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理疗室那三十分钟的微电流理疗,对陆锋而言,漫长如一个世纪。微弱的电流刺激着伤口周围的神经末梢,带来麻木的痒感,但远不及他内心焦灼的万分之一。与张伟那短暂、惊险的接触,像在刀尖上完成了一次信息传递。希望的种子已经埋下,但能否发芽,能否在“曙光”基地这片看似肥沃实则充满毒素的土壤中存活,全是未知数。
回到隔离病房后,陆锋强迫自己进入一种极致的冷静状态。他像一台精密的仪器,将身体机能调整到最低功耗,大部分时间闭目假寐,减少与医护人员的交流,只在必要的检查时表现出恰到好处的虚弱和配合。他需要时间,需要让身体更快恢复,更需要等待张伟那边的消息。每一次护士巡查,每一次送餐,他的耳朵都像最灵敏的雷达,捕捉着门外走廊的任何异常动静,尤其是关于“康复科设备故障”、“通讯维护派工”之类的只言片语。但几天过去,风平浪静。
这种平静,反而让人更加不安。仿佛暴风雨前的死寂,预示着更大的暗流在深处涌动。
与此同时,在基地另一端的通讯维护中心,张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精神折磨。
那天从康复科回来后,他像丢了魂一样,连续几天工作都心不在焉,差点在清洁精密电路板时造成短路,引来主管严厉的警告。陆锋传递的信息像一颗炸弹,在他脑海里不断回响。“夜鹰”、“不要相信医生”、“频道244”、“水浑了”……每一个词都充满了危险和不确定性。那个神秘的敲击者是谁?是基地内部的叛徒?是外部势力的间谍?还是……一个测试忠诚度的陷阱?
恐惧像冰冷的藤蔓缠绕着他的心脏。他下意识地避开了b-7工作台那台可以接触调试界面的主机,宁愿回到废件堆里做一些最基础、最不引人注意的清理工作。他害怕那个未知的“频道244”,害怕一旦尝试连接,就会触发警报,将自己和整个团队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
但每当夜深人静,躺在狭窄的宿舍床上,听着同屋其他“工人”沉重的鼾声,陆锋苍白而坚定的脸、林舒和朵朵期盼的眼神、还有老赵石坚他们沉默的信任,就会清晰地浮现在眼前。退缩,意味着坐以待毙。尝试,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在经过几个不眠之夜的激烈思想斗争后,求生的本能和团队的责任感最终压倒了恐惧。他决定冒险一试。
机会出现在一次夜间值班。通讯中心实行轮班制,每周有一次轮到张伟独自留守外围设备监控室,负责记录基础运行数据和应对简单报警。这是一个相对独立且监控稍松的时间段。
凌晨两点,确认监控探头有短暂盲区(他之前偷偷观察记录下的规律)后,张伟像做贼一样,溜到b-7工作台,启动了那台备用主机。他的手心全是汗,心跳声在寂静的房间里如同擂鼓。他快速敲击键盘,调出底层调试界面,输入一串复杂的指令,尝试激活一个他之前研究系统日志时发现的、可能存在的、用于紧急情况下绕过常规监控的备用跳频协议——他私下将其编号为“频道244”。
屏幕闪烁了几下,跳出一个极其简陋的命令行窗口,背景是深邃的黑色,只有一个孤零零的光标在闪烁。成功了!这个隐藏频道真的存在!
他颤抖着手,戴上耳机,将音量调到最低。耳机里传来一阵比常规频道更加纯净、但也更加微弱的背景静电噪音。没有语音,没有信号,只有一片死寂。他不敢发送任何信息,只能屏住呼吸,全力倾听。
一分钟,两分钟……五分钟……就在他几乎要放弃,以为这只是一个废弃通道时,耳机里突然传来一阵极其微弱、但异常清晰的、规律的“滴滴”声!
是摩尔斯电码!和陆锋描述的一样!
张伟的心脏几乎要跳出胸腔,他立刻抓起纸笔,疯狂地记录下那些点划符号。
“夜鹰呼叫目标。状态确认。”
对方主动呼叫了!张伟强压激动,继续记录。
“基石计划三期启动。筛选标准:免疫适应性阈值提升至LV4,神经耐受性要求新增。首批‘适格者’转移倒计时:72小时。”
信息如同冰水浇头,让张伟瞬间手脚冰凉。基石计划!三期!免疫适应性?神经耐受性?适格者转移?72小时?!这些词语组合在一起,勾勒出一幅极其不祥的图景!这根本不是什么幸存者救助计划,听起来更像是一场冷酷的人体筛选和实验!
“目标(陆锋)血液样本初筛异常,基因序列显示高潜力适配性,已被列为优先观察对象。转移名单待定。”
陆锋果然被盯上了!而且是因为他的“基因序列”?张伟感到一阵恶寒。
“内部监控已加强。议会直属‘清道夫’小队活跃度增加。谨慎接触。下一次通讯时间:明日此时。如需紧急联络,使用本频道发送单次脉冲信号。夜鹰完毕。”
信号中断,耳机里恢复了噪音。
张伟瘫坐在椅子上,浑身被冷汗浸透。信息量太大,冲击太强!基石计划是一个筛选“适格者”的实验计划!陆锋因为基因特殊被列为目标!基地内部有直属议会的秘密行动小队“清道夫”!而他们,只有72小时的时间窗口!
巨大的恐惧和紧迫感让他几乎窒息。他必须立刻想办法把这个消息传递给陆锋!但怎么传?他不可能再有机会去医疗区了!
就在这时,监控室的门突然被推开!张伟吓得魂飞魄散,手忙脚乱地关闭调试界面,切换回正常监控屏幕。
进来的是值夜班的技术主管王工!他脸色阴沉,目光锐利地扫过房间,最后落在张伟苍白的脸上。
“张伟,这么晚还在捣鼓什么?”王工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
“王……王工!我……我在检查夜间日志,发现b区3号中继器有间歇性丢包报警,想看看是不是底层驱动问题……”张伟结结巴巴地编着理由,心脏狂跳。
王工走到他身后,看了一眼屏幕上的系统日志(确实是正常的监控界面),又看了看张伟额头的冷汗,沉默了几秒钟,才缓缓说道:“做好本职工作就行,别碰你不该碰的东西。基地的规矩,你应该明白。”
“明……明白!我明白!”张伟连连点头。
王工没再说什么,转身离开了监控室。
门关上的瞬间,张伟虚脱般靠在椅子上,大口喘着气。太险了!王工的突然出现是巧合?还是警告?他是否察觉到了什么?
无论如何,消息必须传出去!72小时!时间不等人!
第二天,张伟利用午餐时间,故意在食堂“偶遇”了同样在c区生活楼工作的周毅。两人擦肩而过时,张伟利用餐盘遮挡,迅速将一张揉成一团的小纸条塞进了周毅手中,并用眼神示意他冷静。
周毅身体一僵,但立刻恢复自然,不动声色地将纸条攥紧,微微点头。
纸条上,张伟用极其隐晦的词语写道:“基石启动,标准提高,适格者筛选,三日后转移。目标(陆)高危。内有‘清道夫’,外有眼线。水浑,勿信医。需速决。”
周毅回到住处,反锁房门,展开纸条,看清内容后,脸色瞬间变得无比凝重。他立刻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远超想象。他不敢耽搁,利用去农业区工作的机会,将纸条辗转交给了负责外围工事、行动相对自由的老赵。
老赵不识字,但听周毅低声解释后,铜铃般的眼睛瞬间布满血丝,拳头捏得咯咯作响。他强压怒火,利用搬运建材的间隙,找到在仓库区工作的石坚,在厕所隔间里用最简短的语言传达了信息。
“妈的!果然没安好心!”石坚听完,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眼神冰冷如刀,“三天……时间太紧了!”
“怎么办?硬闯医疗区救人?”老赵急道。
“不行!那是送死!”石坚立刻否定,“基地守备太严,我们连武器都没有。必须智取,里应外合。”
“怎么里应?陆哥还在里面躺着呢!”
“等!”石坚目光锐利,“等陆哥出来!康复理疗是他唯一能出来的机会!我们必须在他下次理疗前,准备好接应方案!同时,让张伟想办法,看能不能从‘夜鹰’那里搞到更具体的情报,比如转移路线、守卫配置!”
计划初步定下,分头行动。周毅继续观察基地内部动向,特别是医疗区和所谓“实验室区”的异常;老赵和石坚利用工作之便,暗中侦查基地的巡逻规律、可能的撤离路线和武器存放点;张伟则继续冒险监听“夜鹰”频道,并尝试制作简易的防身武器和通讯工具。
整个“望北”团队的残余力量,像地下火种般,在“曙光”基地严密的控制下,悄然重新连接、运转起来。恐惧被决绝取代,绝望被拼死一搏的勇气冲散。他们知道,这是一场赌上一切的逃亡,成功率微乎其微,但坐以待毙,只有死路一条。
而此刻,在医疗中心隔离病房内的陆锋,对窗外席卷的暗流还一无所知。他依旧在扮演着顺从的伤员,配合治疗,默默恢复。但他能感觉到,病房外的气氛似乎有了一丝微妙的变化。巡查的护士似乎更频繁了,眼神中也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主治医生来查房时,问的问题也更加细致,尤其是关于他受伤前的身体状况和家族病史。
山雨欲来风满楼。
第三天下午,李默来送药时,看似随意地提了一句:“陆先生,你的康复理疗申请又批了一次,明天上午老时间,还是张工来接你。”
明天!陆锋心中一震!机会来了!
他表面上平静地道谢,内心却已翻江倒海。他知道,下一次走出这个病房,将不再是简单的治疗,而是通往自由或是毁灭的起点。他必须利用这最后的机会,从张伟那里获取关键信息,并做好一切准备。
夜幕降临,陆锋躺在病床上, 望着天花板上冰冷的灯光,眼神锐利如鹰。他轻轻活动着左臂,感受着伤口愈合带来的新生力量。疼痛依旧存在,但已被强大的意志力压制。
“基石计划”……“适格者”……“清道夫”……
这些词语在他脑中盘旋,勾勒出“曙光”基地温情面纱下的狰狞面目。这里不是避难所,而是猎场。而他们,成了被盯上的猎物。
但猎人或许忘了,即使是困兽,被逼到绝境时,也会爆发出撕碎一切的力量。
明天,将是审判之日。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潮汐陷落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