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督察的方案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在全省各级机关荡开涟漪。文件措辞严厉,要求直面问题,动真碰硬,这让许多习惯了按部就班、报喜不报忧的部门感到了压力。
叶凡作为方案的起草者和魏省长指示的具体传达者,一时间成了各方关注的焦点。电话、拜访络绎不绝,有打探虚实的,有汇报准备情况的,也有试图提前“沟通解释”的。
叶凡一如既往地谨慎应对,严守工作纪律,不透露任何超出公开文件范围的信息,也不给任何私下承诺。
他清晰地感受到,自己手中那根“秘书”的杠杆,似乎因为这次督察而变得更加有力,也更加烫手。
就在督察组即将分赴各地的前夕,一个电话打到了叶凡的办公座机上。来电显示是清源市政府的区号。
“叶秘书,您好!我是清源市周远山。”电话那头传来周远山沉稳的声音,听不出太多情绪。
“周市长,您好。”叶凡心中微凛,语气保持平静。清源市并非此次督察的重点对象,但“营商环境”涵盖范围极广,周远山此时来电,用意不言自明。
“叶秘书,省里这次营商环境督察,力度空前,我们清源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坚决拥护省委省政府的决策,已经部署开展全面自查自纠。”周远山开门见山,态度端正,
“特别是针对企业反映的一些突出问题,比如行政审批效率、市场监管规范性等,我们一定借此机会,彻底整改,提升服务水平。”
他的表态无可挑剔,完全符合上级要求。
“周市长和清源市的工作态度,省里是了解的。”叶凡公式化地回应,“督察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地方发现问题、改进工作,共同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
“是,我们明白。”周远山话锋微微一转,语气似乎随意了些,
“另外,有个情况也想跟叶秘书通个气。关于河口村那个环境诉讼案,在市里的关注和协调下,目前进展还算顺利,已经正式立案了。投资方鼎华集团那边,我们也督促其积极配合调查,承担应尽的社会责任。请省里放心,我们一定会依法依规、稳妥处理好这件事,兼顾经济发展、民生保障和环境保护。”
他又提到了河口村,提到了鼎华集团,而且特意点出是在“市里的关注和协调下”立案的。这既是在向省里表功,展示清源市积极作为的姿态,似乎也是在间接向叶凡传递一个信息——你关心的那件事,我在盯着,而且处理得不错。
叶凡立刻品出了这话里的多层含义。周远山是在展示他的掌控力,也是在试探叶凡对这件事的关注程度。
“依法处理就好。”叶凡的回答依旧滴水不漏,既不表现过度关心,也不否定对方的工作,“相信清源市能够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
电话那头的周远山笑了笑,似乎对叶凡的反应并不意外:“谢谢叶秘书的信任。那不打扰您工作了,欢迎叶秘书有空回清源指导工作。”
挂断电话,叶凡眉头微蹙。周远山这个电话,时机巧妙,内容更是耐人寻味。他主动提及河口村案,并将立案归功于“市里的关注和协调”,这与他之前在魏省长汇报时的口径一脉相承,都是在强化政府在此事中的主导角色,弱化唐若雪和“萤火”中心的作用。
这是一种非常高明的话语权争夺。
而更让叶凡在意的是,周远山似乎有意无意地,将河口村这件事,与他叶凡隐隐关联起来。是因为知道自己老家在清源?还是因为……其他什么?
他想起孙胖子发来的那张照片,想起周远山在车窗后望向唐若雪的侧影。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萦绕在心头。
周远山像是一个技艺高超的棋手,总是在恰当的时机,落下看似无关紧要,实则可能影响全局的棋子。
这次营商环境督察,或许就是下一个大的棋盘。周远山提前打来这个电话,既是报备,也是铺垫,更可能是一种未雨绸缪的布局。
风,起于青萍之末。
叶凡感觉到,围绕清源市,围绕“老城记忆”项目,甚至围绕唐若雪的环境诉讼,一场更大的博弈,可能正在酝酿。而他自己,似乎已经被无形地卷入了这场博弈的边缘。
他走到窗边,看着窗外阴沉下来的天空,似乎有山雨欲来之势。
这次督察,恐怕不会像表面上那么简单。许多潜藏在深处的矛盾、纠葛的利益,都可能借此机会浮出水面。
而他这个身处风暴眼旁的秘书,必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警惕,更加清醒。周远山的电话,是一个明确的信号——棋局,已经开始了。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象牙之塔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