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的校园体育馆热闹非凡,彩色气球悬在天花板上,各院系的科技展品沿着展台依次排开,人群穿梭其间,不时传来惊叹与讨论声 —— 这是 A 大一年一度的 “校园科技创新展”,陆知衍的植物生长模型展位就设在场馆东侧的角落,却早早吸引了不少目光。
陆知衍正弯腰调试设备,浅灰色卫衣的袖口挽到小臂,露出腕间苏晚星送的星星手链(上次计算机测验及格的谢礼)。他盯着显示屏上跳动的参数,指尖在键盘上轻轻敲击,眉头微蹙 —— 昨晚模拟演示时,“土壤湿度预警” 功能偶尔会延迟,虽不影响整体效果,却让追求完美的他格外在意。
“学长,你在这儿!” 熟悉的声音从人群中传来,陆知衍抬头,就见苏晚星挤过人群朝他走来,怀里抱着一叠彩色宣传册,还有一个透明的小袋子,里面装着薄荷糖和她亲手画的小卡片。阳光透过场馆的玻璃窗落在她身上,发梢沾着点细碎的光斑,让她看起来像裹了层柔光。
“你怎么来了这么早?” 陆知衍直起身,语气比平时柔和了几分,目光落在她怀里的宣传册上,“这些是……”
“我昨晚打印的宣传册呀!” 苏晚星把宣传册递给他,翻开其中一页,上面除了模型的技术参数,还贴着她画的小麦生长插画,旁边用娟秀的字迹写着 “从实验室到田野,让科技懂庄稼,更懂种庄稼的人”,“我觉得光有技术参数太枯燥了,加些插画和文字,大家会更愿意了解你的模型。”
陆知衍看着宣传册上的插画,小麦穗的线条柔软,连叶片上的纹路都清晰可见,心里像被温水浸过一样暖。他想起上次一起整理农业文学素材时,苏晚星说 “科技不应该是冷冰冰的,要带着对人的在意”,原来她一直记在心里。“很好看,” 他轻声说,指尖轻轻碰了碰插画,“谢谢你。”
“谢什么呀!” 苏晚星笑着摇头,从透明袋子里拿出一颗薄荷糖递给她,“给你,提神的,刚才看你调试设备,好像有点紧张。” 陆知衍接过糖,剥开糖纸放进嘴里,清凉的味道在舌尖散开,刚才的紧绷感瞬间缓解了不少。
没过多久,参观的人渐渐多了起来。苏晚星主动拿起宣传册分发,遇到有人提问 “这个模型到底能帮农民解决什么问题”,她就结合之前整理的农业文学素材,举《田野记事》里 “老周蹲在田埂上摸麦穗” 的例子:“比如农民伯伯种小麦,以前要靠经验判断什么时候浇水,现在模型能根据土壤湿度、天气情况提前预警,就像有个‘农田小管家’,既省时间又能让小麦长得更好。”
她的讲解生动又接地气,不少人停下脚步认真听,还有几个来自农村的同学点头附和:“对!我爷爷种玉米,总怕浇多了水,有这个模型就方便多了。” 陆知衍站在一旁,看着苏晚星从容讲解的样子,眼神里满是自豪 —— 她总能用自己的方式,让更多人理解他坚持的 “科技人文”。
“这位同学,能详细说说模型的‘经验参数输入’功能吗?” 一个穿着中山装的老人走过来,胸前别着 “评委” 的徽章,正是学校农业科技学院的张教授。陆知衍立刻上前,打开模型的演示界面,指着其中一个模块:“张教授您好,这个功能是为了适配农民的种植经验,比如有的农民习惯‘见干见湿’浇水,我们可以把这种经验转化为参数输入模型,让模型更贴近他们的操作习惯。”
张教授点点头,又问:“那你们是怎么确定这些经验参数的?毕竟不同地区、不同农民的经验可能不一样。” 这个问题正好问到了关键,陆知衍下意识看向苏晚星,她立刻会意,拿出手机里的笔记:“张教授,我们整理了很多农业题材的文学作品,还有去实验田跟农民伯伯聊的记录,比如北方农民种小麦会关注‘麦叶发黄’,南方种水稻会看‘稻穗弯腰’,这些都成了参数的参考依据。”
“很好!” 张教授眼睛一亮,指着显示屏说,“现在很多科技产品只注重技术,却忽略了用户的实际需求,你们这个模型既有技术创新,又带着对农民的关怀,这才是有温度的科技。” 他转头看向陆知衍,语气里满是赞赏,“这个想法是谁提的?很有远见。”
陆知衍没有立刻回答,而是侧过头看向苏晚星,眼神里带着明显的认可:“是苏晚星帮我梳理的。她整理的农业文学素材,让我意识到模型不应该只追求数据精准,更要贴近农民的真实生活。” 这句话说得清晰,周围几个驻足的同学都看了过来,苏晚星的脸颊瞬间泛红,却忍不住抬头看向陆知衍,眼里满是欢喜。
张教授笑着拍了拍两人的肩膀:“年轻人就该这样,跨学科合作,互相启发。这个模型很有潜力,继续加油!” 说完,他在评分表上认真写下评语,还特意圈出 “人文关怀突出” 几个字。
送走张教授后,顾言泽和林薇薇也赶了过来。顾言泽手里拿着一杯奶茶,递到苏晚星面前:“小师妹,刚才听你讲解太精彩了,比知衍这个‘技术宅’会说多了!” 林薇薇则凑到陆知衍身边,调侃道:“陆学长,刚才公开夸晚星的时候,眼睛都在发光哦!”
陆知衍的耳尖悄悄泛红,却没有反驳,只是拿起宣传册,假装整理:“你们来得正好,帮着照看一下展位,我带晚星去看看其他展品。” 说完,他自然地接过苏晚星手里的宣传册,朝场馆西侧走去,苏晚星连忙跟上,两人的身影在人群中渐渐走远,留下顾言泽和林薇薇相视一笑。
场馆西侧的展品多是机器人和编程相关的,陆知衍一边走,一边给苏晚星讲解其中的原理,遇到她感兴趣的 “校园导航机器人”,还停下来陪她跟机器人互动。“这个机器人的路径规划算法,跟我模型里的‘作物生长预测’有点像,都是通过数据计算最优方案。” 陆知衍指着机器人的显示屏,眼神里满是专业的光芒,苏晚星认真听着,偶尔点头,偶尔提问,两人的互动格外默契。
“对了,” 陆知衍突然想起什么,从口袋里拿出手机,打开一张照片,“我昨天跟农场的管理员联系好了,下周去调研的时候,我们可以去看小麦田,他说今年的小麦长得特别好,金黄一片,特别适合拍照。” 照片里的小麦田一望无际,风一吹就泛起层层波浪,苏晚星看着照片,眼睛亮了起来:“太好了!我还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小麦田,到时候一定要多拍几张照片,作为《田野上的星光》的素材!”
陆知衍看着她兴奋的样子,嘴角忍不住上扬,下意识地摸了摸口袋里的樱花发夹 —— 小盒子的棱角隔着布料传来轻微的触感,他原本想在科技展结束后送给她,可刚才人太多,现在又觉得不够郑重。“到时候我们可以早点去,” 他补充道,“看完小麦田,还能去农场的民宿看看,管理员说民宿的院子里种了很多向日葵,你应该会喜欢。”
“嗯!” 苏晚星用力点头,心里满是期待,连脚步都轻快了不少。她想起刚才陆知衍在评委面前认可她的样子,想起他认真讲解模型时的专注,突然觉得,能这样陪着他,一起做有意义的事,真好。
临近中午,科技展的奖项公布了。陆知衍的植物生长模型获得了 “最佳人文创新奖”,颁奖台上,他接过证书,目光下意识地看向台下的苏晚星,举了举证书,像是在跟她分享这份荣誉。苏晚星用力鼓掌,眼里满是骄傲,比自己获奖还开心。
颁奖结束后,两人一起收拾展位。陆知衍把获奖证书小心翼翼地放进苏晚星送的笔记本里(上次改稿时用的那个),苏晚星则帮忙整理宣传册和小卡片。阳光斜斜地照进场馆,落在两人身上,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偶尔有风吹过,带来场馆外香樟树的清香,氛围格外温馨。
“晚上一起吃饭吧?” 陆知衍突然开口,收拾东西的动作顿了顿,“庆祝模型获奖,也庆祝你的宣传册帮了大忙。”
“好啊!” 苏晚星立刻答应,眼睛里满是笑意,“不过这次我请你吧!上次你请我吃了糖醋排骨,这次换我。”
陆知衍没有拒绝,只是笑着点头:“好,听你的。” 他看着苏晚星认真整理卡片的样子,心里悄悄想着 —— 晚上吃饭的时候,或许可以找个安静的地方,把樱花发夹送给她。他摸了摸口袋里的小盒子,指尖触到水钻的凉意,心跳又快了几分。
收拾好展位,两人一起走出体育馆。午后的阳光正好,校园里的香樟树郁郁葱葱,偶尔有鸟儿落在枝头,唱着轻快的歌。苏晚星走在陆知衍身边,手里拿着一张她画的小麦插画,嘴里哼着不成调的小曲,脸上满是藏不住的开心。
“对了,” 苏晚星突然想起什么,抬头看向陆知衍,“下周去农场调研,需要带什么东西吗?我可以提前准备。”
“不用特意准备什么,” 陆知衍摇头,“带好你的笔记本和相机就行,想拍多少照片都可以。” 他顿了顿,补充道,“对了,农场晚上可能有点凉,记得多带件外套。”
苏晚星点点头,把这件事记在心里。两人沿着校园小路慢慢走,偶尔有同学跟他们打招呼,看到陆知衍手里的获奖证书,都会笑着说 “恭喜”,陆知衍会礼貌地回应,眼神却始终落在身边的苏晚星身上。
走到女生宿舍楼下时,苏晚星停下脚步,转身看向陆知衍:“那晚上六点,我们在食堂门口见?”
“好。” 陆知衍点头,看着她走进宿舍大楼,直到她的身影消失在楼梯口,才转身离开。他摸了摸口袋里的樱花发夹,心里满是期待 —— 晚上的晚餐,或许会成为他向苏晚星表白的最好时机。
而此刻的宿舍里,苏晚星正对着镜子整理头发,脸上还带着未褪去的红晕。林薇薇凑过来,笑着问:“怎么样?跟陆学长一起逛科技展,是不是特别开心?他有没有对你做什么特别的事?”
“没有啦!” 苏晚星脸一红,却忍不住把陆知衍在评委面前认可她的事告诉了林薇薇,还有晚上一起吃饭的约定。林薇薇听了,兴奋地拍着她的肩膀:“太好了!晚上吃饭的时候,他说不定会对你表白呢!你可要做好准备哦!”
苏晚星的心跳瞬间漏了一拍,脑海里不由自主地浮现出陆知衍在科技展上认真的样子,还有他摸口袋的小动作,心里满是期待 —— 晚上的晚餐,会不会真的有不一样的惊喜?
窗外的阳光渐渐西斜,把宿舍的地板染成暖金色。苏晚星坐在书桌前,翻看着手绘的小麦插画,心里既紧张又期待,连笔尖在纸上划过的痕迹,都透着即将到来的甜蜜与心动。而陆知衍则在宿舍里,小心翼翼地把樱花发夹放在口袋里,反复确认晚餐的地点和菜品,心里默默演练着告白的话语,期待着晚上能把藏了很久的心意,亲手交给苏晚星。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星光撞满怀:我的学霸男友有点甜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