斜肩软缎长裙,长发松松挽起,几缕碎发垂在颈侧,既不失礼于场合,又比前台的女星们多了几分行动上的便利。她穿梭在忙碌的人群中,目光却像有精准雷达,掠过一张张或兴奋或紧张的面孔,最终定格在某个相对安静的通道拐角。
王安宇站在那里。
他穿着量身定制的高定黑色西装,领结一丝不苟,身姿挺拔,是镜头前无可挑剔的英俊模样。但凌玥捕捉到了他细微的动作——他正无意识地用指尖反复捻着袖口,目光放空地看着对面墙壁上闪烁的电子屏幕,上面正实时转播着前台盛况。那是一种典型的INFp在过度社交消耗后的“充电”状态,或者说,是内耗前的缓冲地带。密集的寒暄、公式化的微笑、无处不在的镜头,显然正在榨取他的精力。
凌玥没有立刻上前。她先是去茶水间,特意避开了提神的咖啡和浓茶,要了一杯温热的、散发着淡淡甜香的桂圆红枣茶。然后,她才端着那只白色的瓷杯,步履从容地走了过去。
“王老师。”她声音轻柔,像是怕惊扰了他的静谧。
王安宇回过神,见是她,眼底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放松,那绷紧的肩线几不可查地松弛了一毫米。“凌老师。”他颔首示意。
凌玥将温热的茶杯递过去,“喝点热的,暖暖胃。等下还要上台做特邀嘉宾,保存点体力。”
杯壁传来的暖意透过指尖,似乎稍稍驱散了些许他周身的低气压。他接过,低声道谢:“谢谢,正好有点……”他顿了顿,似乎在寻找合适的词。
“有点耗电过度?”凌玥接过话,唇角弯起狡黠的弧度,那双明亮的眼睛看着他,带着了然的笑意,“理解。毕竟,‘高情商发言’也是个体力活,脑细胞阵亡速度堪比跑马拉松。”
又提这个梗!
王安宇这次直接失笑出声,那点残存的紧绷感彻底被冲散。他无奈地摇头,看着她,眼神里带着连自己都没察觉到的纵容和亲近:“凌老师,我这个梗在你这里是过不去了,是吧?”
“哪能呢,”凌玥笑眯眯的,“这是对你的最高赞誉。证明你反应快,会说话,是娱乐圈难得的‘脑子跟得上嘴巴’的代表人物。”她语气轻松,带着点戏谑,却奇异地让人生不起气来,只觉得亲切有趣。
就在这时,一位工作人员匆匆过来,提醒王安宇准备候场,他的搭档已经在等了。王安宇点了点头,将杯中温热的茶饮尽,把空杯递还给凌玥。
“那我先过去了。”他整理了一下领结,准备转身。
“等一下。”凌玥忽然出声。
他停下脚步,回头看她。
凌玥上前一小步,伸出手,却不是碰他,而是虚虚地指向他西装左侧的领口下方,“这里,刚才端杯子可能蹭到一点点水渍,不明显,但镜头可能会抓到。”她说着,从随身小巧的手拿包里,变戏法似的拿出一个极小的、带软毛刷的去尘滚轮,快速而轻柔地在他指示的位置滚了一下,“好了。”
动作快得只有两三秒,自然得仿佛只是顺手之劳。
王安宇低头看了看,那里光洁如新。他抬眼,看向凌玥,灯光下,她微微仰着头,眼神专注而清澈,带着一种纯粹的、解决问题的认真。
一种难以言喻的感觉涌上心头。在这个人人都在关注他飞得高不高的名利场,似乎只有她,会留意到他衣领上可能存在的、微不足道的水渍,会在他耗电过度时递上一杯暖茶,会用独有的幽默化解他的内耗。
她像一阵温柔而清爽的风,吹散了他心头的些许滞涩与尘埃。
“凌玥,”他第一次叫了她的名字,省略了“老师”二字,声音低沉而清晰,“谢谢。”
这一次的“谢谢”,与拍摄棚里的那一次,意味已然不同。
凌玥微微一笑,收好小滚轮,“快去吧,王老师,加油。”
王安宇深深看了她一眼,转身走向候场区,步伐似乎比刚才更稳健了些。
凌玥看着他挺拔的背影融入人群,指尖轻轻摩挲着尚存他掌心余温的瓷杯。
她知道,白玉兰颁奖典礼的舞台,是他的高光时刻之一。但在这个夜晚,于他而言,或许后台这短暂的交集,这杯恰到好处的暖茶,这句心照不宣的玩笑,以及那个微不足道却及时无比的整理,才更值得被写进日记里。
她正在一点点地,从“工作伙伴”,变成他世界里,一个特殊的存在。
一个能让他放松,让他感觉被理解,让他不自觉地想要靠近的……解语花。
暖冬的触手,正悄然蔓延,缠绕上彼此的心跳。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攻略全明星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