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五点,天还未亮,林家种植基地的灯光就已亮起。林文博带着种植组的员工,踩着露水走进温室大棚,小心翼翼地为刚栽种的草莓种苗浇水。水珠顺着嫩绿的叶片滑落,在晨光中折射出细碎的光芒。“这批种苗是咱们的希望,一定要照顾好,每天多来看几遍,温湿度有一点变化都要及时调整。” 林文博一边叮嘱员工,一边弯腰检查土壤的湿润度,手指在泥土里轻轻按压,感受着土壤的松紧 —— 这是他从父亲林建国那里学来的 “老办法”,也是林家 “勤” 字家训最朴素的体现。
在应对危机的日子里,“勤” 成了家族成员最鲜明的底色。种植基地里,员工们每天比往常提前两小时到岗,直到天黑透了才离开,有人甚至直接在基地旁的临时宿舍住下,只为随时关注种苗的生长情况。负责灌溉系统的李根,为了确保每个大棚的供水均匀,每天背着工具包在田间穿梭,逐个检查灌溉喷头,鞋底磨破了就换一双,衣服被汗水浸透了就拧干了再穿。“文博哥说,种苗就像孩子,得勤看着、勤照顾着才能长得好。现在企业有困难,咱们多干点,就能早一天渡过难关。” 李根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黝黑的脸上露出憨厚的笑容。
加工车间里,“勤” 的身影同样随处可见。为了赶制海外订单,车间员工实行 “两班倒”,机器 24 小时不停运转。林文斌作为车间负责人,每天第一个到车间检查设备,最后一个离开确认安全,连吃饭都在车间的角落对付。有一次,一台果酱灌装设备突然出现故障,为了不耽误生产,林文斌带着维修组的员工,趴在机器旁检修了整整四个小时,直到凌晨两点才将设备修好。“订单是客户对咱们的信任,就算加班加点,也不能耽误交货时间。” 林文斌揉着酸痛的肩膀,眼神却格外坚定 —— 这股不服输的劲头,正是林家几代人 “勤能补拙” 的精神延续。
老宅的厨房里,林守业的妻子张婶每天天不亮就起床,为基地和车间的员工准备早饭。米粥、馒头、咸菜,虽然简单,却总是热气腾腾。“孩子们在外面辛苦,能让他们吃上一口热乎饭,我心里也踏实。” 张婶一边往蒸笼里添馒头,一边看着墙上挂着的 “勤、诚、善” 家训牌匾,“你爷爷那时候常说,过日子就像种地,只有勤快,才能有收成。现在咱们遇到坎儿了,更得把这‘勤’字扛在肩上。”
如果说 “勤” 是家族应对危机的底气,那 “诚” 就是林家赢得信任的基石。这天上午,林建国接到了泰国经销商宋卡的电话,对方语气焦急地说,有一批发往曼谷的草莓酱,在清关时被检测出糖分略高于合同约定标准,虽然仍在国际食品安全标准范围内,但不符合双方之前约定的 “精准含糖量” 要求。“林总,这批货要是不能按时上架,我们超市的货架就要空了,可要是按原计划销售,又怕影响你们的品牌口碑。” 宋卡的声音里满是犹豫。
林建国没有丝毫迟疑,立刻回答:“宋卡总,对不起,是我们的检测环节出现了疏漏,给你添麻烦了。这批货我们马上安排召回,重新生产一批符合标准的产品,用最快的物流发过去,所有的损失都由我们承担。” 挂了电话,林建国立刻召集生产和质检团队,重新校准检测设备,加班加点赶制新的产品。有人提出:“这批货只是略高于约定标准,不影响食用,要不跟宋卡商量一下,打折处理算了,召回的成本太高了。”
林建国摇了摇头,指着墙上的家训说:“咱们林家做买卖,靠的就是‘诚’字。答应客户的标准,就算只差一点点,也不能含糊。现在咱们遇到困难,客户还愿意信任咱们,要是连这点诚信都守不住,以后谁还敢跟咱们合作?”
三天后,新生产的草莓酱如期抵达曼谷,不仅准时上架,林建国还特意多送了 50 箱作为补偿。宋卡收到货后,专门给林建国发来视频:“林总,你们的诚信让我太感动了!以后我们超市的有机果酱,只卖你们林家的产品。” 这件事很快在泰国经销商圈子里传开,不少之前犹豫的经销商,都主动联系林家,希望建立合作 ——“诚信” 二字,成了林家在海外市场最有力的 “名片”。
国内市场上,林家的 “诚” 同样赢得了客户的认可。之前因绿源农场谣言影响,有位超市客户积压了一批林家的草莓酱,担心卖不出去。林建国得知后,主动提出:“这批货我们帮你换成新日期的产品,积压的产品我们拉回来,绝不会让你受损失。” 不仅如此,他还为客户提供了免费的促销方案,帮助客户快速消化新到的产品。客户感动地说:“跟林家合作,我们放心!就算遇到困难,你们也不会让我们吃亏。”
在坚守 “勤” 与 “诚” 的同时,林家也没有忘记 “善” 的初心。得知青石镇有几户农户因洪水失去了所有农作物,生活陷入困境,高祖林鹤年召集家族成员开会:“咱们林家在青石镇住了这么多年,邻里街坊一直互相帮衬。现在咱们自己的企业慢慢好起来了,不能忘了那些比咱们更困难的人。”
家族成员一致同意,从刚恢复生产的草莓种苗中,拿出 2000 株免费送给受灾农户,还派技术人员上门指导种植。林文博带着技术组的员工,挨家挨户地为农户讲解种苗培育技巧,手把手教他们如何搭建简易温室、控制温湿度。“这些种苗是咱们精心培育的速生品种,只要好好照顾,下个月就能结果,能帮你们尽快恢复收入。” 林文博一边示范如何施肥,一边对农户王大叔说。
王大叔握着林文博的手,眼眶泛红:“文博啊,真是太谢谢你们了!洪水把我家的地都冲没了,我正愁以后怎么生活,你们送来的不仅是种苗,更是活路啊!”
除了帮助农户恢复种植,林家还在基地旁设立了 “临时互助点”,每天为受灾的邻里提供免费的饭菜和饮用水。张婶带着几位家族女性,每天在互助点忙碌,淘米、洗菜、做饭,汗水湿透了衣服也顾不上换。“都是街坊邻居,谁家里没个难处?现在咱们有能力,多帮一把是一把。” 张婶一边给孩子们盛饭,一边笑着说。
有位独居老人李奶奶,家里的房子在洪水中受损,暂时住在村委会的临时安置点。林家的年轻成员林文浩得知后,每天下班后都去看望李奶奶,帮她打扫房间、采购生活用品,还陪她聊天解闷。“奶奶,您要是有什么需要,随时给我打电话,我随叫随到。” 林文浩的话,让李奶奶感受到了亲人般的温暖。
林家的善举,不仅温暖了受灾的邻里,也感染了周边的企业。绿源农场的老板张茂才,看到林家在自身困难时还不忘帮助他人,心里很是触动。他主动联系林建国,不仅停止了之前的恶意竞争,还表示愿意提供一批水果,帮助林家缓解原料短缺的压力。“林总,之前是我做得不对,只想着抢市场,忘了做生意的本分。你们林家的‘善’,让我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企业家担当。” 张茂才的话,让林建国心里暖暖的 —— 善意,总能化解矛盾,传递温暖。
这天晚上,林家老宅的庭院里,家族成员们围坐在一起,聊着白天的经历。月光洒在 “勤、诚、善” 的家训牌匾上,泛着柔和的光芒。高祖林鹤年看着眼前的晚辈,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们,这次危机虽然难,但也让咱们重新认识了‘勤、诚、善’这三个字的力量。勤快能让咱们渡过难关,诚信能让咱们赢得信任,善良能让咱们收获尊重。这三个字,是咱们林家的根,不管以后走多远,都不能忘。”
林建国点点头,接过话茬:“爸说得对,‘勤、诚、善’不是挂在墙上的口号,是咱们要一辈子践行的准则。这次危机,咱们靠这三个字挺了过来,以后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只要咱们守住这三个字,就没有迈不过的坎。”
庭院里的灯光下,大家的脸上都洋溢着坚定的笑容。种植基地的草莓种苗在夜色中静静生长,加工车间的机器还在低声运转,互助点的灯光依旧亮着 ——“勤、诚、善” 的家训,就像一束光,照亮了林家应对危机的道路,也指引着家族成员在传承中不断前行。
几天后,林家收到了县政府颁发的 “灾后重建先进企业” 和 “慈善帮扶模范家庭” 两块牌匾。当林建国把牌匾挂在老宅堂屋时,家族成员们都围了过来,看着牌匾上的字,又看了看墙上的家训,每个人的心里都充满了自豪。他们知道,这两块牌匾不仅是对林家的认可,更是对 “勤、诚、善” 家训的最好诠释。
未来的路还很长,或许还会遇到新的困难和挑战,但林家成员们坚信,只要守住 “勤、诚、善” 的初心,团结一心,就一定能让家族的事业在传承中发展,让家训的力量在时光中闪耀。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五世同堂记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