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州府后方城门,夜色里的木门显得格外厚重。赵老栓握着锈迹斑斑的长刀,站在城门后,身边是二十几个老弱士兵 —— 最大的已经六十岁,最小的才十五岁,手里的兵器不是旧刀就是木矛,却个个腰杆挺得笔直。
“赵伯,外面有动静!” 最小的士兵叫狗蛋,他贴着门缝往外看,声音有些发颤,“好像是…… 是辽军!有五六个!”
赵老栓心里一紧,赶紧凑到门缝前。月光下,五个辽军正举着弯刀,蹑手蹑脚地靠近城门,手里还拿着撬棍,显然是想把门撬开。他压低声音对身后的人说:“都别慌!把门板顶在城门后,他们撬门就扔石头!”
士兵们立刻行动,将早就准备好的厚门板顶在城门上,又搬来几块大石头,堆在门板旁。刚准备好,就听到 “咔哒” 一声 —— 辽军的撬棍已经插进了门缝里,开始用力撬动。
“扔石头!” 赵老栓大喊一声,率先拿起一块石头,从门缝上方的小口扔出去。石头砸中一个辽军的肩膀,那辽军惨叫一声,手里的撬棍掉在地上。
其他士兵也纷纷扔石头,虽然准头不算好,却也把辽军逼得后退了几步。辽军将领见状,气得大骂,捡起撬棍,对着身边的人喊:“一起上!把门撬开!” 五个辽军再次冲上来,合力撬动城门,门板被顶得 “咯吱” 作响,好像随时都会被撞开。
狗蛋吓得脸发白,却还是握紧木矛,对着赵老栓说:“赵伯,俺…… 俺去搬更多石头!” 他刚想转身,就听到远处传来马蹄声 —— 是王罕和巴图的援军到了!
“辽狗!敢偷城门,找死!” 王罕的声音在夜色里响起,紧接着就是马蹄声和喊杀声。五个辽军回头一看,见一队骑兵冲来,吓得魂飞魄散,转身就想跑,却被草原骑兵追上,没一会儿就被砍倒在地。
王罕勒住马,看到城门后的赵老栓等人,松了口气:“老丈,你们没事吧?多亏你们守住了城门!”
赵老栓放下长刀,擦了擦额头的汗,笑着说:“没事没事,多亏将军来得及时!这些辽狗想撬门,幸好咱们早有准备。”
巴图也下了马,走到城门边检查了一下,对着王罕说:“这城门得加固一下,俺让弟兄们搬些石头堆在门后,再派几个人守着,别再出岔子。” 王罕点头,立刻安排士兵们加固城门,留下五十人防守,自己则带着其他人,朝着正面战场赶去。
此时的正面城楼,战斗还在激烈进行。燃烧弹虽然没之前密集,却依旧时不时砸上来,城楼上的木梁已经被烧得发黑,不少地方的城墙都出现了裂缝。宋江握着短刀,手臂上已经添了两道新伤,却依旧站在最前面,对着身边的士兵喊:“都撑住!咱们的援军快到了!”
时迁跑过来,手里拿着个水囊,递给宋江:“公明哥哥,喝口水!岳将军派来的第二批援军快到了,刚才探子来报,就在城外三里地!”
宋江接过水囊,喝了一口,刚想说话,就看到远处的官道上亮起一片火把 —— 是援军!为首的正是岳飞的副将,他带着三千步兵,推着十几架弩车,朝着城楼方向赶来。
“援军来了!弟兄们!” 宋江大喊一声,城楼上的士兵和百姓瞬间士气大振,纷纷举起兵器欢呼。辽军看到援军,进攻的节奏明显慢了下来,将领对着身边的人喊:“快!加快攻城速度!别让他们的援军靠近!”
可已经晚了 —— 副将带着步兵冲到城下,立刻架起弩车,对着辽军的攻城队伍射去。弩箭威力巨大,一箭就能射穿两个辽军,辽军的攻城梯被射断不少,步兵们纷纷往后退,攻城的势头瞬间被压制。
副将骑着马,对着城楼上的宋江喊:“宋头领!岳将军让俺带三千人来支援,还说粮仓那边一切安全,让您放心!”
“好!” 宋江点头,对着身边的张御史说,“张御史,你带些人去接应援军,让他们从侧面绕过来,咱们前后夹击,把辽军赶远些!” 张御史应了声,立刻带着五百人,从城门侧面的小路绕出去,与副将的队伍汇合。
两军汇合后,立刻对着辽军的侧翼发起进攻。张御史挥舞着长刀,砍倒一个辽军士兵,对着身边的人喊:“冲!把这些辽狗赶出去!” 步兵们纷纷跟进,弩车也不断发射,辽军腹背受敌,再也撑不住,开始往后退。
“追!别让他们跑了!” 时迁第一个冲下城楼,手里的短刀对着辽军的后背刺去。士兵们也纷纷跟着冲下去,与援军汇合,对着辽军猛追。辽军将领见势不妙,只能下令撤退,带着残兵,朝着大营方向跑,没一会儿就退到了一里地外,重新扎起营寨,却再也不敢轻易进攻。
宋江站在城楼上,看着退去的辽军,松了口气,却没放松警惕 —— 辽军主力还在,只是暂时撤退,肯定还会再来。他对着身边的人喊:“赶紧清理战场,救治伤员,加固城墙!百姓们也辛苦了,让大家先回去休息,明天再继续准备!”
士兵们和百姓们纷纷行动起来。有的抬着伤员去城里的医馆,有的清理城楼上的尸体和 debris,有的则继续加固城墙,城楼上渐渐恢复了秩序,只剩下燃烧后的浓烟,还在缓缓飘散。
王罕带着人赶到时,战斗已经结束。他看到城楼上的景象,对着宋江说:“公明哥哥,俺们来晚了!后方城门已经加固好了,没什么事了。”
宋江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不晚!你们守住了后方,就是大功一件!现在咱们得好好商议一下,辽军肯定不会善罢甘休,明天说不定会有更猛烈的进攻。”
众人走进城楼旁的临时议事房,张御史、副将、时迁、巴图都在。宋江看着众人,开口道:“辽军有二十万主力,咱们现在只有不到五万兵力,硬拼肯定不行。岳将军守着粮仓,不能轻易调动,咱们得想办法拖延时间,等朝廷的援军或者更多草原部落的人来支援。”
副将立刻开口:“岳将军临走前说,要是辽军再进攻,可以用诈败的方式,把他们引到城西的山谷里,那里地形狭窄,适合设伏,咱们可以在山谷里埋些火药,等辽军进去,就点火炸他们!”
“这个主意好!” 王罕立刻赞同,“俺们草原骑兵擅长在山谷里作战,到时候俺带骑兵去埋伏,保证让辽军有来无回!”
巴图也点头:“俺们黑石部的弟兄也能帮忙,俺们还能在山谷两侧的树上绑些滚石,等辽军进去,就推下去砸他们!”
宋江点点头,对着众人说:“好!就按这个计划办!张御史,你负责准备火药和滚石,越多越好;副将,你带着步兵,明天假装防守不住,把辽军引到山谷里;王罕首领、巴图首领,你们带着骑兵,在山谷两侧埋伏;时迁,你带着弟兄们,去山谷里埋火药,做好点火的准备!”
“得令!” 众人齐声应和,纷纷起身去准备。议事房里只剩下宋江,他看着窗外的夜色,心里满是期待 —— 明天的埋伏,一定要成功,只有这样,才能为济州府争取更多时间。
可他不知道,辽军大营里,辽主正在对着将领们发脾气。他看着退回来的残兵,脸色铁青:“一群废物!连个小小的济州府都攻不下来!明天,把所有的重型攻城锤和重弩车都调过来,一定要砸塌城墙,拿下济州府!要是再失败,你们都别活了!”
将领们纷纷跪地求饶,心里却满是无奈 —— 宋军有援军,还有百姓帮忙,想要拿下济州府,比想象中难多了。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辽军大营就响起了号角声。十几架重型攻城锤被推到阵前,后面还跟着二十架重弩车,显然是要发起总攻。
宋江站在城楼上,看到辽军的重型器械,心里一沉 —— 没想到辽主会动用这么多攻城器械,之前的埋伏计划,恐怕要变了。
辽军将领对着城楼上大喊:“宋江!今天,就是你的死期!识相的,赶紧开门投降,不然等攻城锤砸塌城墙,定要屠城!”
宋江握紧手里的长刀,对着下面喊:“想攻城,就来吧!咱们奉陪到底!”
随着辽军将领一声令下,重型攻城锤开始朝着城门撞去,“咚咚” 的声响沉闷地传过来,城门被撞得 “咯吱” 作响,好像随时都会被撞开。重弩车也开始发射,巨大的弩箭对着城墙射去,城墙的裂缝越来越大。
“公明哥哥!城门快撑不住了!” 时迁跑过来,脸上满是焦急,“要不要提前执行埋伏计划?”
宋江看着越来越近的攻城锤,深吸一口气:“再等等!等城门快被撞开时,再假装撤退,把他们引到山谷里!”
可辽军的攻城锤撞得越来越猛,城门已经出现了一道明显的裂缝,不少木屑从门缝里掉下来。城楼上的士兵们也开始慌乱,有的甚至想往后退。
就在这时,远处突然传来一阵马蹄声 —— 不是宋军的,也不是草原骑兵的,而是从辽军大营的方向传来的!时迁眯起眼睛一看,惊讶地大喊:“公明哥哥!是…… 是朝廷的援军!好像是赵将军带着禁军来了!”
宋江顺着时迁指的方向看,果然见远处的官道上,一支宋军举着 “赵” 字旗,朝着这边疾驰而来,人数约莫有五万,气势如虹。
辽主看到朝廷的援军,脸色瞬间变了,对着身边的将领喊:“快!撤!别让他们把咱们包围了!” 辽军们如蒙大赦,纷纷扔下攻城器械,朝着辽境的方向跑。
宋江看着跑远的辽军,又看着越来越近的朝廷援军,心里松了口气 —— 没想到朝廷的援军会这么快到。可他不知道,辽主并没有真的撤退,而是带着残兵,绕到了粮仓的方向,想偷袭粮仓,断了宋军的粮草。
赵将军的援军很快就到了城下,他骑着马,对着城楼上的宋江喊:“宋头领!陛下派俺带五万禁军来支援!辽军跑了吗?”
宋江赶紧让士兵放下吊桥,对着赵将军说:“辽军刚跑,不过他们可能没走远,咱们得赶紧派人去粮仓那边看看,防止他们偷袭!”
赵将军点头:“好!俺带三万禁军去支援粮仓,你带着剩下的人,守住济州府!” 说着,他立刻带着三万禁军,朝着粮仓的方向疾驰而去。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水浒宋江,开局我现在火气很大啊更新速度全网最快。