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环走廊,空旷而漫长。头顶的应急灯,规律地,间隔一段距离亮起,像一排苍白的眼。墙壁上,“样本回收科”的旧标识,与被粗暴抹去的封漆痕迹,交织成一幅,被刻意掩盖的历史图景。低温机房的嗡鸣,从走廊尽头传来,如同心脏跳动的回音。
“t—28:00。”陈婧低声汇报,协检腕表上的倒计时,像一根紧绷的弦。
林默,则完全沉浸在,面前错综复杂的,管道与线缆世界中。他的目光,精准地,扫描过每一根管道上的编号,每一条线缆的走向。这些,是唐飞从富豪那里,不完全获得的,“零号”内部结构图的,关键印证。
“Z0-RF-12,主端口。”林默喃喃自语,指尖,沿着一条,标注着“RF-12”的,深灰色管道,一路延伸。管道,最终,汇入了一组,巨大的,不锈钢机柜群。
机柜群的中央,一间完全由,防窥玻璃构成的,操作室,赫然出现在两人面前。室门上方,挂着一块,电子铭牌:“回收流程机房—旁站端口(只读)”。
玻璃操作室,空无一人。但室内的,操作台上,一个,亮着微光的,终端显示器,却赫然显示着一行字:“监管待签入”。
“回路之心。”林默的声音,带着一丝压抑的兴奋,“这里就是,唐飞说的,‘信标首跳’的物理接入点。也是,‘回收流程机房’的,旁站端口。”
陈婧迅速警戒,她的目光,扫视着四周,确保没有任何,异常动静。走廊两侧,没有任何监控摄像头,但那种,被无形力量注视的感觉,却始终,萦绕在心头。
林默从胸前的协检服内袋里,取出一个,小小的,只读镜像探针。探针的末端,是一根,细如发丝的,光纤接口。他将探针,小心翼翼地,插入旁站端口的,一个,不起眼的,预留接口中。
“唐飞,”林默低声呼叫,“冷开机。信标沙盒。”
远在备库的唐飞,接到指令,指尖,飞速地,在键盘上敲击。备库中,那台一直,安静沉睡的“信标沙盒”终端,瞬间,被唤醒!
屏幕上,一行行代码,以肉眼难以捕捉的速度,飞速滚动。沙盒模拟环境中,一个,模拟的“信标”,被成功触发。信号,沿着模拟的主干网,一路,畅通无阻,最终,抵达“监察委员会中继”!
“首跳路径可达!”唐飞的声音,从林默的耳麦中传来,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显示‘待授权回路’!林默,你们成功了!”
林默没有回应。他的目光,已经穿透玻璃,望向了操作室的,内室。
内室中央,一套,巨大而复杂的,装置,静静地,耸立着。装置的主体,是一个,透明的,流线型,舱体。舱体内部,无数细密的,蓝色光线,如同神经元般,密密麻麻地,交织在一起。舱体表面,铭牌赫然标注着:“融合测试台”。
融合测试台的下方,一个,更小的,圆形模块,正与主舱体,紧密连接。模块的表面,同样,刻着一个,复杂的标识——“签名汇聚器”。
林默的瞳孔,猛地收缩!
“签名汇聚器。”他喃喃自语,脑海中,瞬间闪过,第58章里,“白塔残片”内部,那段,同样,带有“签名广播”特性的,低频脉冲数据结构。
他意识到,这个“签名汇聚器”,正是用来,采集并处理,来自“白塔残片”的,特殊信号的。
在融合测试台的侧面,一张,贴着日期的,白色A4纸,被胶带,随意地,固定在那里。纸上,手写着一行字:
“融合试运:22:00–23:00”
林默猛地,看了一眼,自己的协检腕表。屏幕上,时间赫然显示:22:40。
“融合测试,今晚开启。”林默的声音,异常低沉,“现在,正在进行!”
这意味着,他们已经,踩在了,张文博计划的,最核心时间点上!
“而且,”林默的目光,再次回到旁站端口的,“监管待签入”提示上,“‘信标’,需要‘回路授权’,与‘旁站签入’,同时满足,才能真正激活。”
就在这时,林默的协检腕表,猛地,传来一阵,急促的震动!
屏幕上,一行红字,赫然弹出:
“二次核验开始,请保持原地。”
走廊尽头,传来两名工程师的,脚步声。他们的交谈声,在空旷的走廊里,显得异常清晰。
“……那个老头子,非要搞什么‘抽检’,真是麻烦……”
“谁说不是呢?融合测试,好不容易排到今天……”
脚步声,越来越近。
他们的目标,赫然就是,旁站端口!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电子神龛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