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庆典结束后的第一个家族会议,比往常多了几分庄重。林家老宅的堂屋里,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 “勤、诚、善” 的家训牌匾上,家族成员们按辈分坐定,父亲林建国坐在上首,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桌沿 —— 这个动作,是他内心有重要决定时的习惯,在场的人都悄悄屏住了呼吸,隐约察觉到今天的会议不寻常。
“今天召集大家,除了复盘庆典的成果,还有一件私事,想跟大家商量。” 林建国的声音比往常低了些,却带着不容忽视的郑重,他抬手揉了揉肩膀,这个细微的动作让坐在身旁的林文博心头一紧 —— 父亲这半年来为了企业重建,时常熬夜加班,肩颈疼痛的老毛病犯得越来越频繁。
林建国深吸一口气,目光缓缓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最后落在林文博和苏晚等年轻成员身上:“我今年五十九了,过了年就六十了。这半年来,明显觉得精力跟不上了,上次跟泰国经销商视频会议,开到一半就觉得头晕,不得不让文博接着主持。” 他笑了笑,语气里带着一丝自嘲,“不服老不行啊,身体机能确实在下降,很多事情已经力不从心了。”
堂屋里一片寂静,没人说话,只有窗外的鸟鸣偶尔传来。林守业率先打破沉默,语气带着担忧:“建国,你别胡思乱想,咱们企业刚恢复元气,还需要你掌舵呢。你要是觉得累,就多休息几天,没必要这么早就考虑这些。”
“二叔,我不是一时冲动,是考虑了很久。” 林建国摇摇头,眼神坚定,“企业的发展不是一时的事,需要长远规划。现在企业已经走上正轨,正是交接的好时机,要是等我彻底动不了了再交接,反而会给企业带来混乱。我想,从现在开始,逐步退居幕后,把企业的核心管理工作,交给文博、苏晚他们这些年轻人。”
这句话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瞬间在堂屋里激起了涟漪。林文博猛地抬头,眼中满是惊讶:“爸,您怎么突然提这个?现在企业虽然稳定了,但还有很多事情需要您拿主意,我经验不够,担不起这么重的担子。”
“经验是慢慢积累的,谁也不是一开始就什么都会。” 林建国看着儿子,语气带着温和的鼓励,“这半年来,你带领生产团队恢复基地建设,顶住压力保住海外订单,做得很好。上次绿源农场恶意竞争,你提出的差异化产品策略,还有应对谣言的透明化直播,都展现了你的能力,我相信你能担起来。”
坐在对面的苏晚也连忙开口:“林叔,我和文博一样,经验还不够丰富。旅游项目虽然现在运营得不错,但未来拓展电商和农业技术服务业务,还有很多未知的挑战,我们还需要您的指导。”
“我不是完全不管,只是退居幕后,不再负责日常管理。” 林建国解释道,“以后遇到重大决策,你们还是可以跟我商量,我会把我的经验分享给你们。但日常的生产、销售、运营,要靠你们自己去做决定,去承担责任。只有这样,你们才能真正成长起来,企业才能在你们手里走得更远。”
家族长辈们对此也有不同的看法。高祖林鹤年拄着拐杖,轻轻点头:“建国说得对,家族企业的传承,是大事,也是难事。咱们林家能传承这么多年,就是因为每一代都有能挑大梁的人。现在建国年纪大了,把担子交给年轻人,是时候了。”
曾祖林守成却有些顾虑:“大哥,我不是反对传承,只是年轻人虽然有冲劲,但有时候容易冲动,考虑问题不够周全。比如上次拓展海外分支机构,文博就有些急于求成,要是当时多跟大家商量,也不会遇到那么多困难。”
“守成说得有道理,所以我才说‘逐步交接’,不是一下子把所有权力都交出去。” 林建国接过话茬,“接下来的半年,我会跟文博、苏晚他们一起工作,把企业的核心业务、客户资源、供应商关系都交接清楚。遇到重要的事情,我们一起开会讨论,让他们慢慢熟悉管理流程,积累经验。半年后,我再正式退居幕后,只担任顾问的角色。”
年轻成员们的讨论也渐渐热烈起来。林文浩有些兴奋,又有些紧张:“林叔,要是您退居幕后,那以后的资金分配、人员调整,我们真的能自己做决定吗?会不会有人不配合?”
“只要你们的决定是为了企业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我相信大家都会配合。” 林建国看着林文浩,语气坚定,“当然,你们也要学会倾听,不仅要听长辈的意见,还要听员工的意见,听客户的意见。管理企业,不是靠一个人,而是靠一个团队。”
林文斌也提出了自己的担忧:“林叔,我负责加工车间,现在虽然生产稳定了,但未来新增生产线、拓展新产品,还需要很多技术支持。我怕自己做不好,影响企业的发展。”
“技术方面,我们可以引进专业人才,也可以跟科研机构合作。” 林建国笑着说,“你们要学会利用外部资源,不能只靠自己。而且,你们之间要互相配合,文博负责生产,苏晚负责市场,文浩负责旅游,文斌负责加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只有互相支持,才能把企业管理好。”
讨论持续了一个下午,从最初的惊讶、顾虑,到后来的理性分析、积极建言,家族成员们渐渐达成了共识 —— 支持林建国逐步退居幕后,让年轻成员接手企业的核心管理工作。同时,为了确保交接顺利,大家还制定了 “三步交接计划”:
第一步(1-3 个月):“跟岗学习期”。林文博、苏晚等年轻成员跟随林建国参与企业的核心管理工作,包括参加重要的客户会议、供应商谈判、政府对接等,熟悉企业的运营流程和核心资源。林建国会在每次工作后,与他们分享经验,指出不足,帮助他们提升管理能力。
第二步(4-6 个月):“协同管理期”。年轻成员开始负责企业的日常管理工作,林建国只参与重大决策的讨论,不直接干预日常运营。遇到问题时,年轻成员先提出解决方案,再与林建国和家族长辈讨论,完善方案后再执行。这一阶段,重点培养年轻成员的决策能力和责任意识。
第三步(7 个月后):“独立管理期”。林建国正式退居幕后,担任企业顾问,不再参与日常管理。年轻成员组成新的管理团队,全面负责企业的生产、销售、运营、财务等工作,定期向家族成员和员工汇报企业的经营情况。
为了确保交接计划的顺利实施,家族还成立了 “传承监督小组”,由高祖林鹤年、曾祖林守成、林守业等长辈组成,负责监督交接过程,协调年轻成员之间的矛盾,解决交接中遇到的问题。
会议结束时,夕阳已经西下。林建国看着眼前充满活力的年轻成员,心中满是欣慰。他知道,家族企业的传承,不仅是权力的交接,更是责任的传承,是 “勤、诚、善” 家训的传承。虽然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困难,但只要年轻成员们团结一心,坚守家训,就一定能把家族企业发展得更好。
林文博走到父亲身边,轻声说:“爸,您放心,我会努力学习,好好管理企业,不辜负您的期望,不辜负家族的信任。”
林建国拍了拍儿子的肩膀,眼中满是慈爱:“文博,我相信你。记住,管理企业,要先学会做人,要坚守‘勤、诚、善’的家训,要对得起员工,对得起客户,对得起家族的每一个人。”
堂屋里的灯光渐渐亮起,照亮了年轻成员们坚定的脸庞。他们知道,家族企业的传承之路或许不会一帆风顺,但只要有长辈的支持,有彼此的配合,有对家训的坚守,就一定能接过这根沉甸甸的担子,让林家的企业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让 “勤、诚、善” 的精神永远传承下去。
几天后,“三步交接计划” 正式启动。林文博开始跟随父亲参加客户会议,苏晚则负责整理企业的客户资源和供应商资料,年轻成员们各司其职,有条不紊地投入到交接工作中。林建国看着忙碌的孩子们,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 他知道,自己多年的心血没有白费,家族的未来,充满了希望。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五世同堂记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