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一切有条不紊的往前推进时,赈灾的粮食又出现了问题。
周升恒凝视着脚下正在施放的米粮,眉头紧锁。赈灾粮颜色晦暗,在灾民捧着的破碗里,显得格外刺目。
“大人,”胥吏们惴惴不安,“近几日粮食就是这样的,并非我等懈怠。这粮食虽不太好,但是吃了也能果腹的。”
周升恒不语,他来到一个孩童面前,接过那碗勉强可以称之为“粥”的食物,指尖探入捻起几粒米,轻轻一搓,沙砾的粗粝感清晰分明。他目光扫过周遭,面对这掺了沙子的粮食,百姓们竟也在大口吞咽。
回到衙门,周升恒屏退左右,问我:“小念,你怎么看?”
我将一碗清水放在书案上,又取来少许白日领回的赈米,撒入水中。片刻,细微的沙尘缓缓沉淀,在碗底铺开薄薄一层。
“砂石比米重,掺沙并非在运输途中随意泼洒,那样沙子浮于表面,极易察觉。这是在下锅煮前,就已精心混合好的。掺比固定,砂粒细小均匀,非仓促可为。”
我的眼底掠过一丝寒芒,“都这个时候了,还有人敢动赈灾的物资。”
调查在暗中有条不紊地展开。周升恒动用了之前安插在三教九流中的眼线,尤其是几个因罪被他拿住把柄、如今安分守己的市井头面人物。他们消息灵通,且因身家性命操于周升恒之手,不敢不尽心。为官数月,周升恒已经颇有手腕。
几日下来,线索如零碎珠玉,渐渐串起。粮仓副使刘炳这几日心神不宁;掺沙的粮食并非全数如此,有几批竟粒米无沙,暗中卖给了城中富商;更有一个老粮商酒后失言,说仓场新换的斗斛,“似乎……不太一样”。
我将目光投向了存放度量衡器的仓库。角落里,几架新制的官斗赫然在目。周升恒伸出指尖,细细摩挲斗壁内侧,触手处有极细微的凸起。借着一缕窗外天光,才看清,那是用近乎同色的木料,精心嵌补上去的一层夹底!这夹底薄如铜钱,却能神不知鬼不觉地让每斗米缺斤短两。
“做器库手脚,需工匠;换官斗,需职权;掺沙土,需人手;运粮出入,需调度。能同时驱动这几条线的人,不多。”周升恒用茶水在桌上划着,“而且,此人必须能接触到完整的粮食调配流程,甚至……知晓朝廷后续的赈济计划,才敢如此大胆地提前做下夹层官斗。”
我目光一凝:“你的意思是,祸首并非只为贪墨眼前这点米粮?”
“如此大费周章,做夹层官斗,控制掺沙比例,像是在维持账目上的平衡。他在用砂石和缩水的斗斛,填补亏空!”
一个名字呼之欲出。通判,赵文浩。他位在知州周升恒之下,负责粮秣、户籍、仓库收支,所有环节都绕不开他。更重要的是,按朝廷命令,为应对时疫,各地需提前核查、储备“赈灾粮”,此事正是赵文浩一手经办。
周升恒没有打草惊蛇。他秘密提审了被控制起来的仓库老吏和几名运粮脚夫,动之以情,晓之以害,拿到了关键口供。
收网前夜,周升恒独坐书房,望着窗外漆黑的夜空。赵文浩是他的副手,他们共事数月,赵文浩平日勤勉,自己一度颇为倚重。若此事坐实,赵文浩不仅是贪墨,更是视满城生灵如草芥。周升恒的心头涌起一阵深沉的疲惫与怒意。
“赵通判府上,后门每日深夜,都有泔水车出入。封城期间,各府泔水量大减,他家却一如往常。”
周升恒眼中精光一闪。
次日,州衙大堂。周升恒以商议鼠疫防治为名,召集主要官员。赵文浩如常而至,神态自若。
就在会议中途,我带着数名护卫和衙役,直扑赵府后院。那辆泔水车如约而至,我命人当众打开,恶臭扑鼻中,撬开夹层,里面是整包的账册与部分未来得及处理的金银细软。
几乎同时,周升恒在堂上掷下一卷账册副本,目光如刀,直刺赵文浩:“赵通判!你伙同粮仓副使刘炳,在赈灾粮上做手脚,以次充好,盗卖官粮!再以掺沙碎石、私造弊斛掩饰亏空,欺上瞒下,你可知罪!”
赵文浩脸色瞬间惨白,犹自强辩:“大人何出此言?下官……下官冤枉!”
“冤枉?”周升恒冷笑,“你府中泔车夹层内的真账册已在此。你盗卖赈灾粮所得,大部分换成金银,少部分则购入了陈年砂石,混杂其中。那官斗夹底的木料,与你家名下木料行出货记录吻合。刘炳也已招供,你还有何话说!?”
铁证如山,赵文浩瘫软在地。他并非鼠目寸光之辈,盗卖粮食是算准了鼠疫凶险,满城百姓谁知道死伤几何,粮用多少,届时人死账消,谁能查证?掺沙和弊斛,不过是为了账面平整,应付核查。周升恒之前还病重在身,没想到还能事事亲为查的这么仔细,更没想到那看似不起眼的砂砾和官斗,成了他的催命符。
赵文浩、刘炳及一干案犯被革职查办,家产抄没。周升恒雷厉风行,当众销毁了所有弊斛,将追回的赃款交给了城外的张云依,让他派人往远处再去采买粮食。
周升恒与周朝渊立于高台之上,风吹过,扬起周朝渊的鬓发。
“先生,此案虽破,可我心中……仍有些发堵。”
周朝渊远眺着下方那些排队领取粮食的百姓,声音低沉而清晰:“我们今日揪出的,只是赵文浩。这世上的贪官污吏,对百姓视作蝼蚁的官吏不知凡几。法理如秤,称的不仅是粮食,更是人心。”
他顿了顿,继续道:“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为官者,心要正,眼要明,既要有霹雳手段铲除奸邪,也要有纤毫必察的耐心,方能不负百姓,不负你我胸中一点良知。”
周升恒默默点头,将这些话刻入心中。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成朝纪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