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室里寂静无声,只有中央空调,出风口细微的嘶嘶声。一百张K线图,在地面上铺陈开来,像一幅巨大的、记录着资本,与人性博弈的抽象画卷。
钟卫东站在画卷尽头,心情仍未,从那种宏观的,震撼中完全平复。他看着田晴,缓步走入这片图纸的“河流”,高跟鞋踩在光洁的地砖上,发出清脆的嗒、嗒声,与脚下那些,无声嘶吼的K线,形成一种奇异的反差。
她没有去看,整体的走势,目光反而像精准的探针,随机地落在,图纸长卷的,几个特定节点上。
她的脚尖,轻轻点在其中一张图纸的,某根K线上。
“这里。”她的声音,在空旷的房间里,显得格外清晰,“说说看。”
钟卫东目光投过去。那是新收科技,主升浪中后期的一个交易日,一根涨幅不小的阳线,但形态并不完美,带着不算太长的上影线。
几乎不需要回忆,那一百遍的,手绘形成的肌肉记忆,和视觉记忆瞬间被激活。
“股价加速拉升的后期,”钟卫东开口,语速平稳,带着分析的口吻,“当日收阳,涨幅可观,但成交量,相比前几个交易日,已经出现了,明显的萎缩,价量出现背离。这根上影线,虽然不长,但结合缩量来看,已经是多头力量衰减、抛压开始显现的初步信号。后续……”他顿了顿,手指指向,后面的几张图,“虽然,又勉强创了一次新高,但量能,再也无法有效放大,构筑了,双顶的第二个头。”
田晴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不置可否。她的脚尖又移动了,点向了另一个位置。那是暴跌开始后,第一次出现,像样反弹的地方,一根实体不短的阳线。
“这里。”
“下跌过程中的,第一次反弹,”钟卫东立刻接话,语气甚至带上了,一丝笃定,“缩量反弹。成交量远小于,之前下跌时的阴线量能。纯属技术性反抽,是陷阱。后续……”他的目光跟着图纸向后移,“反弹无力,很快便被,更大的阴线吞没,跌势延续。”
田晴的脚尖再次移动,这次点在了,底部区域附近,连续几根波动极小、成交量也极度萎缩的,小阴小阳线上。
“这里几乎没量了,”钟卫东看着那一片“死寂”的图纸区域,“恐慌盘和止损盘,该走的都走了,卖压枯竭。但买盘也极度谨慎,不敢入场。多空力量,达到一个短暂的、脆弱的平衡。这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也是真正有可能,孕育转机的地方,但需要放量阳线来确认。”
他的对答流畅,精准,不仅说出了,当时的量价特征,更能连贯地,指出其后的演变,仿佛那段历史,已经烙印在,他的脑海里。
田晴终于停下了脚步,转过身,正面看着他。
她沉默地看了他几秒钟,那目光似乎要衡量,他刚才的回答里,有多少是死记硬背,有多少是真正理解内化。
片刻后,她便微微地,点了一下头。
“手熟了,”她开口,给出了第一句评价,指的是,那一百遍绘制,带来的肌肉记忆,和对图形的熟悉度。
“眼尖了。”第二句评价,肯定了,他能敏锐捕捉到,关键量价细节的能力。
钟卫东心中,刚刚升起一丝微小的雀跃。
但田晴的话,并没有说完。她微微停顿,目光似乎变得更深邃了些,落在了他的眼睛上,仿佛透过瞳孔,看到了他内心深处,那尚未完全平息的波澜。
然后,她给出了第三句评价,声音依旧平淡,却像一颗冰珠,精准地砸中了,他内心最深处的、连自己都,未曾清晰意识到的状态:
“但心,还不够静。”
钟卫东微微一怔。
心不够静?
他觉得自己,最近已经足够平静了,面对模拟盘的波动,都能不动声色。
田晴没有解释,说完便移开了目光,仿佛这只是,随口一句的批注,无需赘言。
但她的话,却像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在钟卫东看似平静的心湖里,漾开了一圈圈细微,却持续扩散的涟漪。
手熟了,眼尖了。 心,却还不够静?
那真正“静”的心,该是什么样子?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沪上浪花飞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