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快亮时,靠山屯的鸡叫了第一声,声音清亮,划破了夜里的寂静。戏台周围的村民们都松了口气,有的坐在地上,有的互相说着话,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李叔把铜烟袋锅别在腰上,走过来拍了拍林栩的肩膀:“栩,你可真是你爷爷的好孙女,救了咱们整个屯!”
马婆婆把照邪镜从横梁上取下来,镜面已经恢复了平静,只映出戏台和村民们的影子,没有之前的邪影了。她把镜子递给林栩:“残魂被彻底吸进镜子里,不会再出来了。这镜子以后就是你的了,能帮你辨邪祟,护着你。”
林栩接过镜子,镜面冰凉,却透着股安心的气。她往戏台底下看,之前黑色圈的地方,露出块石头,上面贴着两块合在一起的碎玉,淡金色的光还在慢慢散,石头旁边,放着个小小的鼓槌,是爷爷当年用的,上面刻着个 “根” 字,是爷爷的名字。
“把鼓槌收着吧,” 马婆婆指着鼓槌,“是你爷爷留给你的,以后敲引魂鼓,用这个,能聚更多的善魂。”
林栩走过去,捡起鼓槌,木头上还带着点温热,像是爷爷刚用过。她把鼓槌插进引魂鼓的鼓套里,鼓身突然 “嗡” 地响了,像是在呼应。
村民们开始收拾东西,有的帮着拆阳气圈的红绳,有的帮着打扫戏台的木板,还有的去给林栩和马婆婆端热水。王婶端着碗红糖姜茶,走过来递给林栩:“栩,快喝点热的,夜里冻着了吧?你看你手都凉了。”
林栩接过姜茶,热气扑在脸上,暖得她鼻尖发痒。她喝了一口,甜里带着点辣,是家里的味道。王婶坐在她旁边,手里拿着找到的鸳鸯绣线,笑着说:“以后再也不用怕邪祟了,咱们屯又能像以前一样,热热闹闹的了。”
林栩点点头,往村东头看 —— 天已经亮了,东方的天际泛出橘红色的光,阳光慢慢洒下来,照在靠山屯的屋顶上,雪化后的屋顶湿漉漉的,泛着光,像是撒了层金粉。老井边的糯米和桃木钉还在,井水泛着淡蓝色的光,清澈见底;老磨坊的门开着,里面的磨盘安安静静的,没有之前的影气;爷爷的老宅子里,东厢房的窗户开着,阳光照在红木柜上,柜子里的嫁妆布和旧笔记,都透着股安稳的气。
马婆婆走过来,坐在林栩旁边,手里拿着爷爷的笔记,翻到最后一页,上面多了行字,是爷爷的笔迹:“栩儿,走阴人之路,不在斩妖邪,在护善魂,守人心。” 林栩摸了摸笔记上的字,心里突然明白了爷爷当年的心意 —— 他不是为了斩邪祟而走阴,是为了守护靠山屯的人,守护那些有执念的善魂。
“以后,这屯里的邪祟,就交给你了,” 马婆婆拍了拍林栩的手,声音很软,“我老了,跑不动了,以后你就是靠山屯的走阴人,像你爷爷当年一样,护着大家。”
林栩握紧引魂鼓,鼓槌在手里很稳。她看着眼前的村民们,看着靠山屯的晨光,心里突然很坚定 —— 她会像爷爷一样,做个好走阴人,护着善魂,守着人心,不让邪祟再伤害这里的人。
上午的时候,村民们在村口摆了桌酒席,没有山珍海味,都是家里常吃的菜:炒鸡蛋、炖鸡肉、腌咸菜,还有热气腾腾的玉米粥,却吃得格外香。林栩坐在主位,旁边是马婆婆和奶奶,奶奶给她夹了块鸡肉,眼里含着泪,却笑着说:“栩儿,长大了,能替你爷爷做事了。”
林栩吃着鸡肉,心里暖暖的。她知道,这场仗虽然赢了,但走阴人的路还很长,以后可能还会有新的邪祟,新的危机,但她不再害怕 —— 她有引魂鼓里的莲儿魂,有照邪镜,有马婆婆的教导,有村民们的支持,还有爷爷的守护,她能走下去。
酒席快结束时,林栩听见引魂鼓里传来莲儿的声音,很轻,却很开心:“栩,你看,阳光真好。” 她往天上看,阳光很亮,照在引魂鼓上,鼓皮泛着淡红色的光,像是莲儿在笑。
她知道,靠山屯的故事,还在继续,而她的故事,才刚刚开始。她会带着爷爷的传承,带着莲儿的守护,带着所有人的信任,一直走下去,做个守护人心的走阴人,让靠山屯的晨光,永远驱散阴寒,永远温暖。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栩栩如生之拜师学道斩妖邪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